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继亲家庭面对独特的挑战
    警醒!2012年 | 4月
    • 继亲家庭面对独特的挑战

      ● 帕特里夏·帕佩诺夫博士是继亲家庭问题的专家,她指出,以非继亲家庭为范例来解决继亲家庭的难题,就好像“走在纽约市的街道上,用的却是波士顿的地图”。

      事实上,和非继亲家庭相比较,继亲家庭要面对的挑战不仅是独特的,而且十分复杂。心理学家威廉·默克尔谈到,继亲家庭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复杂、最不自然、最难应付的”。

      在重重障碍下,继亲家庭又怎么可以成功呢?建立继亲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缝一张拼布被子,尽管开始缝的时候缝口很容易开,但整张拼布被子缝好后会非常结实。当然,整个缝制的过程要十分细心才行。

      让我们先来看看继亲家庭普遍要面对的一些挑战,以及可以帮助他们把各自的生活“拼”在一起的方法。然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四个成功的继亲家庭。

      挑战1:期望落空

      “我很希望能用爱和关心赢得继亲子女的接纳,但是已经过了八年了,我还在等他们接纳我。”——格洛丽亚a

      组成继亲家庭的夫妇往往对新的家庭期望很高。他们希望可以避免或弥补前一段婚姻的缺陷,还可以在新的婚姻生活中寻得爱和安全感。可是,他们的有些期望其实是不切实际的,不能实现时就会令他们沮丧。正如圣经所说:“期待的事迟迟不来,叫人忧心如病”。(箴言13:12)如果你期望的一些事没有实现,叫你忧心如病,你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怎样做

      不要把这种失望的感觉埋在心底,以为随着时间过去自然会好起来。首先,要找出是哪件事不能实现而令你沮丧。其次,要想想为什么你会对这件事怀有期待,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为什么这对你来说很重要了。然后,要调整自己的想法,合理地看待目前的情况。以下是一些例子:

      1.从再婚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会爱我的继亲子女,他们也会爱我。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一直渴望能有个温暖又关系紧密的家庭。

      合理的想法:总有一天,我们彼此之间的爱会培养出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安全感,可以互相尊重。

      2.在这个新家里,所有人都会适应得很快。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好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合理的想法:继亲家庭通常要花四到七年才能彼此适应。我们的难题是正常的。

      3.我们不会为了钱而计较。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我们之间的爱可以化解一切小矛盾。

      合理的想法:之前的那段婚姻还连带着一些钱的问题,这些问题十分复杂。我们不太可能马上就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花。

      挑战2:怎样可以互相了解

      “在这个新家里,我们每个人都适应得很快,很快就没那么别扭了。”——良人

      “过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我才愿意融入这个新家,为这个家付出。”——达辉,良人的继子

      像良人和达辉一样,继亲家庭的各成员不太能够了解彼此的想法。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有问题出现时,你可能想快点儿解决,但如果要有效地 解决,就必须先了解你的家人。

      要了解家人,留意谈话的方式十分重要,因为言语的力量很大,既可以强化人,也可以打击人。圣经说:“生死都在舌头的权下”。(箴言18:21)那么,你可以怎样善用言语来了解对方,而不是造成隔阂呢?

      你可以怎样做

      ● 要关心对方的感觉,体贴他,而不要妄加判断。例如:

      如果你的儿子说:“我想爸爸”,要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与其说:“你的继父也爱你,比你自己的爸爸对你更好。”不如说:“我知道对你来说很不容易。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想他吗?”

      与其责备新配偶说:“如果你好好教教你的儿子,他就不会这么没礼貌了。”不如试试让他知道你的感受,说:“你可以提醒一下孩子,回家的时候跟我打个招呼吗?这样我心里会觉得舒服一点。”

      ● 要善用一起吃饭、消遣和崇拜上帝的时间来彼此了解。

      ● 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每个人都要出席,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他们,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最好先说说这个新家有什么好的地方,再谈谈哪里可以改进。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即使你并不同意。如果有些问题要讨论,所有人都可以提出建议。

      挑战3:怎样让“外人”融入家庭

      “我的妻子和她的孩子们总是一起排挤我,我就是个外人,是多余的。”——沃尔特

      有些家庭问题的产生,其实是由于人担心自己被家人排挤在外。例如:

      ● 孩子本来跟未来的继父继母相处得很好,但父亲母亲一再婚,孩子和继父继母就有相处的难题了。

      ● 继父继母嫉妒一个六岁大的孩子。

      ● 为一些家庭琐事激烈争吵。

      这种情况对孩子的生父生母也有影响。如果这个家不能和谐,就会让他们感觉很难受。好像卡梅所说,“我被夹在丈夫和两个孩子中间,真不容易”。

      圣经的原则可以帮助人应付这些挑战。耶稣说:“在一切事上,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得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一个继亲家庭可以怎样让所有成员都融入,而不是把任何一个人排斥在外呢?

      你可以怎样做

      ● 要把你和配偶的关系放在家庭关系的首位。(创世记2:24)要花时间陪你的新配偶,并在孩子面前确立他的家庭地位。比如说,做爸爸的可以在结婚前就告诉孩子:“我很爱她,会和她结婚。我知道你也会好好对待她。”

      ● 要定下时间和你的每个孩子单独相处。这样做就可以表明你重视他们,可以让他们知道你还是很爱他们。

      ● 花时间和每个继亲子女单独相处。没有生父生母的介入有助于你们培养良好的关系。

      ● 要使孩子融入新家庭,不用强迫他们跟以前的家人断绝来往。最好不要勉强继亲子女用一些亲昵的词来称呼你,比如叫你“爸爸”“妈妈”。大一点的孩子起初可能会觉得用“家”或“我们”这些词很不舒服。

      ● 要给每个孩子分配一些家务;吃饭的时候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子;让他们在家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也要考虑那些不是和你住在一起,只是偶尔才过来的孩子。

      ● 不妨考虑一下换个房子或把现在的房子改变一下,这样,家里的新成员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外来人了。

      挑战4:管教孩子

      “我管教卡梅的孩子,她不但不支持我,反而去哄他们。”——巴勃罗

      “看到巴勃罗教训我的孩子,我心里特别难受。”——卡梅

      为什么在继亲家庭中,管教孩子会引发冲突呢?单亲父母再婚前,可能管孩子管得不是很严格。再婚后,继父继母可能对继亲子女还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结果呢?继父继母也许会觉得亲生父母管孩子管得太松,而亲生父母会觉得继父继母对孩子过于严格。

      圣经建议做父母的要在管教孩子时保持平衡,说:“不要激怒儿女,只要照耶和华[上帝]的意思管教他们,纠正他们的思想,把他们抚养成人。”(以弗所书6:4)这句话的重点是,父母要留意引导孩子的思想,而不光是控制他们的行为。此外,圣经也鼓励父母要表现爱和仁慈,这样管教儿女就不至于激怒他们了。

      你可以怎样做

      ● 要定下家规,并切实执行。先从已有的家规做起。想想在以下情况下切实执行家规的益处:

      继母:珍妮弗,家里的规定是先做完作业才能用手机发信息。

      珍妮弗:你又不是我妈。

      继母:没错,但是小珍,今天晚上爸爸不在,所以我就得尽家长的责任,家里的规定是先做完作业才能用手机发信息。

      ● 要避免为孩子定下太多规矩或太快改变他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天翻地覆了,哪怕继亲父母只是加上一条简单的规定,也会让他们承受不了。当然,还是有必要定下一些新的规定,比如尊重家里人的隐私、注意自己在家里的穿着,如果在继亲家庭里有大一点的孩子,就更要留意这些。

      ● 别当着孩子的面讨论管教方面的分歧,要在私下里商量如何解决。要把讨论集中于怎样改善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而不要指责对方之前的管教方式有问题。

      [脚注]

      a 本系列文章中有些人名是化名。

      [第3页的图片]

      建立一个团结巩固的继亲家庭好像是个不能实现的梦

      [第4页的图片]

      要留心听,好了解每个人的感受和他们关心什么

      [第6页的图片]

      如果父母双方对管教有分歧,要私下谈谈,解决问题

  • 继亲家庭的成功实例
    警醒!2012年 | 4月
    • 继亲家庭的成功实例

      不再只是同住而已

      菲利普有个20岁的女儿叫埃莉丝,家里大部分家务都是由埃莉丝来做的。菲利普再婚后,继母路易丝和埃莉丝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吗?

      路易丝:起初,我们很难相处。我喜欢料理家务,很想好好持起这个家,做个称职的家庭主妇。

      埃莉丝:路易丝重新布置了房子,把很多我们以前的东西都扔了。有一次,我打扫房子,有些东西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结果放错了地方。路易丝很生气,我们吵了起来,我还说了一些气话。后来,我一个星期都没理她。

      路易丝:一段时间后,我告诉埃莉丝:“我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但是我实在不想让我们的关系继续这么紧张下去。”埃莉丝当天晚上来向我道歉,我抱住她,两个人都哭了。

      埃莉丝:路易丝愿意让我把一些属于自己的照片继续挂在墙上,爸爸也没有挪走我摆在客厅里的灯。这些看起来只是小事,但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意义,让我感觉自己的家没有完全改变。我也很感谢路易丝,每次弟弟来家里的时候,路易丝都好好照顾他。现在,已经过了两年了,我开始把路易丝看成是我的家人了。

      路易丝:我觉得自己不再只是个跟他们同住的人,我和埃莉丝现在成了好朋友。

      家庭的团结更重要

      六年前,安东和玛蕾莉丝各自带着三个孩子组成了一个新家庭。

      安东:我们会整家人一起活动,比如去露营。我和玛蕾莉丝也会找时间陪每个孩子。虽然我们过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感觉大家是一家人,但现在大部分的难题都解决了。

      玛蕾莉丝: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看成是“你的、我的”,而是“我们的”。记得有一次,安东教训我的儿子,我觉得对儿子很不公平,安东还让他的女儿坐在车里她想要的座位,结果我就对他大发脾气。之后我才明白,家庭的团结比谁坐在前座更重要。虽然我们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个孩子,但我们尽量公平地对待他们。

      我也避免谈到前一个家里的快乐时光,这样就不会让安东和他的孩子觉得他们是外人。相反,我会常常感谢整家人,让他们知道我很珍惜现在的家。

      “先称赞家人”

      弗朗西斯四年前和希西莉娅结了婚。希西莉娅带来三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弗朗西斯带来一个十几岁的儿子。

      弗朗西斯:我尽量让家人觉得我是很容易亲近的,也尽量不轻易生气。我们常常一起吃饭,用这段时间和家人聊天。我也鼓励每个人把分配到的家务做好,这对全家都有益处。

      希西莉娅:我会花时间陪每个孩子,听他们讲自己的忧虑和烦恼。在家庭会议里,我们尽量先称赞家人,再谈谈大家可以在哪方面改善。如果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他们道歉。

      由继父和继母共同养育

      勇树今年20岁,他五岁起就再没见过爸爸了。妈妈后来嫁给了智规,但勇树十岁时,妈妈也去世了。五年后,他的继父智规和美穗子结了婚,结果,不仅勇树的爸爸是继父,连妈妈也是继母了。

      勇树:继父决定再婚时,我心想:“我不需要一个继母,我的家已经有太多改变了。”我拒绝接受新妈妈,对她冷冰冰的。

      美穗子:虽然丈夫没有给我压力,要我像他一样爱勇树,我还是决心尽力和勇树培养感情。我们尽量不改变他的生活常规,包括属灵活动、娱乐和每天晚上一起吃饭、饭后一起交谈的习惯。有一次,我和勇树谈起生母过世后他的感受,之后,我就更了解他了。

      我怀孕后,我们很担心勇树,希望他知道这个家里仍然有他的位置。我们会让勇树给宝宝喂奶、洗澡、换尿布,我们也在别人面前称赞勇树常常帮助我们。小树很喜欢粘着勇树,他在学会叫“爸爸”“妈妈”之前就会叫“哥哥”了。

      勇树:由于父母不是亲生的,孩子很自然会感到孤独,觉得自己是个外人。你可以试着告诉别人你的感觉,可是他们不一定能理解。不过还好,基督徒同工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现在,我对继母不再有戒心了,有时候还会向她请教一些问题,她也会帮助我,我可以坦诚地跟她说自己的事。

      [第9页的精选语句]

      要忍耐!继亲家庭也是可以成功快乐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