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与生活聚会手册》参考资料
6月4-10日
上帝话语的宝藏 | 马可福音15-16章
《耶稣应验了圣经的预言》
(马可福音15:3-5)祭司长又指控他许多事。4 彼拉多再次问他说:“你什么也不回答吗?你看,他们控告你很多事。”5 耶稣还是一言不发,彼拉多就很惊奇。
(马可福音15:24)他们把他挂在柱上,抽签分他的外衣,看谁得着什么。
(马可福音15:29,30)过路的人都辱骂他,摇头说:“呸!你这个人啊,想拆毁圣殿,在三天之内建造起来。30 你救救自己,从苦刑柱上下来吧!”
抽签分他的外衣:约19:23,24补充了马太、马可和路加没有提到的细节:罗马士兵抽签分了耶稣的外衣和里衣;他们把“外衣分成四份”,每人一份;他们不想把里衣撕开,于是抽签决定谁能得到里衣;士兵抽签分耶稣的衣服,应验了诗22:18的预言。当时,行刑的人夺走囚犯的衣服是很常见的事。他们通常在行刑前脱掉囚犯的衣服,抢走他的个人物品,这让囚犯感到更加羞辱。
摇头:人们摇头时通常也会说一些话,来表示对某人的蔑视或嘲讽。过路的人这样做正好应验了诗22:7的预言。
(马可福音15:43)亚利马太的约瑟来了。他是公议会的成员,很有名望,向来等待上帝的王国。他鼓起勇气进去见彼拉多,请求领取耶稣的遗体。
(马可福音15:46)约瑟买了上等细麻布,把耶稣取下,就用上等细麻布把他裹好,安放在一个从磐石中凿出来的墓穴里,然后把一块石头移过来,堵住纪念墓的门口。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可15:43
约瑟:关于约瑟,福音书的四位执笔者从各自的角度提供了不同的细节。收税人马太说他是个“富翁”。马可福音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罗马人,马可提到约瑟时说他是“公议会的成员,很有名望,向来等待上帝的王国”。路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医生,他说约瑟“为人良善正义”,“从没有投票支持”公议会反对耶稣的计谋和行动。四位执笔者中只有约翰提到约瑟“怕犹太人”,于是“暗中做门徒”。(太27:57-60;可15:43-46;路23:50-53;约19:38-42)
挖掘属灵宝石
(马可福音15:25)上午九点,他们把耶稣挂在柱上。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可15:25
上午九点:有些人指出,这个时间与约19:14-16记载的“约莫是中午十二点钟……彼拉多就把耶稣交给人挂在柱上”有矛盾。圣经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两个记载有差异,但我们可以先考虑以下事实:关于耶稣在地上最后一天发生的事,四本福音书的记载都是一致的。四本福音书都指出天一亮,祭司长和长老把耶稣押去见罗马总督彼拉多。(太27:1,2;可15:1;路22:66-23:1;约18:28)马太、马可和路加也都提到当耶稣被钉在柱上后从中午十二点起,一直到下午三点,黑暗笼罩全境。(太27:45,46;可15:33,34;路23:44)记录耶稣被“挂在柱上”的时间有差异,可能是因为有的人认为鞭打就算做开始被“挂在柱上”,有的人则认为被钉在柱上才算行刑的开始。有时鞭刑非常严酷,甚至能把囚犯打死。当时耶稣也被人毒打,所以他无法一直背着苦刑柱,必须有人替他背才行。(路23:26;约19:17)如果把鞭打视为行刑的开始,那么到被钉在柱上之前就还有一段时间。从太27:26和可15:15也能看出这样的观点,经文将鞭打耶稣和把他挂在柱上行刑放在了一起说。当彼拉多得知耶稣死亡时非常惊讶,因为他觉得耶稣才被送去行刑没多久,应该要很长时间才会断气。(可15:44)另外,当时人们一般将早上6点开始的十二个小时平均分为四部分。在描述时间时,人们通常以三小时为一个单位,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圣经中经常出现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三点这样的时间。(太20:1-5;约4:6;徒2:15;3:1;10:3,9,30)当时普通人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因此人们常常使用类似“约莫”这样的词。(约19:14;太27:46;路23:44;约4:6;徒10:3,9)总的来说,马可认为“挂在柱上”包括鞭打和被钉在柱上,约翰却认为“挂在柱上”不包括之前的鞭打,而且两位执笔者记录的都是大概的时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约翰的记录与马可不同,说明约翰并没有抄袭马可在几十年前的记录。
(马可福音16:8)她们大大颤抖,非常激动,一出来就逃跑,离开纪念墓,什么也没有告诉人,因为她们实在害怕。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可16:8
因为她们实在害怕:已发现的最早的手抄本中马可福音就是以16章8节为结尾的。有些人觉得这样的结尾太突兀,因此推断原文后面应该还有内容。不过,马可的写作风格一贯简约,因此那样的推断并不一定正确。另外,4世纪的两位学者哲罗姆和优西比乌斯认为,马可福音的原文确实以“她们实在害怕”这句话做结语。
有些希腊语手抄本和一些圣经译本在可16:8后面附加了一个长结语或短结语。长结语有12节经文。公元5世纪的《亚历山大抄本》、《以法莲重叠抄本》、《剑桥伯撒抄本》中收录了这个长结语;另外《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库热顿叙利亚语抄本》、《伯西托本圣经》也有这个长结语。不过,有些更早期的希腊语手抄本,例如公元4世纪的《西奈抄本》和《梵蒂冈抄本》,4或5世纪的《古叙利亚语译本西奈抄本》,以及已发现最早的5世纪的塞伊得语圣经中都没有这个长结语。已知最古老的亚美尼亚语和格鲁吉亚语的马可福音手抄本也都没有这个长结语。
后来有些希腊语手抄本和其他语言的圣经译本在可16:8后面附上了包含几句话的短结语。8世纪的《理久抄本》把长结语和短结语都收录在内。这部抄本在每个结语前都附有说明,解释哪些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包含该结语。这种做法显然表明这两个结语都不具有权威性。
短结语
附在可16:8后的短结语并不是受圣灵启示的,内容如下:
可是,凡吩咐她们的,她们都对彼得身边的人简述了。这些事以后,耶稣通过门徒,从东到西,传扬圣洁不朽的信息,宣讲永世的救恩。
长结语
附在可16:8后的长结语并不是受圣灵启示的,内容如下:
9接着那周的头一天清早,耶稣复活以后,先向末大拉人马利亚显现,耶稣曾经从她身上驱逐了七个邪灵。10她去告诉跟随耶稣的人。当时他们正在哀恸哭泣。11他们听到耶稣已经活过来让马利亚看见,却不肯相信。12这些事以后,他们有两个人到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用别的形貌向他们显现,13他们就回去告诉其他人。那些人也不相信。14后来那十一个人坐席,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地刚硬,因为他们不相信那些看见他从死里复活的人。15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到全世界去,向受造众生传扬好消息。16信而受浸的,必定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信的人必有神迹相随:能奉我的名驱逐邪灵,说外语,18用手拿蛇,喝了致命毒物也不受伤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就使病人痊愈。”
19主耶稣对他们说了这些话,就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边。20他们出去到处传道,主跟他们一起工作,使他们有神迹相随,支持他们传扬的信息。
经文朗读
(马可福音15:1-15)天一亮,祭司长、长老、抄经士,就是全公议会立刻商议,决定把耶稣绑起来,押去交给彼拉多。2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了,我是。”3祭司长又指控他许多事。4彼拉多再次问他说:“你什么也不回答吗?你看,他们控告你很多事。”5耶稣还是一言不发,彼拉多就很惊奇。6每到节期,彼拉多都照民众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7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巴拉巴,跟煽动叛乱的人囚在一起,这些人都在叛乱期间杀过人。8群众上去求彼拉多照常例给他们办理。9彼拉多回答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吗?”10原来彼拉多知道,祭司长是因为妒忌才把耶稣交来的。11祭司长却煽动群众,宁可要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12彼拉多又对他们说:“那么,你们称为犹太人的王的,我怎么办他才好呢?”13他们再次喊叫说:“把他挂在柱上!”14彼拉多又对他们说:“他做了什么坏事呢?”他们越发喊叫说:“把他挂在柱上!”15彼拉多有意讨好群众,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又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去挂在柱上。
6月11-17日
上帝话语的宝藏 | 路加福音1章
《学习马利亚的谦卑》
(路加福音1:38)马利亚说:“看哪!我是耶和华的婢女!愿你所说的事在我身上实现。”天使就离开她去了。
《“看哪!我是耶和华的婢女!”》
12马利亚的回答显示她既谦卑又顺服。她的话在有信心的人当中一直流传至今。马利亚说:“看哪!我是耶和华的婢女!愿你所说的事在我身上实现。”(路加福音1:38)婢女是仆人中地位最低的,婢女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主人手里。马利亚把生命完全交托给自己的主耶和华,知道这样做能带来安全,因为耶和华必以忠贞之爱对待忠于他的人。马利亚知道,只要她尽力执行这个艰巨的使命,耶和华必赐福给她。(诗篇18:25)
(路加福音1:46-55)马利亚说:“我衷心尊耶和华为大,47我心灵因上帝我的救主非常喜乐,48因为他顾念他婢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必说我是有福的,49因为大能者为我行了大事,他的名是神圣的。50他向敬畏他的人发慈悲,代代无穷。51他用臂膀施展大能,驱散心高气傲的人。52他使掌权的失去高位,却叫卑微的受到显扬;53他用美物使饥饿的人饱足,却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去。54他来扶助他的仆人以色列,永不忘记发慈悲,55正如他对我们祖先亚伯拉罕和他苗裔所说的,要恩待他们。”
《“看哪!我是耶和华的婢女!”》
15接着,马利亚就说话了。这番话被详细地记录在圣经里。(请读路加福音1:46-55)这也是在圣经的记载中,马利亚说过的最长的一番话,从中我们可以对她增加不少了解。马利亚的话让我们看出,她是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因为她赞美耶和华,感谢上帝让她有殊荣成为弥赛亚的母亲。另外,她谈到耶和华贬低心高气傲、身处高位的人,却帮助那些寻求他的卑微人和贫穷人,这显示她对上帝有坚强的信心。马利亚显然也十分熟悉圣经。据估计,马利亚在这番话中谈到跟《希伯来语经卷》有关的内容超过20次!
16 很明显,马利亚经常沉思上帝的话语。马利亚为人谦卑,根据圣经而不是照自己的想法说话,她腹中的孩子将来也会表现同样的精神。他说:“我所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于那位差我来的。”(约翰福音7:16)我们最好问问自己:“我也这样重视上帝的话语吗?还是重视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导别人呢?”在这方面,马利亚的态度很明确。
挖掘属灵宝石
(路加福音1:69)在他仆人大卫的家里,给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1:69
拯救的角:或译“强大的拯救者”。圣经通常用动物的角来代表力量、征服和胜利。(撒上2:1;诗75:4,5,10;148:14)角可以用来象征正义或邪恶的统治者及王朝。用角冲撞对方象征占据上风。(申33:17;但7:24;8:2-10,20-24)在这节经文中,“拯救的角”用来说明弥赛亚拥有拯救的力量,是一位大能的拯救者。
(路加福音1:76)孩子啊,你必称为至高者的先知。你必在耶和华前面先行,为他预备道路。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1:76
你必在耶和华前面先行:施浸者约翰的任务是为弥赛亚的到来做准备。耶稣作为弥赛亚,是上帝的代言人,是奉耶和华的名而来的人,因此可以说约翰“在耶和华前面先行”。(约5:43;8:29)
经文朗读
(路加福音1:46-66)马利亚说:“我衷心尊耶和华为大,47我心灵因上帝我的救主非常喜乐,48因为他顾念他婢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必说我是有福的,49因为大能者为我行了大事,他的名是神圣的。50他向敬畏他的人发慈悲,代代无穷。51他用臂膀施展大能,驱散心高气傲的人。52他使掌权的失去高位,却叫卑微的受到显扬;53他用美物使饥饿的人饱足,却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去。54他来扶助他的仆人以色列,永不忘记发慈悲,55正如他对我们祖先亚伯拉罕和他苗裔所说的,要恩待他们。”56马利亚就留下来,在那里住了约三个月才回家去。
57伊利莎白的产期到了,就生了一个儿子。58邻里亲戚听见耶和华向她大发慈悲,就跟她一同欢乐。59第八天,他们来给孩子行割礼,正想照他父亲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亚,60他母亲回答说:“不!他要叫约翰。”61他们对伊利莎白说:“你亲族当中没有人叫这个名字的。”62他们就向孩子的父亲打手势,看他要给孩子起什么名字。63撒迦利亚要了块字板,写下说:“他的名字叫约翰。”人人都惊奇不已。64霎时间,撒迦利亚的口开了,舌头解了,就说出话来,称颂上帝。65邻居全都起了敬畏的心。这一切事传遍全犹地亚山地,人人谈论。66凡听见的都把这些事记在心上,说:“这个孩子将来怎样呢?”耶和华的手确实与他同在。
6月18-24日
上帝话语的宝藏 | 路加福音2-3章
《年轻人,你在不断加深与上帝的友谊吗?》
(路加福音2:41,42)耶稣的父母每年按惯例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42耶稣十二岁那年,他们照节期的惯例上去。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2:41
耶稣的父母每年按惯例:摩西律法并没有规定妇女一定要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但是马利亚每年都会跟约瑟去那里庆祝这个节日。(出23:17;34:23)他们往返的路程长达300公里(190英里),而且随着孩子越来越多,一家人每年一起去耶路撒冷一定非常不容易。
(路加福音2:46,47)过了三天,他们发现耶稣在圣殿里,坐在老师中间,边听边问。47凡听见的人,都对他的悟性和对答诧异不已。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2:46,47
问:根据在场的人的反应,我们能看出耶稣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小孩出于好奇发出的疑问。(路2:47)译作“问”的希腊语词,有时也可指在审讯中的盘问和反问。(太27:11;可14:60,61;15:2,4;徒5:27)有些历史学家指出,当时一些地位崇高的宗教领袖,习惯在节期后留在圣殿,在宽敞的门廊里教导人。人们坐在他们的脚前,向他们请教。
诧异不已:此处的希腊语动词用来表达人们持续不断地感到惊讶。
(路加福音2:51,52)耶稣跟父母一起下拿撒勒去,仍旧顺服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都谨记在心。52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得上帝和人的喜爱。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2:51,52
仍旧顺服他们:或译“一直顺从,继续顺服”。耶稣在圣殿的表现显示出他十分熟悉上帝的话语,这令律法导师感到非常惊讶。此处希腊语的用词表示,在这件事之后,他仍然保持谦卑,顺服父母。耶稣顺服父母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是耶稣遵守每一条摩西律法的一个例证。(出20:12;加4:4)
挖掘属灵宝石
(路加福音2:14)荣耀归于高天的上帝,平安临到地上蒙悦纳的人。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2:14
平安临到地上蒙悦纳的人:根据一些手抄本,有些译本把这句话译作“在地上平安、喜悦归于人”。但是根据更可靠的手抄本,《圣经新世界译本》认为,这里天使的宣告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得到上帝所赐的平安,只有那些真心相信上帝、乐意跟从他儿子的人才会蒙上帝悦纳而得享平安。(参看这节经文中“蒙悦纳的人”词条)
蒙悦纳的人:这个短语显然是指蒙上帝悦纳,而不是受到人的喜爱。原文使用的希腊语词eu·do·kiʹa(尤多基阿),意思是“喜悦”“美意”等。太3:17、可1:11、路3:22(参看英《新世》精读本注释,太3:17;可1:11)在描述上帝对受浸后的耶稣说话时,原文也使用了跟这个词相关的动词eu·do·keʹo(尤多基奥)表达喜爱、认可的意思。虽然希腊语词eu·do·kiʹa(尤多基阿)有时可以指人对他人表达美好的祝愿或对他人所怀的善意,(罗10:1;腓1:15)但这个词更常用于指上帝对人的悦纳。(太11:26;路10:21;弗1:5,9;腓2:13;帖后1:11)诗51:18在《七十子译本》中也用了这个词,表达的就是上帝的美意。因此天使所说的“蒙悦纳的人”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那些真心相信上帝、乐意跟从他儿子的人,只有他们会蒙上帝悦纳而得享平安。
(路加福音3:23)耶稣开始传道,年约三十岁。在一般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约瑟是希里的儿子,
《你知不知道?》
约瑟的父亲是谁?
约瑟是拿撒勒城的木匠,也是耶稣的养父。那么,约瑟的父亲是谁呢?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的家谱,其中指出约瑟的父亲是雅各,路加福音却说他是“希里的儿子”。为什么这两个记载看来有出入呢?(路加福音3:23;马太福音1:16)
马太的记载提到“雅各生约瑟”。在希腊语,这样的说法清楚地表示雅各是约瑟的亲生父亲。由此看出,马太记录的是约瑟血统上的家谱,其中列出了有权继承大卫王位的人。因此,根据这个家谱,王位就可以合法地传给约瑟的养子耶稣了。
另一方面,路加记载“约瑟是希里的儿子”。在圣经原文里,“某人的儿子”这个说法也可以指某人的女婿。以下是一个例子,历代志上3:17和马太福音1:12记载,撒拉铁的亲生父亲是耶哥尼雅,但撒拉铁娶了尼利的女儿,成了尼利的女婿,因此路加福音3:27说他是“尼利的儿子”。同样地,约瑟娶了希里的女儿马利亚,所以被称为“希里的儿子”。路加记录的是耶稣的生母马利亚的家谱。(罗马书1:3)圣经记载这两个家谱,让我们更清楚耶稣的家系。
经文朗读
(路加福音2:1-20)在那段日子,凯撒奥古斯都颁布法令,要在全地登记户口。2这第一次登记,是居里纽做叙利亚总督的时候进行的。3人人都回乡登记,各归各城。4约瑟本是大卫家族的人,自然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出来,上犹地亚去,到大卫的故乡伯利恒城,5要跟马利亚一起登记户口。当时马利亚已经照婚约嫁给了约瑟,有了多个月的身孕。6就在那里,马利亚的产期到了。7她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她的长子。她用布带把儿子裹起来,放在饲槽里,因为客店没有地方给他们住宿。8那一带有牧人露宿野外,在晚上守更,看顾羊群。9突然,耶和华的天使站在他们旁边,耶和华的荣光四面照耀他们,他们就非常害怕。10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怕,我有好消息告诉你们,是万民大喜的信息。11今天在大卫的故乡,你们的救主诞生了,他就是主基督。12你们必找到一个婴儿,用布带裹着,躺在饲槽里,那就是给你们的记号。”13忽然有一大队天军,跟那个天使一起赞美上帝,说:14“荣耀归于高天的上帝,平安临到地上蒙悦纳的人。”15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牧人彼此说:“我们总要到伯利恒去,看看耶和华告诉我们已经发生的事。”16他们急忙去了,果然找到马利亚、约瑟和躺在饲槽里的婴儿。17他们看见,就把天使向他们提到孩子的话告诉大家。18凡听见的,都对牧人所说的事惊奇不已。19马利亚却牢记这一切,在心里反复思量。20牧人回去,因为所听见所看见的,跟天使说的全都一样,就荣耀上帝,赞美他。
6月25日-7月1日
上帝话语的宝藏 | 路加福音4-5章
《向耶稣学习,拒绝引诱》
(路加福音4:1-4)耶稣充满圣灵,离开了约旦河,圣灵就领他到旷野去,2在那里四十天,受魔鬼引诱。在那段日子,他什么也没有吃,日子一满,就觉得饿了。3魔鬼对他说:“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就叫这块石头变成食物吧。”4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可单靠食物。’”
《你该做怎么样的人?》
8 在旷野,撒但也用同样的手段引诱耶稣。耶稣禁食了四十昼夜后,撒但知道他饿了,就利用食欲引诱他。撒但说:“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就叫这块石头变成食物吧。”(路加福音4:1-3)耶稣可以怎样做呢?(一)拒绝行奇迹满足食欲;(二)施行奇迹。耶稣深知自己不该滥用上帝所赐的力量来满足私欲。他虽然很饿,却没有为了充饥而把自己跟耶和华的关系置诸脑后。因此,耶稣回答撒但:“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可单靠食物,倒要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每一句话。’”(马太福音4:4;路加福音4:4)
(路加福音4:5-8)魔鬼带他上到高处,霎时间把天下万国都指给他看。6魔鬼对他说:“这一切权柄和荣耀,我都要给你,因为这是交给了我的,我想给谁就给谁。7你暂且崇拜我,这一切就是你的了。”8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要崇拜耶和华你的上帝,单要敬奉他。’”
《你该做怎么样的人?》
10 撒但怎样利用“眼睛的欲望”引诱耶稣呢?撒但“霎时间把天下万国都指给[耶稣]看”,又对耶稣说:“这一切权柄和荣耀,我都要给你”。(路加福音4:5,6)撒但不可能让耶稣在霎时间实际看见天下万国,但他必定认为,让耶稣在异象中看见万国的荣耀,应该对耶稣有些吸引力。撒但厚颜无耻地对耶稣说:“你暂且崇拜我,这一切就是你的了。”(路加福音4:7)耶稣绝不想受撒但摆布,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经上记着说:‘要崇拜耶和华你的上帝,单要敬奉他。’”(路加福音4:8)
(路加福音4:9-12)魔鬼带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圣殿外墙的顶上,对他说:“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就从这里跳下去吧,10因为经上记着说,‘他要为你吩咐天使保护你’,11‘他们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着石头’。”12耶稣回答他说:“经上说:‘不可试探耶和华你的上帝。’”
英《新世》精读本多媒体资料
《圣殿外墙的顶上》
撒但可能实际叫耶稣站在圣殿外墙的顶上(或最高点),让他跳下去。圣殿这个词可以指整个圣殿建筑群,因此耶稣可能站在圣殿区的东南角(1),也可能站在圣殿区其他方位的最高点。虽然无法确定耶稣站的具体位置,不过无论他站在哪里,如果没有耶和华出手相救,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都会必死无疑。
《你该做怎么样的人?》
12 跟夏娃截然不同,耶稣十分谦卑。撒但诱使耶稣出风头,试探上帝。但这种做法是骄傲的表现,因此耶稣断然拒绝了。他直接而清楚地回答撒但:“经上说:‘不可试探耶和华你的上帝。’”(请读路加福音4:9-12)
挖掘属灵宝石
(路加福音4:17)有人把以赛亚先知的书卷递给他,他展开书卷,找到一处写着说: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4:17
以赛亚先知的书卷:死海古卷由17块羊皮纸组合而成,共有54栏,总长度达7.3米(24英尺)。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使用的书卷很可能也有这么长。1世纪的圣经没有章数和节数,耶稣却能很快“找到”他要读的那个预言。这表明耶稣十分熟悉上帝的话语。
(路加福音4:25)我老实告诉你们,比如在以利亚的日子,三年零六个月天不下雨,全境闹大饥荒,虽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
英《新世》精读本注释 路4:25
三年零六个月:根据王上18:1,以利亚在“第三年”时宣告旱灾结束,因此有人认为旱灾持续的时间少于三年,与耶稣所说的“三年零六个月”矛盾。不过,以利亚所说的“第三年”显然是从他向亚哈宣布旱灾的时候开始计算的。(王上17:1)那时候旱季很可能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当地的旱季最多持续六个月,而那一次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六个月。此外,以利亚在“第三年”再次见到亚哈时,旱灾并没有马上结束。实际上,旱灾是在迦密山的试验之后才结束的。(王上18:18-45)因此,耶稣在路加福音所说的这句话以及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雅各的记载(雅5:17)都与列王纪上18:1没有矛盾。
经文朗读
(路加福音4:31-44)耶稣下到加利利的迦百农城,在安息日教导人。32大家都很惊诧他的教导方式,因为他的话很有权威。33会堂里有一个人,被不洁的邪灵附身,大声呼喊说:34“拿撒勒人耶稣啊,我们跟你有什么相干?你来要消灭我们吗?我清楚知道你是谁,你是上帝的圣者。”35耶稣斥责邪灵说:“住口,从这个人身上出来。”邪灵就把那个人摔倒在众人中间,然后才从他身上出来,没有伤害他。36大家都惊讶不已,彼此议论说:“多么了不起的话!这个人有权柄和能力命令污灵,他们就出来了。”37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那一带的每个角落。38耶稣离开会堂,进了西门的家。西门的岳母正发高烧,非常痛苦,有人为她恳求耶稣。39耶稣站在她旁边,斥退热病,热病就离开她,她随即侍候他们。40日落的时候,凡患病的人,无论患的是什么病,都被人带到耶稣那里。耶稣一一按手在他们身上,治好他们。41邪灵也从许多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斥责他们,不准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基督。42天一亮,耶稣就出去,走到僻静的地方。群众到处去找他,找着了,就挽留他,求他不要离去。43耶稣对他们说:“我也要到别城去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因为我是为这件事奉差而来的。”44于是耶稣到犹地亚各会堂去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