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人死后还有生命吗?
    警醒!1981年 | 7月8日
    • 你曾想过——

      人死后还有生命吗?

      人生最悲苦的经验无疑是为亲者举行葬礼。父、母、夫、妻或儿女——关系越密切,丧失和空虚之感便越大。

      在这样的伤心时刻,许多时人们问道:“人死后还会有生命吗?”或者,“我可能与所爱的人重会吗?”

      死亡是什么?

      我们首先考虑到生命也许较为容易一点。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存在。我们可以看见、听见、讲话和行动。我们可以感到冷或暖。我们能感到快乐或忧愁。不错,在有生之日,我们能够充分体验到感情或感觉。

      但死亡乃是生命直接的反面。人死了就不能看见、听见、讲话或行动。他不能感到冷或暖,快乐或忧愁。死亡就是没有知觉、不存在。

      也许有人会问……

      魂岂不是在人死后继续生存吗?

      借着查考人类最古老的语文,圣经中的希伯来文,我们可以找到今日翻译为英文“SOUL”或中文“魂”的这个希伯来字。颇有趣地,这个希伯来字“尼发希”(Ne’phesh)并不是指一些可以脱离肉体的东西。反之,这字的用法表明它指的是生物本身,不论是人类抑或动物。(创世记2:7;民数记31:28)它的原意是“呼吸者。”生物若停止呼吸便会死去,换言之,“魂”是会死的。——以西结书18:4,20。

      对于为了亲者逝世而哀伤的人,这件事也许看来难以令人相信。结果,与死亡这件事实不符的许多信仰遂纷纷发展起来。

      人死后仍然活着之说起源于何处?

      我们必须追溯到大约6,000年前第一对人类开始生存的时候。亚当和夏娃生活在幽美的环境里,可以在其中享有完美的属人生命。但是继续活下去的权利却有赖于对上帝服从。“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7)说这话的是人类的创造主,耶和华上帝。显然,生命的反面便是死亡。

      但不久之后有另一个声音声称:“你们不一定死”(创世记3:4)这是个谎言,但可惜夏娃却听从那声音所说的‘你们不一定死’而吃了禁果。亚当也听她的话而吃了。结果,他们被逐出乐园之家,以致他们所有的儿女都在罪和死的惩罚之下出生。(罗马书5:12)说谎者便是人所共知的撒但魔鬼。

      人类不久就的而且确地死去。于是又怎么样呢?在撒但影响之下,人类有个隐形的不死灵魂的主张遂产生了,并且世代相传下去。

      这些教义怎样继续流行?

      借着宗教传统而继续流行。为亲者逝世而哀伤的人听说人有个魂在灵界活着。他们听说坏人死后会下“地狱”受苦;好人则上天堂享福。有些宗教声称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有个炼狱存在。宗教导师叫人付钱作弥撒、祈祷和以其他超渡方式保证死去的人最终会上天堂或极乐之境。

      有些日子被用来举行这一类的特别活动。例如11月1日左右的“万圣节”。它在日本称为“盆会”,在8月中旬或7月中旬举行。佛教寺院记录属下教友家人的死亡日期,每年到了这日便有僧人前往访问,在家中神坛前为死者诵经。

      若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僧侣可能向死者的家属施压力,声称这是死去的祖先受到忽视,未获应得的崇拜之故。因此,不死的魂的谎话遂由于强迫和义务感而继续流行。

      死者有什么希望?

      祈祷?诵经?燃烛?抑或烧香给死者?不,耶和华上帝应许通过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使死者复活。耶稣基督借着自己的牺牲死亡奠下了根基,使人类从亚当承受的罪与死得以除去。因此死者有希望在地上恢复生命,正如耶稣在地上作人时以实例表明一般。——约翰福音5:28,29;11:23,39-44。

      复活是什么?

      这意味到上帝会将同一个人再造出来,赋予相同的性格。他会以地上的元素为人造出新的身体,这个新的身体具有原人生前的特征、品性、记忆和生活方式。这样行真的可能吗?

      你能记忆10年、15年或20年前的一些同学吗?像我们这样记忆力不完美的人也能记起多年前的若干旧交。

      那末,记忆的创始者上帝当然能按照他的记忆再行创造他所爱的人。在上帝所定的时候,他会使死者再度活过来,正如他创造第一个人一般。只不过他在复活死者时会重行创造多次而已。——使徒行传24:15。

      不错,人死后还会有生命——借着复活!你希望在场欢迎逝去的亲人归来吗?若然,借着研读圣经,你可以探知上帝要你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分享这项权利。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协助你这样行。

  • 强奸——日增的恐怖
    警醒!1981年 | 7月8日
    • 强奸——日增的恐怖

      强奸!也许这个名词使你大为震骇,或者你觉得它是这么可厌,以致不愿阅读与它有关的文章。若然,同时你若是妇女,也许你正是特别需要考虑这件事的那一类人。我们这样说是因为强奸犯正循此方法选择牺牲者。

      美国丹佛总医院暴行研究中心首长占士·史路坚解释:“潜在的强奸犯找寻容易欺负的妇女。”精神病名教授珍·阿贝尔描述可欺的女性说:“大多数强奸犯都找寻容易吃惊、手足无措、易于听命,在遭受强暴时不敢反抗的女性。”

      倘若受到强奸者威吓,你会是这种妇女吗?你的反应如何?

      被害者多半怎样反应

      妇女在面临强奸威胁时吃惊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波士顿大学的两位教授在访问过80位被害人之后,指出:“大多数妇女对强奸的初步反应是惊慌。”难题是这种惊慌可能导致瘫痪。

      一位被害的女性作出比喻说:“你夜间在路上驾车时曾见过兔子被车头灯光惊慑到不敢动弹吗?吓得发呆——好像知道大祸临头——于是为人所乘。”

      与惊慌俱来的往往是混乱与惶惑。例如,一位19岁少女解释:“我绝没有出手和对方抗争,部分是由于惊慌,大部分是天真地认为女孩应该听命而行。……由于太过混乱以致对突如其来的事绝不抵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