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寂之聲
五十年前,為害世人的惡魔終被誅滅。第三帝國垮台後,世人始可以拉開帷幕,一睹惡魔的真面目;情景恐怖得比噩夢更可怕,簡直難以想像。軍人和平民都一樣,只可以帶著驚恐的眼神,默默凝望這個殺人組織的殘餘部分,這一切都令人毛骨悚然。
今年年初,為了慶祝集中營解放50周年,盈千累萬的人踏著輕悄的步伐,參觀這些荒廢的營地。他們力圖洞悉罪行的兇殘真相。僅在奧斯威辛死亡營,就有150萬人慘遭殺害!靜默的時候到了,人類應該趁這機會反省一下殘殺同胞的暴虐行徑。陰森的火化室、空寂的兵營都一一活現眼前,還有一堆堆原封不動的鞋子,通通都是劫掠得來的;人一踏進這些地方,困惑不解的疑問就在腦海中縈繞,揮之不去。
今天,世人聽到這些惡行,無不震驚萬分,義憤隨即湧上心頭。大屠殺以有系統、有步驟的方式把千千萬萬的人置於死地,這充分顯明納粹政權是個多麼喪心病狂的惡魔。但納粹分子濫殺無辜的時候人們有什麼反應?誰敢直言不諱?誰對惡行噤若寒蟬?
關於納粹所施行的大規模屠殺,大多數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聽聞的。《五十年前——暗中起義》一書解釋說:「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盟軍陸續解放納粹的殺戮場和死亡營;通過照片和新聞影片,廣泛的群眾,尤其是西方國民,才得知這些駭人的事實。」
然而,甚至死亡營尚未設立,警告之聲早已發出,把納粹主義的險惡用心揭露出來。那警告之聲就是你手上的《儆醒!》雜誌。這份雜誌起初題名為《黃金時代》,後來在1937年改稱為《安慰》。從1929年起,這兩份雜誌(由耶和華見證人出版)就一直放膽發言,提醒讀者要防備納粹主義的禍害,作風跟雜誌封面的聲明一致:「一份表達事實、希望和勇氣的期刊」。
1939年,《安慰》雜誌提出以下發人深省的問題:「對於某一國家所發生的恐怖事件,人又怎麼可以保持緘默呢?比如在德國,四萬名無辜的受害人一舉被捕;一夜之間,他們當中有70人在監獄裡遭處決;……為老人、窮人和無依無靠的人提供服務的收容所、機構和醫院,連同孤兒院都全部給摧毀了。」
老實說,人又怎麼可以對這些惡事閉口不言呢?對於從德國及其佔領區泄漏出來的駭人報告,一般人要不是全不知情,就是深表懷疑,但耶和華見證人總不能對事實祕而不宣。關於納粹政權的殘暴行為,他們既有第一手資料,就直言無懼了。
[第3頁的圖片鳴謝]
U.S. National Archives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