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企圖自殺,又幾乎殺了自己的兒子
我慶幸兩件事都失敗。我在尋求真理方面及時成功挽救了我們兩人的生命。真理改變了我的生活,更新了我的頭腦,改善了我的品格,給我一份新的職業,安置我在一個新的國家裡,並且把我投入學習一種新語言的艱苦奮鬥中。事實上,我需要學習兩種新語言,其中只有一種是困難的,另一種卻是可喜的樂事。
在我開始尋求較佳的事物之前,我沉淪在惡劣的情況中。我以為自己要墮落到極點才能看出有改弦易轍的需要。
我是個猶太人,在猶太教的家庭裡長大。我父母不是特別虔誠的教徒,但他們卻要我進猶太人會堂主辦的學校,參加主日學假日的隆重禮拜。到我10歲時,我已留意到猶太教的許多偽善之處。使我大惑不解的是,參加假日的隆重禮拜竟要買入場券。崇拜上帝為什麼要付錢呢?我也留意到有錢人的名字在會堂的牆上用較大的字體寫成。在我所參加的星期六主日學中,任教的是一位猶太律師,據說是會堂中最好的教師。主日學只是一個哲學進修班,教師把聖經譽為智士所寫的好書,但卻不是受上帝感示的。
在我14歲時,父母送我入私立學校讀書;當時我已不再上會堂,並且避免所有宗教。記得後來我回家探望家人時,父親要我上會堂做禮拜,但我告訴他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已見過這麼多偽善,以致什麼也不相信。我的家庭生活一向並不十分好,我自覺沒有人要。看來什麼事都無關重要。許多時我從私立學校逃出,要勞動警察將我找著帶回學校去。父母終於把我送入感化院,在那裡呆了一年多。
在感化院裡我不得不和許多問題少女接觸——有些已有了孩子,有些曾經偷車、吸毒,甚至曾企圖殺死父母。我出院時已16歲。我離開加州,前往紐約投考布洛克林的長島大學,主修政治學和經濟學。那時我有志要改良社會,並且以為藉著政治可以達到目的。在此之前我曾逐家逐戶請人投票選舉麥加錫(Eugene McCarthy)為總統。可是我越研究下去和越留意觀察政治,就越看出政治的腐敗,於是我改變主修的科目,最後甚至退學。
由於徹底失望而不再懷有任何希望,我開始流連酒吧、縱飲、吸毒,甚至在酒吧裡充當舞娘。我愛上了一個名叫約恩的男子而共賦同居,終於結了婚。他原來是個酒徒,有時一去多天,使我深感失望。我的家庭不如理想,政治制度是這麼腐敗,染污損毀了地球,看來人已決定要在一場核戰中毀滅自己。我於是企圖自殺。
其實,我很渴望有較好的日子。我停止吸毒,努力改善家庭生活。我開始思量,是否有一位上帝?他的確存在嗎?我研究通靈術,買了大批有關鬼魔信仰的書籍。幸而我從未受鬼魔侵擾。約恩說聖經載有不少關於未來的預言。我所受的宗教訓練從未告訴我這件事。「預言是在新約聖經裡嗎?」我問他,他認為是的。他是個天主教徒,但從不實行天主教的主張,也不肯相信。自那時起我就決心要探知聖經究竟怎樣說。
事情發生得很快。我曾屢次企圖自殺——割腕、自刺、割喉——但幾次企圖都不是決心的,大聲呼救以及在我丈夫面前企圖自殺無非是想使他停止縱飲和流連酒吧,但這樣行沒有收效。
我一生的最大轉變在此後不久就開始了。一個星期日,我和約恩去探視他的朋友,一對年老夫婦。他們曾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家裡有人是見證人,對聖經的了解也與見證人一樣。很奇怪地,我竟然企圖說服他們相信猶太教是最好的宗教,雖然我自己卻不相信。那個男子於是開始告訴我們見證人相信什麼。在15分鐘之內他從亞當說到哈米吉多頓。我喜不自勝!這就是了!這就是真理!
次日晚上我與那位婦人一同參加一個聖經研究。我開始頗為經常地參加聚會。約恩曾鼓勵我一會兒,但隨著我從聖經學到更多的真理,我開始改變了。我開始實踐羅馬書12:2的話:「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從此我不再吸食大麻,不再流連酒吧,不再縱飲,不再偷竊。
不錯,偷竊。當我們在紐約同居時,我們曾偷過許多車,拆下零件出賣。有些車主需要某些汽車零件,我們於是看準一些相同的零件就偷去賣給他們。當我不再幹這樣的勾當時,約恩開始反對我與見證人研究聖經。可是後來有兩位見證人上門探訪,而給他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他的態度便和緩下來。他的唯一條件是,「你可以和他們研究聖經,但不要管我。不要向我作見證,不要試圖說服我。」
不久之後,另一個危機發生了。我懷了孕,他不想有孩子,為了挽回婚姻,我同意墮胎。我以前曾墮胎兩次,第三次看來不算什麼。後來我在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看到一套幻燈片演講,內容關乎出生的奇跡。我對小生命在腹中發育過程的奇妙之處深為感動。胎兒是活的、生長的、會動的。臂和腿逐漸生長,手指和足趾逐漸形成,不久便會吮吸大拇指!它就是我打算殺死的生命嗎?在此之前我把胎兒看作僅是一件東西,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而已。但在耶和華眼中它是個活的生物,它現時在我眼中也是這樣。
散會之我後步出外面哭起來。我無法接受墮胎,回家之後我告訴丈夫,「我要留下這個孩子。」他勃然大怒,怦然關門。他三日不和我說話。但孩子出生之後他卻愛如寶貝,孩子成為他的整個世界,他認為孩子是世上最奇妙的東西。他到了37歲才有一個兒子!他在其他方面也溫和得多。當我說我要受浸時,他只是說:「好的,你若喜歡的話。」那時我已經忍受了三年的反對和恐嚇。
三天之後,他晚上沒有回家。這一陣子各事十分順利,但現在我猜想他又開始狂飲了。在我認識了聖經真理和生下了兒子約拿單之後實在無法再容忍這樣的行為。我打算離開丈夫,於是收拾行裝,待他回家就告訴他。有人叩門,但來者不是我的丈夫而是警官。「發生了意外。你的丈夫遇難了。」事發前他從酒吧駕車回家,汽車撞向山邊。僅在一日之前他曾為了一些事情大發脾氣,說:「從來沒有人同情我!我不如死了還好!」當警官告訴我約恩死訊之後,這些話不斷縈迴在我的腦海中。
我把自己的一生呈獻給耶和華,三個月之後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一起從事全時傳道工作。丈夫死時我們住在科羅拉多州,後來遷往見證工作需要較大的地方。有一個夏季我和約拿單在肯塔基州與一些全時傳道員一起工作。我們一天做許多小時傳道——8,10,12小時,約拿單那時5歲,一位見證人認為這樣行使他太累了。「你何不讓他休息一天呢?」她問。她有三個兒女,於是我讓兒子和他們一起。他起初很興奮,但在第二週就問,「明天是我休息的日子嗎?」「不錯,是的。」於是他說,「不,我要和你一起去傳道,我不想再休息一天了。」
我父親尊重我的宗教,因為它使我改弦易轍,父親卻對我的宗教不感興趣。他曾向約拿單問及我的宗教。母親去世之後,父親拿母親的照片給約拿單看。「那人是誰?」他問。「你的祖母。」「她在那裡?」「她死了。」他解釋,「她的魂去了天上。」約拿單說,「不,她就是一個魂,她是在墳墓裡。」父親覺得驚奇,於是開始詢問約拿單。「誰是上帝?」「耶和華。」「他做些什麼?」「他在天上,」約拿單說,「使萬事進行順利。」我父親不肯聽我說,但卻肯聽約拿單的話,約拿單能夠解答他的問題,因為我們一起讀過守望台社出版的《我的聖經故事書》。
我父親相信上帝。記得我在9歲左右已對上帝的存在發生疑問,父親帶我去外邊給我看一朵花。「花是從那裡來的?」他問,同時回答自己的問題:「只有上帝才能造它。」他解釋植物甚至有力量推開三合土生長!父親曾經十分努力使我相信上帝,但現時我的小兒子卻試圖幫助他認識耶和華和他的旨意,希望他能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特別在這樣的時候,我看著約拿單,想起『倘若我在五年前沒有去王國聚會所看那個幻燈演講,約拿單今日就不會在這裡了。』有時想到我曾經幾乎殺了兒子,就不禁悚然以驚。
1979年我前往以色列,希望看看聖經的地區。約拿單沒有同行——他太年幼,無法欣賞這樣的旅程。我回家之後希望有機會到以色列與自己的同胞分享曾經造益我的好消息。我看見以色列人那麼專心致志、辛勤工作去建設自己的家鄉。他們雖然那麼熱心,卻可惜受到錯誤的引導,因為他們已與耶和華疏遠了。旅遊歸來時我熱切祈求耶和華為我打開一條出路,使我能在以色列事奉他。
我繼續禱告了兩年。『最好有另一位全時間傳道的見證人與我同行,尤其是懂得希伯來文和能夠幫助我學習這種語言的!』後來在1981年我回到以色列,這次約拿單和我同行。我們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一組旅行團,探訪伯利恆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窗上掛著「耶和華見證人」牌子的旅遊車停泊在外面的街上。
有兩位女士看見牌子就進入王國聚會所。她們是耶和華見證人,偶然經過那裡,看見牌子就來探訪我們。其中一位是猶太籍女子,從荷蘭來以色列定居。她在別的城市以全時間為耶和華服務,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偶然來到伯利恆。她也希望有人與她同住,一起從事見證工作。「好的,」她欣然答允我的要求,「你和約拿單可以前來和我同住!」我的祈禱已蒙垂聽了!如今約拿單和我就住在那裡。
我多麼慶幸自殺不成,以及沒有在兒子出生之前就毀掉他!我尋求真理成功而改變生活,使我『脫去舊人,穿上新人』——這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歌羅西書3:9,10)我如今需要苦學一種難學的新語言,希伯來文,但同時繼續學習一種可喜的新語言,即西番雅書3:9所預言的:「那時,我心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
我的禱告如今已蒙答允。我享有以全時事奉耶和華的權利,與普世的耶和華見證人弟兄並肩工作。——外稿。
[第28頁的精選語句]
去崇拜上帝為什麼要付錢?
[第29頁的精選語句]
我的家庭生活不如理想,政治制度是這麼腐敗,染污損毀了地球,看來人已決定在一場核戰中毀滅自己!
[第29頁的精選語句]
我曾屢次企圖自殺——割腕、自刺、割喉——但這些企圖都不是決心的,結果呼救了事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我不再吸食大麻,不再流連酒吧,不再縱飲,不再偷竊
[第30頁的精選語句]
胎兒是活的、生長的、會動的!臂和腿逐漸生長,手指和足趾逐漸形成,不久他便會吮吸大拇指!這就是我打算殺死的生命嗎?
[第31頁的精選語句]
有人叩門,但來者不是我的丈夫而是警官。「發生了意外。你的丈夫遇難了」
[第31頁的精選語句]
他給我看一朵花。「只有上帝才能造它」
[第31頁的精選語句]
有時想到幾乎殺了自己的兒子,不禁悚然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