-
要提防假导师!守望台1997年 | 9月1日
-
-
1.犹大本来打算在信里讨论什么问题?为什么他改变了话题?
事情多么令人震惊!在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会众里,竟然有假导师出现!(马太福音7:15;使徒行传20:29,30)耶稣的同母异父弟犹大留意到这项发展。他说他本来打算在信里跟信徒同工谈论“我们所共享的拯救”,但是他解释说:“现在我发觉必须写信劝勉你们要奋力争斗。”犹大为什么改变话题呢?因为,他说,“有些人已经混进[会众]来,……把我们上帝的分外恩慈当做行为放荡的借口。”——犹大书3,4。
2.为什么彼得后书第2章和犹大书的内容十分相似?
2 看来犹大的信,是在彼得写了他第二封信之后不久写的。犹大无疑熟悉这封信的内容。他在自己的信里也提出有力的劝戒,其中不少跟彼得的话颇类似。因此,我们查考彼得后书第2章的时候,我们会留意到这一章的内容跟犹大的信多么相似。
-
-
要提防假导师!守望台1997年 | 9月1日
-
-
8,9.(甲)有些早期的基督徒受到什么歪曲想法所影响?(乙)据犹大说,当时会众里有些人正怎样行?
8 一位圣经学者指出,“教会里有些人歪曲了关于恩典[或作‘分外恩慈’]的道理。”(以弗所书1:5-7)据这位学者说,有些人提出以下的论据:“你说上帝的[分外恩慈]极其深广,什么罪都能够宽恕吗?……既然这样,我们就随意犯罪好了,因为上帝的[分外恩慈]能够除去所有的罪。事实上,我们越多犯罪,上帝的[分外恩慈]就有越多机会发挥作用。”还有什么想法,比这样的论调更荒谬呢?
9 这种想法显然误解了上帝的慈悲。使徒保罗反驳这种错误的思想,他问道:“我们可以留在罪里,叫分外恩慈增多吗?”他也问道:“我们不在律法之下,却在分外恩慈之下,就可以犯罪吗?”对每个问题,保罗都毫不含糊地回答说:“千万不要有这样的事!”(罗马书6:1,2,15)显然,正如犹大指出,有些人正“把我们上帝的分外恩慈当做行为放荡的借口”。可是,彼得警告说,‘他们的毁灭绝不会打盹。’——犹大书4;彼得后书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