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8/8 5-6頁
  • 會有足夠的糧食可吃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會有足夠的糧食可吃嗎?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多少人受到影響?
  • 為什麼日益惡化?
  • 收成打破記錄, 但卻糧食短缺原因何在?
    警醒!1975
  • 僅是「綠色革命」就夠了嗎?
    警醒!1973
  • 世上的千百萬饑民——能獲得飽足嗎?
    警醒!1979
  • 現時的途徑會導致什麼結局?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8/8 5-6頁

會有足夠的糧食可吃嗎?

法國人稱之為「羅列特」(nouriture)。希臘人稱之為「多魯菲」(trophé)。日本人稱之為「食事」。它的中文名稱是什麼呢?糧食!

不論你用什麼語言稱呼它,一想到美食佳肴時豈不令你感到饑餓而食指大動嗎?不錯,美食是人所喜愛、可口和滋養身體的。

另一方面,想到饑荒卻令人恐懼。饑餓的結果深具破壞力。它阻礙身心的成長和奪去億萬人過正常生活的機會。更有甚焉的是:饑餓可以殺人。

不錯,你若住在歐洲和北美等地方,也許很少想到饑餓。當然,你可能為食物價格上漲而苦惱,但在這些地方卻很少遇上實際的饑餓。

其他地方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多少人受到影響?

你也許驚詫地獲知今日有十億左右的人正捱饑抵餓。這項估計來自聯合國機構中的世界糧食理事會。饑民約佔世界人口百分之25!因此,不少權威人士認為確保足夠糧食是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

這項難題已有若干改善嗎?沒有。美國總統委任的世界糧食難題委員會主席蘇·朗奴惠茲聲稱:「世界饑餓難題正趨於惡化而非改善。」他補充說:「除非各國一致努力加以防止,否則重大危機將會來臨。」

類似地,《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說:「糧食危機比現時的能源危機更為嚴重,除非美國和其他國家採取果敢行動,否則今後20年世界和平將受到威脅。」

為什麼饑餓威脅到世界和平呢?因為渴望達到適當生活水準的窮人遭受挫折乃是今日世界最有潛力的爆發力量。十億憤怒和絕望的人無疑對世界的秩序構成真正威脅。

實際的威脅甚至更大。加拿大皇家銀行估計「世界人口中飽受營養不足之苦的多至百分之40。」這個比率等於16億人以上!例如,據說在非洲一個國家中,有百分之45的孩子未到5歲便已夭折。

為什麼日益惡化?

為什麼情況日益惡化呢?若干國家豈不是報導有更多糧食生產麼?不錯,相當程度的增加是有的。但世界人口卻增加得更快。

因此,按人口分配糧食的數量其實已減少了。例如,世界監視協會調查結果發表了以下數字:

全世界每人平均分配的全年糧食產量

1970-76年的最高產量1979年

魚 19.4千克16.2千克

牛肉11.7千克10.8千克

羊肉1.9千克1.8千克

穀物339.3千克315.5千克

目前世界人口的增加速度又怎樣呢?每年增加大約七千萬至八千萬人,相等於每年新建一個巴基斯坦國。此外,人口增長促使人把更多農地改作非耕種用途。在以前的農地上建設更多的住宅、購物中心,工廠、道路、機場、學校及其他。

普世每日都有數以千畝計的糧食生產土地被撥作這些用途。人類遲早會為喪失農地而吃苦。在美國,據估計一日喪失實際或潛在的農地平均達4方哩(10平方千米)。每年喪失的農地相等於從紐約至三藩市半哩(0.8千米)寬的一長條土地!

在沙漠邊緣的農地過度放牧結果使有些農地變成沙漠。據聯合國一位官員估計,撒哈拉沙漠以每年6千米(約4哩)的速度向南伸展,主要原因是過度放牧。其他沙漠包括阿拉伯沙漠、西南非洲的喀拉哈里沙漠、墨西哥和美國南部的桑奴倫沙漠據報也在伸展中。

非洲的《中肯》雜誌報導關於這些沙漠說:「它們每年侵佔60,000平方千米(約23,000方哩)的可耕地,在若干地方甚至每年伸展11千米(7哩)。」它補充說:「科學家把這種過程名之為『地球的皮膚癌』,並且聲稱沙漠像惡性瘤腫般蔓延。他們估計全世界的可耕地每年多至百分之1變成沙漠。……大多數專家認為這種過程大部分可歸咎於人。……浪費的農耕法和過度剝削土地……乃是基本原因。」

另一難題是糧食生產的主要成本——燃料——價格飛漲。肥料、拖曳機和其他機器都是依靠石油的。農業專家李斯特·布朗說:「能源價格上揚加上使用化學肥料收益不大也是促成穀類作物減產的因素。」

使糧食供應危機變本加厲的另一令人沮喪的因素是:愈來愈多的作物現時被用來製造酒精供汽車和貨車之用。隨著多個國家使用作物製造燃料,作為糧食的穀物就必然相應地減少。

可是,新的糧食生產方法豈不是使形勢有好轉嗎?例如,所謂「綠色革命」又如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