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不斷重演的嗎?
「巴士的監獄被包圍了!……鎖鍊折斷,大吊橋砰然一聲落下,有如雷響。……在地窖深處,七名囚犯聽到地震般的隆隆低吼;……舉世騷然的喧聲延續四小時;……[於是]人潮湧入,巴士的陷落!」
歷史家喀萊爾(Thomas Carlyle)以這樣的斷續句子描述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的開始。這場革命結束了一個時代。巴黎的巴士的監獄在囚禁受人遺忘的無辜之輩方面有悠久的歷史。它成為法國旁波王朝和貴族專政的虐政象徵。直至今日,巴士的被毀的7月14日仍是法國的獨立紀念日。
歐洲不少知識分子相信這場革命——以及令人熱血沸騰的戰鬥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乃是全人類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看來它應許要將人從壓迫解放出來,開始一個博愛與和平的新紀元。但法國大革命有實現這種烏托邦的夢想嗎?歷史說,沒有。
法國在1789-91年的全國大會中制定了一部志在使法國成為一個博愛的民主國家的憲法。大會在1791年解散,當時的氣氛是「自由終於實現了!」可是,打算將「開國元老們」的理想化成行動的新大會從開始就告分裂。巴黎全市不久又再充滿暴動和大屠殺而淪為無政府狀態。新政府把法皇路易十六世送上斷頭台,在羅伯斯比和其他的人指揮下實行恐怖統治。恐怖統治不但消滅了革命的「敵人」,同時也消滅了許多革命的「兒女」。
過了不久,較穩健的五人執政團代替了恐怖統治,隨後拿破崙崛起掌權。他在1802年被推舉為「終身執政者」。他後來宣布「法國需要世襲的統治者,」於是在1804年稱帝。「我惟獨憑著我所促成的恐懼去施行統治,」拿破崙在不多年之後說。
因此,在數年之間法國政府兜了個圈子又恢復原狀。不錯,甚至更富於諷刺性的,在拿破崙被迫退位之後,法皇路易十八世恢復旁波王朝。有人說,他們復位時既沒有學到什麼教訓,也沒有忘記什麼。
這僅是有些人視之為趨向的例證之一而已。歷史似乎是不斷重演的。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W. F. Hegel)說:「人民和政府絕沒有從歷史學到什麼教訓,也沒有實行從歷史推知的原則。」原因何在?他們沒有從歷史學到的教訓是什麼?我們個人能從這些教訓得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