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實況
《儆醒!》雜誌駐瑞典通訊員報導
普世不少人視獲得諾貝爾獎為至高無上的光榮。這項舉世知名的獎金的歷史可追溯到阿弗力·班哈特·諾貝爾,他於1833年在瑞典出生。
諾貝爾由於在炸藥方面作了劃時代的發明而獲得巨量財富。他特別研究硝酸甘油的基本高度爆炸性,發現硝酸甘油和其他物質混合起來在處理上較為安全。在1867年,諾貝爾獲得稱為炸藥的混合物的專利權。
諾貝爾在製造炸藥技術方面的許多其他發明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化學貢獻,使他積聚了巨額的財富。他成為355項專利權的擁有者,並在普世各地建設工業,包括在五大洲中20個國家的80間公司在內。他生前很少知交。但他的名字諾貝爾卻是瑞典人中最為人知的。他於1896年十二月十日在意大利的聖利摩逝世。
那末,諾貝爾獎是怎樣創始的呢?這位著名的發明家在遺囑中創立這項獎金。他在遺囑中聲稱:「我全部可以換錢的遺產均應用以下方法處理:資金和遺囑執行人所作的安全投資可用來組成基金,所得利息每年作為獎金頒給在過去一年對人類利益有最大貢獻的人。」
諾貝爾規定五項數目相等的獎金,每項頒給一方面;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以及在促進各國友愛的貢獻方面。後者蛻變為著名的諾貝爾和平獎。
頗有趣地,瑞典傳記作家奧路瑪克論及諾貝爾在遺囑中設立獎金的原因說:「他知道他的大多數劃時代發明均會變成暴力和戰爭的工具。……諾貝爾獎便是這位偉大的研究者和組織者良心痛苦的表徵。他希望獎金和他所創建的制度能在若干程度上醫治損傷,這些損傷是他深知因他的發明所引致的。」——《諾貝爾獎得獎者》。
諾貝爾獎的頒授始於1901年。76年來曾頒發了330項獎金。沒有頒發的大都由於缺乏合格的候選人,特別以和平獎為然。每項獎品包括一張獎狀,一個金牌和一張支票,在1976年獎金總額為163,300美元。
選定候選人
一個人怎樣才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呢?「得獎者」,意即在指定的五方面被認為配得特別榮譽的人,的名單應由四個機構提出,其中三個是瑞典的。諾貝爾的遺囑聲明:「物理學和化學獎應由瑞典科學院頒授;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在斯德哥爾摩的卡路連醫學研究院處理;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授,和平獎則由挪威國會選立的五人委員會處理。」
每個這樣的機構都有特別的五人委員會為選定得獎候選人作預備功夫。這些委員會每年發出邀請信給普世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學院成員和大學學者,請他們提出他們認為有資格在下屆接受獎金的人。名單必需在頒獎那一年的二月一日之前提出。
在初秋時候,各頒獎機構委員會將研究結果作出祕密報告。於是投票作最後選定,選定的結果在十月或十一月之前保持祕密。所作的決定是無法改變的。
頒獎的難題
多年來頒獎諾貝爾獎曾出現一些難題。諾貝爾在遺囑中聲明:「我的願望是頒獎不管候選人的國籍,只是頒給最有資格接受獎賞者,不論他是否斯干的納維亞人。」可是,決定「最有資格」的人選曾為這個全世界為範圍的諾貝爾獎分配帶來困難。
近年來的和平獎得獎人選曾遭受批評和惹起極大爭論,大多數是為了政治理由。例如,在1973年,巴黎越戰和談的兩位代表被選共得和平獎。普世對此舉發出抗議呼聲。在奧斯陸的和平獎委員會有兩位成員提出辭呈,兩位被選的得獎人中有一位拒絕受賞。當其他一位接受時,在挪威發生一項抗議行動,人們籌募一百五十萬挪威幣(等於270,750美元)作「人民和平獎」,頒授給他們自選的一位,很可惜,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中,沒有任何一人曾真正使人類向世界和平之途邁進。
同樣地,文學獎也引起劇烈的爭論。學者們抗議委員會時常揀選名氣較低和讀者較少的作家,而世界知名的作家反被忽略。當托爾斯泰在1901年落選時,四十二位瑞典作家提出抗議,他們寫信給托爾斯泰表示遺憾。
至於頒獎給科學界,由於今日的研究趨勢是由一隊而非個別科學家去進行,以致頗難選定誰應得獎。既然近年來科學進步如此迅速,負責頒獎者必須特別小心以期追上最新近的成就。
顯而易見地,諾貝爾對人類的改善十分關懷。自1901年以來數百位得獎者也表明他們對此具有共同的關懷。但事實顯明,即使人類作出最大努力,亦未能帶來真正造益全人類的情況。這種情況只有上帝採取行動「敗壞那些敗壞[地球]之人」以後才能獲致。(啟示錄11:18)根據聖經預言,我們可以期望這件事很快便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