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10/8 5-6頁
  • 罪行——是否真的這麼猖獗?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罪行——是否真的這麼猖獗?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犯罪比統計所顯示的更嚴重」
  • 「人口增長是犯罪增加的原因」
  • 「目前所作的犯罪統計較為正確」
  • 「犯罪也許在若干地方很猖獗,但不是在我所住的地方」
  • 犯罪真的正在增加嗎?
    警醒!1974
  • 何以犯罪如此猖獗
    警醒!1971
  • 竭力肅清罪行
    警醒!1996年
  • 你希望罪惡終止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0/8 5-6頁

罪行——是否真的這麼猖獗?

有些人是天生樂觀的。不論事情看來怎麼嚴重,他們往往一笑置之,即使事情可能惡化,他們也為之辯護。有許多說法是維護樂觀主義的,但我們絕不應受其蒙蔽,以致對現實情況視而不見。無視難題永不能解決難題。拒絕承認難題會增加我們成為犧牲者的可能性。

那末,論到犯罪和暴力,它是否真的這麼猖獗呢?

有些人說「不然」,他們會立刻指出犯罪和暴力並非新事。原來,現存的最古老歷史書,聖經,告訴我們說人類的第一個家庭已經歷過最壞的暴力事件。它說:「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同時,當它描述4,000多年前挪亞的日子時,豈不是說「地上滿了強暴」?——創世記4:8;6:11。

「犯罪比統計所顯示的更嚴重」

不錯,犯罪並非新事。可是,統計證明犯罪現時正日益惡化。統計嗎?有人也許提醒我們,十九世紀後半葉著名愛爾蘭戲劇家奧斯卡王爾德有一次說:「謊言有三種:普通謊言、無惡意的謊言,和統計。」他的意思是,過度倚靠統計可能受騙。統計可能以多種方法,甚至互相矛盾的方法,去解釋。可是,統計時常被人誤用卻不能成為完全加以拒絕的理由。

為了我們本身的利益,讓我們簡略地討論一下若干論據,這些論據正是聲稱「事情不是真的這麼嚴重」的人所提出的。我們在討論過之後可以自作決定。

「人口增長是犯罪增加的原因」

很少人對我們在近數十年來所目擊的人口爆炸提出疑問。從挪亞時代以來(至1830年),世界人口需要4,200年才達到十億之數,但是只要100多年,在1930年,就達到第二個十億。第三個十億在其後30年(1960年)就達到了,而第四個十億只需15年(1975年)。目前世界人口已達四十多億,據估計在1985年可能達到五十億,到了本世紀之末,可能達到六十多億了。

人口增長無疑是犯罪增加的因素,但它卻不是基本或唯一因素。若然,則人口的增減便會顯示犯罪數字的增減了。但事實卻未必是這樣。

試考慮一下德國。它是近年來顯示人口減少的少數國家之一,這國的人口在1975至1977年間減少了600,000人,若以上述論據推算,則犯罪應該照比例減少。可是,據該國政府發表,1975年發生的罪案有2,919,390宗,1977年達3,287,642宗,增加了超過百分之12。這表明甚至在人口減少的地方,罪案也告增加。

事實表明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滿,那些聲稱犯罪增加僅是隨著人口爆炸而正常增加的人要面臨黯淡的前途。根據他們本身的議論,今日的犯罪浪潮會隨著世界人口增長而遞增。他們要等到情勢惡化到什麼程度才肯承認「它真正嚴重」呢?

「目前所作的犯罪統計較為正確」

今日所保留的犯罪記錄無疑比100年前的記錄較為正確。因此,把以前的罪行和今日的罪行作一比較是不可能的。可是我們若把1977年的記錄和1975年的,甚至1970年的記錄作一比較,則這項論據就很難成立,對嗎?同時,正如他們辯稱,目前保留的記錄較為正確,我們就要自問一下,原因何在?需要保留更加正確和周詳記錄這件事的本身豈非暗示事情已日益惡化嗎?

警方是怎樣輯集這些記錄的呢?極少罪案是由警方發現和檢舉的。德國麥斯貝蘭克研究院對輿論調查的結果顯示警方的犯罪統計有百分之90是事主或目擊見證人報告的。因此要保持正確記錄不是倚靠警方而是要靠一般人對他們所目擊的罪行願意舉報和儆覺到有舉報的必要。

有任何證據顯示在舉報罪案方面,現時的人比以往更加正確和盡責嗎?若不然,則輿論調查的結果便可以置信:調查發現所有罪案中只有百分之46的事主去報案。過半的罪行沒有舉報,若非因為事主認為損失不大,免致麻煩,便是感到破案的比率不高,或是為了其他個人難題而不去舉報。

這項數字若與瑞士、美國、加拿大、澳洲和芬蘭的同樣調查比較起來,顯示犯罪比統計所表明的更為嚴重。西德的《明鏡周刊》支持這項見解,它說:「事實上這個數目[在一年中發生的盜案]比[報案的數目]高出十倍或十二倍。」它引述諾德連威夫倫州犯罪調查局首長哈瑪查的話,他把舉報罪案的數字與犯罪總數比起來有如「小巫見大巫。」

那末我們理應定下什麼結論呢?犯罪的記錄和報案的數字並不完全,統計最多只能顯示若干趨勢。它只能舉出部份故事乃是毫不誇張的事實。因此你有什麼想法呢?它真是這麼嚴重?抑或甚至更加惡化?

「犯罪也許在若干地方很猖獗,但不是在我所住的地方」

這句話若是當真,就應該為此而感激。鄉村地方的犯罪比率往往低於城市,而市內某些地區又會比其他地區較多罪案。若干國家承認犯罪比率較別的國家為低。當然,問題不是你當地有多少罪案而是罪案有沒有增加。

在你所住的社區中有什麼經歷呢?年長的人,亦即長期目擊事情發展的人,對此有什麼說法?目前的罪案是否多於五年前?十年前?犯罪的方式是否更加殘酷?

鑑於難題的嚴重性,下一個問題便是:我怎能保護自己和所愛的人不致受害?我能採取什麼實際的步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