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堂紛紛關閉
五十年前,你如果看見大大小小的教堂林立,聽到詩歌班的歌聲四起,同時看見四周堆起了很多煤,就足以證明你正身處英格蘭威爾士南部的礦谷了。在這裡,你彷彿每走一百碼,就會經過一所不是威爾士語就是英語的浸禮會教堂,或循道會、加爾文循道會、公理會或長老會等教堂。由於許多威爾士人都操著他們本族的語言,所以差不多每個宗教都有為說不同語言的人而設的教堂。但過去五十年,由於電視的影響,以及價值觀不斷轉變,這一切都大為改觀了。
住在朗達谷的布倫克萊達的威爾士人伊斯維·瓊斯就用了多年時間,記錄朗達谷上數以十所教堂的命運。當地的一份報章,《朗達谷領袖報》,就曾列舉近一百所教堂目前的情況。這些教堂大部分是在19世紀建立的。報導指出:「這些巍峨的建築物是朗達谷居民生活的命脈,它們經歷過煤礦的全盛時期,也目睹這兩根地方支柱[宗教和煤]最後衰落的日子。」
這項記錄也簡述了威爾士和歐洲許多地方目前宗教影響力正不斷衰退的情況,六十八所榜上有名的教堂「現已倒閉」;十九所已經被撥作其他用途。例如:「改為合氣道武術館」、「改裝成住宅」、「變成貨倉」、「轉為商場」、「改做藥房」。一所榜上無名,設於佩尼基的教堂在許多年前已改為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其中的朗達會眾正欣欣向榮。
正如聖經就「大巴比倫」,偽宗教世界帝國所作的預言表明,它那象徵性的眾水——即這些宗教擁護者所作的支持——正在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乾涸。不久,世界的政治勢力會轉而攻擊宗教,它們會「實行[上帝]的意念」,把在世界各地褻瀆耶和華上帝聖名和旨意的偽宗教徹底消滅。——啟示錄17:5,15-17。a
[腳注]
a 有關大巴比倫命運的進一步資料,可參閱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發行的《啟示錄的偉大高潮近了!》第258-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