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就是真理」
你應該紀念「死者的日子」嗎?
對大部分的墨西哥人來說,十一月二日是一個紀念日。他們遵守墨西哥的傳統與習慣紀念「死者的日子」。在這日子未來到之前,人們早已計劃好把逝去的親人的墳墓清理和修飾起來。他們預備好各色各樣的物品待至十一月二日獻給死者。除了鮮花之外,許多人還獻上「死者的麵包」。他們將這種「死者的麵包」和其他的飲料食物放在墳墓附近。
有許多天的時間,麵包廠都忙於準備骷髏型和枯骨型的點心和糖果以幫助人紀念死者。骷髏的型式特別表示對死亡的藐視。許多家庭也預備甜餅和死去親友生前所喜歡的食物。於是十一月的第一天來臨了。這日特別是屬於少年人的。他們相信夭折的兒童現在已成為聖人,所以這天稱為「諸聖日」。有些地方有兒童列隊遊行。他們去省墓及獻花。墓地上有許多兒童用桶擔水供應,人們則取水付值。兒童們向人討錢買「骷髏」,甜餅或糖果。
十一月二日在許多家庭中都設有神位,其上有死去親者的畫像或照片,以及他所愛好的飲食。他們相信死者在那日獲准回家與生人團聚和享受後者所豫備的筵席。在這個「萬靈日」中,死者特別受到尊敬和禮拜。
但是死去的人究竟是否在某個靈界中活著呢?生者可能藉著獻上飲食而取悅或平息他們嗎?我們有聖經的理由要特別紀念他們嗎?這些問題聖經均給予我們真實的解答,因此我們應該具有詩篇作者論及上帝時的同樣態度:「你的話總綱是真實,」——詩篇119:160。
大部分的墨西哥人和世界各地許多人都聽聞過使徒保羅,他在上帝的靈感動之下寫道:「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活著的魂。」這位使徒沒有說耶和華上帝將一個不死的靈魂放入亞當體內,反之他說亞當自己成為一個「魂」。他又說:「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哥林多前書15:45-47,《新舊》)我們無疑可以同意保羅所說的話,因為他的話是與創世記完全一致的;上帝之道聖經裡的第一本書告訴我們說:「耶和華上帝摶土為人,噓生氣於其鼻,乃成生靈。」——創世記2:7。(《文理聖經》)
亞當犯罪之後,耶和華上帝並沒有允許他繼續生活於地上或個別世界裡,反之上的宣告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3:19)人可以享受食物直至歸於塵土;入土之後再不能吃什麼了。再者,人在死時會復化為塵土。
耶和華乃是「生命的源頭」。(詩篇36:9)從他所發出的生命力使人可以活著。當他將這種力量收回時,人便死去了。詩篇的執筆者說:「你[耶和華上帝]收回他們的氣,他們就死亡歸於塵土。」(詩篇104:29)人死去而歸於塵土之後是無可取悅也無可平息的,因他根本不會思想。詩篇146:4說得不錯:「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所以顯然地,一個死了的人是無法與生人一同享受飲食的。——傳道書9:5,10;12:7。
以色列的君王大衛無疑對這件事很清楚。他知道活人所行的事絕不能造益死者,因此他按著這項知識而行事。大衛和拔示巴在罪孽中所生的孩子被耶和華所打擊。根據撒母耳記下12:15-23所載,大衛為這孩子禁食懇求上帝。然而這孩子終於死去。當大衛聽聞這個噩耗之後,「大衛就從地上起來,沐浴,抹膏,換了衣裳,進耶和華的殿敬拜;然後回宮,吩咐人擺飯,他便吃了。」聖經並沒有說他希望和死去的兒子一同進食。當大衛的臣僕對他的行動表示詫異時,他告訴他們說:「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裡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裡來。」大衛的確不能為那孩子做任何事;他並不能使他復生。
不過我們仍然有保持希望和樂觀的理由。這希望是上帝真理之道給予我們的。聖經向我們保證,雖然死者復歸於沒有生命的塵土,在將臨的基督統治的千禧年中卻會有億萬的死者在地上復活。(啟示錄20:11-14)使徒保羅在寫給希伯來籍的基督徒的書中指出復活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之一。(希伯來書6:1,2)當他在總督腓力斯面前作辯時,保羅充滿信心地宣告說:「靠著上帝……無論善惡,都要復活。」(使徒行傳24:15)在此之前幾個世紀,以賽亞在上帝感示之下寫道:「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阿,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以賽亞書26:19。
耶穌基督有一次曾向人提出保證說:「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40)另一次他則說所有在紀念墓裡的人都會復活。(約翰福音5:28,29)對萬國中獲得上帝恩典的人說來,這會是一個多麼快樂的時候!他們不必紀念任何「死者的日子」。相反地,他們會熱烈歡迎那些復活了的死者。
那時地上會充滿多大的喜樂!無疑屆時我們會有許多機會與那些再度活過來人快樂地交往和一同進食。屬靈和物質和糧食都會供應無缺,因為真正的上帝「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清澄的陳酒,設擺筵席。……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以賽亞書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