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慈洞悉圣经(下册)
-
-
要是得免一死,还被算作义人的话,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恩典,绝不是他应得的。(罗3:23,24;5:17)如果说,摩西律法叫罪过更明显,因此生在律法下的人的罪特别重,特别该死,那么我们也不要忘记,犹太人首先蒙恩得救,因此他们得到的分外恩典也特别大。(罗5:20,21;1:16)
耶和华牺牲爱子基督耶稣,让人类靠着基督的血获得救赎,罪蒙赦免,由此显出了非凡的分外恩典。(弗1:7;2:4-7)全凭上帝的分外恩典,各种各样的人才得蒙拯救(多2:11),正如众先知所指出的一样。(彼前1:10)保罗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既然是凭着分外恩典,就不再是由于行为,要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罗11:6)
保罗在他的14封书信中提到上帝的分外恩典90多次,比圣经其他执笔者都要多。除了希伯来书,保罗在每封信的起头都提到上帝和耶稣的分外恩典,更无一例外地在结尾重提。圣经其他执笔者也有类似的做法,在他们所写的圣经书卷里,无论起头还是结尾都提到上帝和耶稣的分外恩典。(彼前1:2;彼后1:2;3:18;约二3;启1:4;22:21)
保罗再三强调耶和华的分外恩典是不难理解的,正如他自己说:“我从前亵渎上帝,迫害人,凌辱人,后来却蒙了慈悲,因为我先前无知,由于不信才做出这些事。但我们主的分外恩典特别丰盛,于是我们的信心和因基督耶稣而有的爱也加深了”。(提前1:13,14;林前15:10)跟行事愚蠢的人不同,保罗没有轻看上帝的分外恩典(犹4),他不但决心不白白领受,还敦促其他已经领受上帝分外恩典的人“不要辜负这个美意”。(徒20:24;加2:21;林后6:1)
-
-
忍耐洞悉圣经(下册)
-
-
忍耐
(Endurance)
希腊语动词hy·po·meʹno(希波梅诺),字面意思是“留下”,在路加福音2:43和使徒行传17:14都译做“留”。这个词引申指“站稳立场,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经文的译法是“忍耐”。(太24:13)希腊语名词hy·po·mo·neʹ(希波莫内)通常指勇敢而坚定的“忍耐”,即使面对障碍、迫害、考验、引诱,仍然满怀希望。
为什么需要忍耐 基督徒可能遭遇各种逆境,包括别人的冷淡反应、责难、诋毁、极度的仇视、近亲的憎恨、虐待、监禁,甚至死亡。(太5:10-12;10:16-22;24:9,10,39;可13:9,12,13;启13:10)因此基督徒必须忍耐。没有这种不可或缺的特质,人就不可能得到永生。(罗2:7;来10:36;启14:12)重要的不是起初做基督徒做得多好,而是能不能坚持到底。耶稣基督说得好:“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太24:13)“只有忍耐,才能得到生命。”(路21:19)
有些人很快就接受“上帝的话语”,可惜流于表面,不够忍耐,一遇到患难或迫害就放弃了,得不到上帝的悦纳和赐福。那些珍视上帝话语的人却坚定不移,“忍耐着结出果实”,不顾艰辛、苦楚、挫折,忠心耿耿地传讲上帝的信息。(路8:11,13,15)
如何保持忍耐 当人受苦的时候,沉思上帝的仆人(基督教创立之前的先知、约伯、使徒保罗和约翰,以及其他许多忠仆)的好榜样,留意他们一生忠心有什么结局,就能大受鼓励,坚忍不拔。(林后6:3-10;12:12;帖后1:4;提后3:10-12;雅5:10,11;启1:9)耶稣基督在忍耐方面所立的完美榜样,特别值得我们紧紧注视。(来12:2,3;彼前2:19-24)
紧记不忘基督徒的希望,期待享有无罪永恒的生命,也是十分重要的。就算基督徒受迫害至死,这个希望也不会落空。(罗5:4,5;帖前1:3;启2:10)跟将要实现的伟大希望相比,目前所受的苦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罗8:18-25)任何苦楚不管在目前多么难受,但比起永恒的福乐,其实都是“短暂而轻微”的。(林后4:16-18)人紧记考验只是暂时的,紧紧持守基督徒的希望,就不会因失望而对耶和华上帝不忠。
基督徒的忍耐并不在乎个人的力量,而在乎至高的上帝。上帝借着圣灵,也借着圣经所带来的安慰,扶持和强化他的仆人。他把忍耐赐给那些全心倚靠他的人,因此基督徒应该向他祷告求助,例如求他赐予智慧去应付某种考验。(罗15:4,5;雅1:5)耶和华绝不会让人遭遇无法承受的考验。只要人仰赖耶和华的帮助,坚守信心,全心信靠他,至高的上帝就必打开出路,让人忍耐得住。(林前10:13;林后4:9)
基督徒受苦受难时,可以祈求的力量并没有限量。使徒保罗为歌罗西人祷告,希望他们“凭着十足的力量,按照[上帝]荣耀的大能,大得力量,凡事忍耐,怀着喜乐而坚忍”。(西1:11)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被提升到天父的右边,就是这种“荣耀的大能”发挥作用的好例子。(弗1:19-21)
耶稣基督曾勉励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拉、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各群会众的基督徒务要忍耐,充分显示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爱子希望人人都能忍耐到底。(启2:1-3,8-10,12,13,18,19;3:4,5,7,10,11,14,19-21)
正确看待考验 基督徒既然知道永久的前途在于忍耐,又深知必能得到从上而来的帮助,就不会害怕或憎恶考验和患难,也不该满腹牢骚、自哀自怜、愤愤不平。使徒保罗劝人“遭遇患难的时候也该欢喜,因为知道患难使人产生忍耐”。(罗5:3)基督徒靠着上帝的帮助,耐心而坚定地接受考验,显示他具有忍耐的特质——这是没有受过患难的人不能体验和确知的。
基督徒应该“让忍耐完全发挥作用”,容许考验进行到底,不试图用不符合圣经原则的手段去提早终止考验。这样,信心就会受到试炼、提升,显出坚毅的程度。信心不足之处也会显露出来,让基督徒可以看出自己的瑕疵,作出改善。人忠心地忍受考验,在考验中接受塑造,对别人就会更有耐性、仁慈、爱心、同情心、体恤之心。于是,“让忍耐完全发挥作用”的人就能“毫无欠缺”,成为耶和华上帝悦纳的仆人。(雅1:2-4)
-
-
韧带洞悉圣经(下册)
-
-
韧带
(Ligaments)
坚韧的带状结缔组织,能连接骨骼,固定某些器官的位置。很多现代圣经译本把歌罗西书2:19的希腊语syn·deʹsmon(辛德斯蒙,synʹde·smos辛德斯莫斯的一种词形)译作“筋络”(吕译;新译;现译)或“韧带”(新世),有的则译作“脉络”(思高),“筋脉”(牧灵),或仅是“筋”(恢复本)。“辛德斯莫斯”的意思是“联接;联合;固定”,可以指肌腱或韧带。(《希腊语英语词典》,H.G.利德尔和R.斯科特合编,H.琼斯修订,牛津,1968,1701页)同一个希腊语词也用于以下词组:“不义的枷锁”(徒8:23),“用和平维系团结”(弗4:3),以及“完美地维系团结”(西3:14)。
有些人自称是基督徒,却“假意谦卑”。保罗警诫基督徒要提防这些人,说:“他们……不紧紧依从元首。其实,全身凭着这个头,靠着上帝才能渐渐长大,并且借着关节和韧带[辛德斯蒙],得到支援,连接和谐。”(西2:18,19)保罗在这里把受膏基督徒会众比作一个身体,由头加以指挥。全身“借着关节和韧带……连接和谐”一句,表明身体各部分都互相依存。保罗用“韧带”做比喻,说明基督的属灵身体以耶稣为元首。像头一样,耶稣通过“关节和韧带”支援身体各部分,意思是耶稣通过各种方式和安排供应灵粮、传达信息及统筹工作。(参看林前12:12-30;约15:4-10)基督徒会众构成的属灵身体与实际的人体类似,各部分都吸收养分,听从指示,并把指示传达给身体的其他部分,使全身运作畅顺,不断成长。
-
-
日洞悉圣经(下册)
-
-
日
(Day)
耶和华上帝把地球建造成人类家园的过程中,在第一个创造“日”定下这个基本的时间单位。当时,漫射光显然穿透了像襁褓的云层,使弥漫着水气的地球随着本身的自转,第一次有了昼夜之分。“上帝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创1:4,5)这里说的“昼”指白天,跟夜间相对。在圣经里,“日”除了指白昼之外,也指其他或长或短的时间单位。译作“日”的希伯来语yohm(永)和希腊语he·meʹra(海梅拉)既可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可蕴含比喻或象征的意思。
太阳日 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指地球在地轴上自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从正午的太阳(已升到最高点)离开子午面起,到太阳再次回到这个子午面为止。目前,太阳日普遍分为两个时段,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