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营养不良——遍及全球的隐患
    警醒!2003年 | 4月8日
    • 营养不良——遍及全球的隐患

      埃里克a已六个月大,但身高体重还不及一个一两个月大的婴儿。他体重极轻,双脚和肚子却很肿胀,面部也浮肿得像个球儿。他脸色苍白,头发易断、缺乏光泽,皮肤损伤,心情非常烦躁。医生检查埃里克的眼睛时,要格外小心,否则会弄伤眼部组织。埃里克很可能已智力迟钝。令人慨叹的是,像埃里克一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全球儿童的死亡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原因是由这病所致。自黑死病以来,没有任何传染病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然而,这病并非传染病。许多侥幸活下来的人终生有残疾,身体虚弱,容易害病,而且智弱。妇女和家庭大受其害,最后,连整体社会也受到威胁。”(英语《世界各地儿童的景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版)

      以上所说的是哪种病?就是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组织)称之为“隐患”。究竟营养不良有多严重呢?据卫生组织指出,“每年死去的1040万个儿童中,最少有一半跟营养不良有关”。

      营养不良是疾病中一个大类别,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营养不足(缺乏一种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肥胖症,和因饮食失调而致的慢性疾病。可是,卫生组织指出,“最致命的营养不良”,莫过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受害者主要是五岁以下的儿童。

      上文提及的埃里克和世上无数的儿童,饱受营养不良折磨。他们吃尽苦头,并非咎由自取;他们也无法摆脱困境。儿科营养学家乔治娜·图森特告诉《警醒!》杂志:“受尽营养不良折腾的儿童,是最无辜最脆弱的一群。”

      有些人认为由于粮食短缺的缘故,所以难题是无法避免的。但讽刺的是,卫生组织指出,“今天,世界物资充裕”,地球上的食物足以喂饱所有人,且有余裕。此外,营养不良是最容易预防的疾病,要医治也所费无几。事实当前,岂不令你愤愤不平吗?

      谁人受害?

      患上营养不良的,不仅是儿童。卫生组织2001年7月的一份报告指出,“营养不良影响深远,殃及差不多8亿人,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百分之20”。换言之,世上每八个人就有一个患了这病。

      亚洲(主要在南亚和中亚)是营养不良人数最多的地区。可是,如果把营养不足的人数和国家人口相比,非洲的比例却是最高。接着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一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就没有营养不良吗?不是的。《2001年世界各地粮食不足的情况》(英语)指出,在工业国家,患营养不良的人达1100万。另外,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由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如东欧和前苏联成员国,就有2700万人营养不足。

      为什么营养不良这么严重呢?营养不足的人现在可以得到纾解吗?人类最终能摆脱营养不良吗?接着的文章会详细剖析。

      [脚注]

      a 不是真名。

      [第20页的附栏或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面临营养不足危机的国家

      危机严重

      危机中等

      危机轻微

      没有危机或资料不全

      [第19页的图片]

      在苏丹,人民等待发放救济品

      [鸣谢]

      UN/DPI Photo by Eskinde Debebe

  • 问题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警醒!2003年 | 4月8日
    • 问题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我忍饥挨饿,你们就成立委员会,调查原因;我露宿街头,你们就呈报上级;我病倒了,你们就召开研讨会,讨论穷人苦况。你们彻头彻尾查了一番,到头来我还是忍饥挨饿、露宿街头、疾病缠身。——作者不详

      世界各地的团体竭力消除营养不良,但成果跟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例如,199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举行世界粮食高峰会a,会上定下目标,到2015年,要把全球营养不足的人数(约4亿),削减一半。

      诚然,克服营养不良的工作也不是毫无成果。但遗憾的是,粮农组织最近的报告,《2001年世界各地粮食不足的情况》指出,“世界各国在消除营养不足的工作上,已明显缓慢下来”。世界粮食高峰会所定的目标,看来可望而不可即。事实上,报告承认,“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患上营养不足的人,数目大增”。

      为什么营养不良这么难根治?要找出答案,得先明白营养不良是什么,也得了解它的影响有多深远,以及成因如何根深蒂固。

      营养不良的成因

      营养不良的成因是由于身体细胞摄取的养分不足,一般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取不足,(2)经常感染细菌。

      腹泻、麻疹、疟疾和呼吸系统疾病会耗掉养分,使身体虚弱。患者食欲不振,食量很小,因而引起营养不良。另一方面,营养不足令儿童容易感染细菌,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死亡率。

      为什么儿童患上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儿童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热量和蛋白质。同理,孕妇和哺乳妇女也容易营养不良。

      很多时,婴儿出生以前,祸根就已种下了。如果母亲在孕前或孕期间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良,生下的婴儿就会体重过轻。另外,过早断奶、吃低劣食品和环境不卫生,都会引起营养不良。

      孩子缺乏必需的营养素,可致生长停止,发育不健全,容易哭啼和害病。病情如果恶化下去,孩子体重就会明显下降,眼睛和囱门(头盖骨的柔软部位)会凹陷,皮肤失去弹性和难于维持体温。

      营养不足涵盖不同类别,同样可致儿童生长迟缓。例如,矿物质(主要是铁、碘和锌)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摄取不足,可影响儿童生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指出,全球有一亿儿童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免疫力下降,结果容易感染细菌。

      影响深远

      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很大损伤,对儿童来说,伤害尤其严重。身体的系统和器官,例如心、肾、胃、肠子、肺和脑子等,都可能受影响。

      许多研究显示,发育不全会导致儿童智力迟钝,学业成绩欠佳。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这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叫儿童长期受害。

      曾患营养不良的儿童就算长大后,营养不良的后遗症仍然如影随形。儿童基金会因此慨叹说:“这么多儿童受到不必要的摧残,变成智力迟钝,这真是太糟蹋人才,实在天理不容。”因此,营养不良造成的深远影响,令人忧虑。最近的研究发现,幼年患上营养不足的人,长大后更易患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可是,严重营养不良并非头号杀手,儿童基金会承认:“营养不良引致的死亡,当中超过四分之三涉及中度 和轻微 的营养不良。”(楷体本刊所排)轻微或中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可能要面对长期的健康难题。因此,及早发现儿童患上营养不足而给予适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参看第23页附栏)

      问题根深蒂固

      粮食缺乏是造成营养不良的主因。但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因素,与营养不良的发生也关系密切。贫穷 就是这些因素中的罪魁祸首,殃及世上无数的人,发展中国家的人,就更身受其害了。不错,贫穷导致营养不良,可是营养不良也令人穷困。人由于营养不足,劳动力降低,生活就更窘迫。

      其他因素也能引起营养不良。人要是缺乏营养知识,就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如上文指出,细菌感染 也可致营养不良。我们也不能漠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如食物分配不均、妇女受人歧视。妇女往往“最后才吃和吃得最少”。她们大多吃男子剩下的,分量也不多。女子也没机会接受教育,因此没学到怎样好好照顾儿女。

      另外,环境因素,如天灾和战争,也令粮食产量下降。据《2001年世界各地粮食不足的情况》指出,仅在1999年10月至2001年6月期间,就有22个国家发生旱灾,17个国家不是遭飓风吹袭就是闹水灾,14个国家爆发内战或动乱,3个国家熬过严冬,2个国家受地震蹂躏。

      预防与治疗

      儿童患了营养不良,应该怎样医治?如果是严重营养不良,住院接受初期治疗,看来是最好的。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医生手册指出,医生会衡量病情,首先控制感染或治疗脱水症状。然后慢慢给患病儿童饮食,开始时用喂管喂他。这个初期治疗或许长达一星期。

      接着是康复期,患儿再次开始吃母乳,并受到鼓励尽量多吃。在这阶段,关爱和抚摸对患儿来说十分重要。爱心有助康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候,最适合给母亲训练,教导她认识营养均衡的饮食和注重卫生,从而学会好好照顾孩子,以免旧病复发。孩子出院回家后,切要按时回医院或诊所接受检查,这是很重要的。

      毫无疑问,预防胜于治疗。很多政府和私人机构有见及此,就推行粮食补助计划,或在食品里添加营养素。此外,社会团体也拔刀相助,在预防营养不良的工作上,帮一把力。例如:加强普及营养知识、提供清洁食水、建设公共厕所、保持环境卫生、推广防疫注射计划、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在预防营养不良的工作上,我们个人可以做些什么呢?第24页附栏提供一些管用的建议。此外,儿科营养学家乔治娜·图森特建议,婴儿出生七天后、满月后和之后每一个月,母亲都该带婴儿到儿科医生那里或诊所接受检查。如果婴儿有脱水、严重腹泻或发烧症状,就要延医诊治。

      这些建议虽然能够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却不能彻底根治营养不良。这个问题如此严重,单凭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承认,“增加粮食产量、加强普及营养教育,仍然是当务之急”。因此,营养不良这“隐患”会有一天永远消除吗?

      [脚注]

      a 关于世界粮食高峰会的详细资料,请参看《警醒!》1997年8月8日刊12-14页。

      [第23页的附栏]

      你的孩子营养不良吗?

      保健专家怎样诊察儿童的营养状况?他们可能分析儿童的症状、询问他们的饮食习惯,或要他们接受化验。不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量度儿童的身高体重,然后跟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作一比较。这样,他们就可以诊断儿童的营养不良属哪种程度和类别。

      量度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臂围是非常重要的。借着把体重和年龄作比较,就可得知营养不良的程度。如果程度严重的话,儿童会显得憔悴衰弱,极度消瘦。如果儿童的体重不及理想体重的百分之60,他就是严重营养不良;如果是理想体重的百分之60至75,就属中度营养不良;如果是百分之75至90,就属轻微营养不良。年龄和身高的比例如果很低,这显示儿童患了慢性营养不良,因而发育也不健全。

      消瘦性营养不良、恶性营养不良、消瘦性恶性营养不良都是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性营养不良多见于6至18个月大的哺乳婴孩,病因主要是:哺乳期过短,或饮用极度稀释的奶粉,结果婴儿不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这病属于慢性疾病。患病儿童体重明显下降,肌肉萎缩,瘦得皮包骨,甚至发育也受到阻碍。他们呈“老人面容”,易哭和脾气烦躁。

      恶性营养不良也叫做“夸希奥科”。这词源自非洲土语,意思是“被取代的孩子”(因弟妹出生而不能继续吃母乳的孩子)。这病多见于断奶期的婴儿,病因主要是由于严重缺乏蛋白质,但也包括摄取热量不足。患儿体内有过量积液,引起腹部和四肢肿胀,有时连面部也浮肿起来,胖鼓鼓像圆球似的。此外,皮肤损伤、发质变异、头发颜色改变、肝脏胀大,都是这病的征象。患儿神情愁苦、反应淡漠。文章提到的埃里克就是患了这病。他刚满月就断了奶,他妈妈接着用稀淡的牛乳来喂哺他。三个月大时,吃的仅是菜汤和甜水,并交由邻居照管。

      第三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兼有消瘦性营养不良和恶性营养不良的症状。这三类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致命。

      [第24页的附栏或图片]

      要注意宝宝的营养

      ◼ 做妈妈的,必须留意饮食习惯,摄取均衡营养。孕妇和哺乳妇女需要较多热量和蛋白质,而蛋白质尤其有助于产生乳汁。食物短缺的时候,该先让孩子和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获得食物。

      ◼ 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尤其需要吃妈妈的初乳,因为这些初乳含免疫抗体,有利婴儿抵御疾病。从出生到四个月大左右,婴儿从母乳摄取足够营养,健康地成长。

      ◼ 四至六个月大的婴儿,仍然以吃母乳为主,但这时他也可以吃其他食物了。添加副食品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可给婴儿一些捣成糊状的蔬果。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品,让婴儿试吃两三天,习惯后才再加另一种。不消说,要婴儿接受一种新食品,耐性和不断尝试是少不免的。为婴儿预备食物时,要保持卫生清洁。所有食物和用具都要彻底洗净。

      ◼ 五至九个月大的婴儿,需要较多的热量和蛋白质,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他的成长需要,所以妈妈要继续鼓励婴儿学习吃其他食物。首先让他吃谷类和蔬菜婴儿食品,然后尝试吃肉类和奶类。开始时只宜吃糊状的食品,到六个月大时,就可吃剁碎的食物,但无需加添糖或盐。

      ◼ 八个月大后,婴儿不再以母乳为主食。他开始跟家人吃一样的食物,食物要保持卫生并且剁碎,方便孩子咀嚼。一个完整均衡的饮食,包括蔬果、谷类、豆类、肉类和奶类。b小孩特别需要摄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母乳,深绿色的蔬菜,橙色或黄色的蔬果(如芒果、胡萝卜、木瓜等)。三岁以下的小孩每天需要吃五六餐。

      ◼ 给婴儿吃的食品,种类宜多样化,组合要经常变换,这样就能帮助他们发育健全。孩子要是吃饱了,就不要勉强他吃下去。另一方面,要是孩子还想多吃一点,就不要阻止他。最重要的是,给儿女营养丰富的食物。

      [脚注]

      b 请参看《警醒!》2002年6月8日刊25页,“营养食物非难寻”一文。

      [图片]

      专家一致同意,母乳通常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

      [鸣谢]

      © Caroline Penn/Panos Pictures

      [第23页的图片]

      不丹的学童吃小麦干和蔬菜

      [鸣谢]

      FAO photo/WFP Photo: F. Mattioli

      [第25页的图片]

      你可以逐步改善孩子的饮食

      [鸣谢]

      FAO photo

  • 隐患快将消除!
    警醒!2003年 | 4月8日
    • 隐患快将消除!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研究指出:“今天,世界物资充裕,不久前可不是这样,……按理来说,……今天人人应该不愁衣食,且有余裕。”既是这样,为什么会有营养不良?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世界卫生组织说:“问题的症结在于粮食生长不均、食物分配不公。发展中国家的肥田出产丰富,但遗憾的是,丰收却给外销,换取金钱,而当地穷人却无可奈何,既一无所得,肚子又空空如也。只有少数人取得短暂利益,大部分人却长远受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新近的研究显示,全球“最富有的两成人口所吃的肉类和鱼类,占总产量百分之45;最贫穷的两成人口所吃的,却只占百分之5”。

      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和欠缺营养知识,都是营养不良的成因。因此,如果不大力宣传营养知识、加强普及教育,人民就无法增强对营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学会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可是,正由于缺乏食物,以致人民体弱多病,学习能力减低,因而失学。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公平相待、互相关怀

      虽然面对如山障碍,有些营养学专家仍然抱着乐观态度。例如,粮农组织的总干事雅克·迪乌夫满怀希望,说:“我憧憬将来的世界,每天人人都可吃到营养丰富的食物,吃得痛快,吃得安心;人人扬弃偏见,对别人宽大为怀;不再贫富悬殊,也不再内战频仍,人们化干戈为玉帛;生态环境不再被人破坏,反之得到保护;不再民不聊生,相反,社会一片繁荣昌盛。”

      可是,梦想要成真,就不能光靠增加粮食产量和食物分配。人们也要公平相待、互相关怀。但这些高尚的品德在今天这个惟利是图的商界里,可说凤毛麟角。

      要根治营养不良,就得先排除贪婪、贫穷、纷争和自私等障碍。这是可能的吗?抑或这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唯一的解决方法

      我们对营养不良的成因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圣经清楚指出:“到了最后的日子,必有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那时候,人必专爱自己,贪爱钱财,……没有亲情,不愿意达成协议,……不爱良善,……有敬虔的形式,却没有体现敬虔的力量。”(提摩太后书3:1-5)

      人不靠上帝的帮助也能根除这些劣根性吗?看来不可能,对吗?也许你留意到,有时当权的人诚心诚意,一心想消除社会弊病,奈何遇着自私自利、贪爱钱财的人诸多阻拦,最终还是有心无力。另外,别人与生俱来的缺点,也令改革难以贯彻始终。(耶利米书10:23)

      可是,要纠正营养不良并非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圣经应许上帝的王国会铲除地上的不公平,也会终止所有折磨人类的苦难。

      以赛亚书9:6,7谈到这个振奋人心的美好希望:“有一个孩子为我们而生,有一个儿子赐给我们。他必肩负领袖的重任。他的名要称为卓越的劝导者、大能的神、永恒的父、和平的领袖。他必作领袖,国势昌盛无穷,和平持久不息。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统治他的王国,以公正和正义使国坚定稳固,从现在直到千秋万世。万军之主耶和华必热心成就这件事。”

      每当人诵念主祷文,向上帝祈求:“愿你的王国来临”,他们就是祈求基督统治的王国来临。(马太福音6:9,10)请留意以赛亚提到“万军之主耶和华必热心成就这件事”。耶和华上帝对人类关怀备至,乐意满足众生的需要。他精心设计地球,使地上五谷丰登,就是要让人吃得饱足。

      论到上帝,诗篇65:9-13说:“你眷顾大地,多施恩赐,叫大地富庶丰饶。上帝所赐的溪流充满了水。这样你就把大地预备妥当,为人预备五谷。雨水浸透垄沟,打平土壤。你降下甘霖,使地松软,又赐福给新芽。……羊群遍布牧场,如衣蔽体;谷物覆盖平原,似布裹身。”

      毫无疑问,我们的造物主耶和华厚赐百物给世人,没有谁可以跟他相比。“他赐食物给众生,因为他的忠贞之爱万世长存。”(诗篇136:25)

      我们深知在基督的统治下,上帝的王国会造福万民。圣经说:“地上必五谷丰登,山顶必出产丰盈。”届时食物会公平分配,因为“求救的穷人,[耶稣]要解救;凄苦无助的人,他要援助。……[他]拯救贫穷人的性命”。(诗篇72:12,13,16)所以,要欢欣鼓舞!营养不良这个隐患快将彻底消除,永不复返。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解决粮食短缺、克服营养不良,理论上是可行的。世界资源充裕,问题是……怎样叫举国同心协力、国际共同合作。”(世界卫生组织)

      [第26页的整页图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