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的印第安人——中古遺風一瞥
《儆醒!》雜誌駐巴拿馬通訊員報導
四百五十多年前哥倫布,巴波亞和其他白人首次立足在南美洲這片狹長的土地上。他們在這裡接觸到古銅色肌膚的印第安人生活在風景如畫的環境中。
巴拿馬的印第安人一開始便抗拒白人的統治,他們珍重那獨立而簡樸的生活方式。那些僻遠和差不多無法穿越的巴拿馬森林地帶正是印第安人的理想孤立生活地區。可是現在,他們不再是境內的唯一居民了,他們的人數遠遜於新來者。在巴拿馬一百五十多萬的居民中,印第安人所佔的數目僅及百分之五,也許只有六萬人左右。
若要真正認識這些印第安人便要探訪他們的自然居住地。作為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員,我曾有過幾次這樣的機會。現在我打算談談那幾次探訪的經驗。
考克印第安人
考克印第安人久已居住在巴拿馬最南端達里安省荒蕪多雨的森林地帶。西班牙人於1510年左右在太平洋岸邊的達里安省建立了殖民地,探險家巴波亞被任命為總督。由於從印第安人聽到在狹窄地帶的另一端有個「海」,他於是帶向二百個壯丁穿過茂密的叢林,在1513年九月廿五日看到太平洋。
考克人現在的主要居住地是太平洋岸的加利堅鎮。我和妻子在多年前曾往那裡探訪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傳道員。我們在那裡逗留數天,一同前往附近地區向考克人傳道。這是一項難忘的經驗。令人驚異的是那裡雖然離開巴拿馬城的現代化都市僅150哩左右,我們所遇見的人卻過著巴波亞時代的生活。
考克人個子不大,可是男子們大都精壯結實,而且看來頗凶猛。他們雖然深居腹地,以吹矢槍和毒鏢抵抗外人侵擾著名,可是我們所遇到的人卻沒有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們。我們甚至分派了一些聖經書籍給其中部分居民。
考克人通常用竹竿搭屋離地約四、五呎。他們許多時將屋搭在海灘附近,屋頂鋪著棕櫚葉,地板用植物莖搭成。屋子四面打開。傢私僅有幾張矮凳。炊事是用黑鐵鍋放在堆石上,下面用木柴生火。我們留意到考克人的主要食物是魚、米和膳用香蕉。
他們的服式非常簡單——看不慣的人會感覺不安。考克婦人不穿衣服,僅用幾碼布從腹部到膝部圍著下體。男人甚至穿得更少——僅有一條纏腰布。
他們在海洋或河裡沐浴,像以往所行一般。女人下水時將圍身布逐漸揭起,直至最後水浸到腰際時遂完全除去。這時將布捲起放在頭上。沐浴完畢上陸時以相反的方法穿回衣服,女人在步上白色沙灘時已浴畢穿好衣裳了!
庫拿印第安人
巴拿馬南部大西洋岸也住著庫拿印第安人。這族人雖然有少數居於大陸,但大多數都住在里布拉斯列島。列島沿著海岸伸展百哩,差不多伸延到哥倫比亞。當地有句話說,「它們比年中的日子還多」。不錯,這些島嶼的數目有四百以上。
有些島嶼離開大陸僅一哩左右。它們的高度不相上下,高出蔚藍的海洋僅達到避免海潮泛濫的程度。島上的白色沙灘點綴著美麗的椰子棕櫚,景色十分幽美!有些島嶼非常細小,方圓不及百碼。但島嶼雖小,卻有上百的印第安人住在其間。
庫拿族人差不多自成一國,他們富於自主性而喜歡保持種族的純粹。女人很少到大陸城市旅行,除非有父親或丈夫陪同一起。他們一向的習慣是日落後不容外人在島上留宿。可是,有一位庫拿見證人曾在各島傳道,有些印第安人已經接受聖經真理。
有一位住在附近大陸的男子認識村中的酋長,他很樂意陪我到一些島嶼去。實地觀察島民的生活使人深感興趣。
庫拿人身裁短小,男子很少達到五呎四吋,女人更為矮小。他們的身材對島上屋宇的有限面積十分合適。他們的食物大多數從海中取來。可是主要食物卻來自椰子樹。椰子樹不但是主要的商品,而且供應糧食、飲料、住居、燃料和其他必需品。難怪它被人認為是生命之樹!
庫拿族男子服式簡樸,通常穿著深色布料的長褲和白色或黃色的短襯衣。婦女們則打扮得較整齊漂亮。她們穿著從腰際卷入、顏色鮮豔的裙子。但她們稱為『摩拉士』的上衣卻特別令人囑目。任何想像得到的設計及顏色無不具備。女人們也戴著平圓的大耳環和金鼻環。
在另一方面,兒童卻不穿衣服。這是很方便的,因為兒童的時間多數用在親近大海上。據說那裡沒有四歲孩子不懂游泳的。可是女童卻要備嘗痛苦的磨折。她們的小腿被珠串緊緊裹著,並要按時收緊。制止小腿發育顯然被人認為是美麗的特徵。
我們抵達其中一個島上時,很驚異地發現島民正在進行慶祝儀式。這是一個嘈吵、歡樂的場合。我們探悉這是一項女孩子及笄典禮。其他島嶼的居民也應邀而來,食物非常豐富。島民特別前往七十五哩外的大陸城市哥隆購取冧酒。
據村中酋長說,那位女孩子先要關在父母家中一處特建的地方。多日以來在儀式上要被人澆水作多番沐浴。在儀式終結時她剪去長髮,從這時起便成為有資格結婚的少女。
我獲悉那位女孩子這時可以向父親道白誰是她喜歡下嫁的青年男子。然後父親會讓那人知道女兒的心願。雖然他可能接納這項求婚,卻仍然要對求婚者施以考驗。
未來岳父首先帶他去大陸,在那裡選擇一棵大樹,然後要求那位青年將之砍成木柴,用獨木舟運回家人所居的島上。當他從事這項工作之際,新娘去到他家裡將他一切物件搬回自己家內。伐木工作完畢後,青年便入贅岳父家,直至岳父終老,此後便可以自己成立家業。
瓜亞邁印第安人
當哥倫布在將近十六世紀之際抵達此地時,他接觸到瓜亞邁族印第安人,並與之貿易。起初他們很友善,但當白人留著不走時便起而抵抗。於是哥倫布和手下俘虜了瓜亞邁的酋長厄桂比安作為人質,但卻被他逃出。他率領軍士反攻。殺了一隊白人之後,在1503年四月迫使所有白人離境。隨後多年,瓜亞邁族人繼續抵抗侵略者。
結果瓜亞邁人至今仍然不大接觸現代文明,雖然他們也有人在巴拿馬社會工作而或多或少地彼此混合。他們的地區是巴拿馬北部的廣大高原和波格斯第吐羅省的沿岸地帶。他們是人口最多的印第安族,數目達35,000人之多;他們的身材比庫拿族人高大。
瓜亞邁族女子喜穿長裙,男子的普通服裝與其他非印第安族的巴拿馬人不相上下。可是,男人們有一項奇特習慣,便是把上下前齒銼成鋸齒形。
在各印第安族中,瓜亞邁人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工作反應最好。昨年我曾以一週時間探訪一個遙遠的瓜亞邁村落,其中大多數家庭都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和同伴從巴拿馬城飛往清根路拿,轉乘火車前往阿美蘭特。其餘的路程改用獨木舟,直至目的地加奧第柏路馬村。
抵達海灘時,一群印第安人正在等候著,使我們有賓至如歸之感。有一家人全數從兩個房間的屋子遷出,並說,「我們的房屋現在是你們的家了。」另有一位婦女慷慨地預備了膳食攜來給我們。我們這次探訪除了傳道活動之外還主持新建的基督徒敘會所的奉獻禮,一次婚禮和浸禮儀式。
在星期六早上有五位印第安男子攜同伴侶和兒女前來請求使婚姻合法化以期與聖經所定條件一致。他們聆聽聖經演講,解釋關於基督徒婚姻的目的、責任和義務。可是在交換誓約之前,五位婦女耳語一番之後突然離座而去。我的驚愕很快消除。原來她們去穿著結婚禮服。十分鐘之後她們煥然一新地穿起白袍,雖然還是赤著腳。她們歸回座位舉行合法結婚儀式。
不久之後,這隊人中有三人連同另外兩人,在供應他們豐富食物的海中受浸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他們與其他許多巴拿馬印第安人一起獻身給上帝。
浸禮完成之後我們一起午餐。印第安獵人供應一頭野豬,其他的人則帶著魚叉潛水取魚。有些家庭攜來雞、豬等。有人從農場帶來米、膳用香蕉、香蕉和絲蘭等。在場的人大多數席地而坐或坐在新建的敘會所裡,用手抓食物來吃。
最後我們聚集舉行奉獻禮。人們從四面八方前來,達189人之多;除了我和同伴外,其餘都是瓜亞邁族人!我們一起感謝人類的創造主耶和華,因為事實上「上帝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34,35。
探訪巴拿馬的印第安人的確好像參觀中古時代的生活一般。在探訪完畢首途回家之際,我不禁想起對上帝的道聖經的了解,即使在不同背境和習俗的人當中,也可以促成團結和弟兄的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