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人介绍册子以找出感兴趣的人月报1993年 | 7月
-
-
向人介绍册子以找出感兴趣的人
1 册子是有力的工具。一本仅32页的册子,就能够牢牢地把圣经真理确立起来,同时把一些与上帝的知识背道而驰的想法和教训推翻。——林后10:5。
2 一名男子读完《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团结一致地遵行上帝的旨意》这本册子后,受到感动写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组织。……在这个时代,宗教伪善大行其道,能够有些人把上帝的旨意看得这么认真,实在令人惊讶。”非洲一位巫医研读《永远在地上享受生命!》这本册子。册子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他放弃巫医的行业,与同居的女子分手,只留下第一个妻子,并与她正式结婚。
3 《你应当相信三位一体吗?》这本册子提出充分的文件证据和合乎逻辑的论据,的确是倡导真理的有效工具。西印度群岛牙买加《新闻集锦周刊》的一位宗教作家论及这本册子说:“这本刊物是见证人的杰作,如今再没有任何相信三位一体或两位一体的人可以感觉安全了。这本册子援引了一本复一本的历史和神学著作作为佐证,表明三位一体的教义绝非来自圣经。……对我这个宗教作家来说,我很难看出一般信徒——甚或知识水平较高的教会分子——怎可能驳倒见证人为了推翻耶稣就是上帝这个见解而列举的如山论据。”
4 好好运用册子:如果要发挥功效,我们必须把这些吸引人而深具权威性的工具分发到愿意阅读的人手里。既然我们有多款册子,每本讨论不同的主题,我们就应该向传道对象介绍我们认为对他最适合的册子。因此,我们要熟悉册子的内容,同时带备不同的册子;这样,不论在外勤服务上、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我们能够较易于充分利用册子。
5 例如,对方若对基督教国的三位一体教义感到困惑,或者相信耶稣就是上帝,你会选用哪本册子呢?对方如果质问,仁爱的上帝为什么容许人受这许多苦,哪本册子会满足他的需要?人如果关心需要有个造益人民的政府,哪本册子会对他最适合?
6 除了懂得选用册子之外,还要设法引起住户的属灵食欲,激发他对册子内容的兴趣。如果环境容许,可指出册子里一项评论或一幅插图,务求引起他阅读资料的兴趣。或者你可以与对方一起读一两段课文,查阅列出的经文,并且讨论一下其中的资料。很多人都用这种方法建立起圣经研究来。
7 册子既向人提供圣经的答案,也对那些为世上许多可憎的事痛苦叹息的人提出希望。(可参阅以西结书9:4。)绵羊般的人会回应这些书刊的信息。我们无疑享有很大的特权,能够在传道工作的各方面充分运用册子把感兴趣的人找出来。
-
-
要好好运用《守望台》和《儆醒!》月报1993年 | 7月
-
-
要好好运用《守望台》和《儆醒!》
1 在今日人能读到的一切刊物中,《守望台》和《儆醒!》乃是最有价值和最有益的杂志。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所载的属灵真理能够对人的生活产生永久的有益影响。可是,很多人并不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灵性需要,或者并不知道该向何处寻求满足。我们享有很大的特权,能够效法使徒保罗的榜样,帮助人把属灵的眼睛张开。——太5:3;徒26:18。
2 要积极及作好准备:你的地区里无疑有些绵羊般的人会回应真理。有些人可能仅需要别人仁慈地鼓励他们阅读杂志。因此,要积极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向人介绍《守望台》和《儆醒!》。要带备充足的杂志,把握每个机会向人分发。即使在分发其他书刊的运动里,也可以向人分发杂志。
3有些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分发杂志呢?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赏识杂志的价值。我们应该熟悉所分发杂志的文章,这样做会加强我们向人介绍杂志的信心和热心。研读杂志的时候,要把这点谨记在心。要敏于留意一些你可以在传道工作上强调的要点。问问自己:‘这篇文章会对什么人特别有吸引力?家庭主妇、年轻人,甚或做生意的人,会欣赏这篇文章吗?这个论点会吸引学生、已婚的人、关心环境的人吗?’如果我们要真正有效地分发杂志,就应该根据自己对其中适时的文章的了解和赏识向别人推荐。
4 好好运用较旧的杂志:要记住,即使《守望台》和《儆醒!》没有在出版的一两个月内给通通分发出去,它们并没有失去本身的价值。杂志所载的资料并没有随着时间过去而不再重要。因此,如果杂志仍保存得相当好,我们就不应犹豫不愿分发较旧的杂志。积存较旧的杂志而不加以运用,只显示人没有对这些深具价值的工具表现体会而已。每本杂志都含有使人省察及满足人的灵性食欲的真理。与其把较旧的杂志搁置一旁、淡然忘怀,不如作出额外努力,把杂志分发到感兴趣的人手里,或者至少把它们留在没有人在家的门口的不显眼地方。这岂不好得多吗?
5 对于很多起初看来没有属灵倾向的人,《儆醒!》杂志曾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灵性需要。《守望台》是耶和华的子民获得属灵喂养的主要工具。这两本杂志彼此互为补足,在传扬好消息的工作上都担任重大角色。
6 我们应该把握每个机会分发杂志,深信它们对于满足绵羊般的人的灵性需要确有实效。我们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作好充分准备,同时经常参与传道工作。身为好消息的传道员,愿我们大家经常好好运用《守望台》和《儆醒!》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