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7 3/8 16-18頁
  • 我怎樣把事情告訴父母才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怎樣把事情告訴父母才好?
  • 警醒!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沒有人是完美的
  • 適當的時機
  • 「說實話」
  • 「你怎能夠做出這樣的事來?」
  • 為什麼父母不了解我?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我怎樣才能使父母給我多點自由?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我可以怎樣多了解自己的爸媽呢?
    警醒!2009年
  • 我怎樣才能贏得父母的尊重?
    警醒!198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7年
《警》87 3/8 16-18頁

青年人問……

我怎樣把事情告訴父母才好?

「我帶著低劣的考試成績回家,想告訴父母,但不敢開口,因為一說出來,他們就會對我大叫大喊。」——13歲的貝尼特。

作家貝爾(Ruth Bell)說:「少男少女經驗的一部分是,做起事來不經謹慎思索。但有時你會為自己招惹麻煩,在這樣的時候,你就希望獲得父母的諒解了。」可是,不論是成績低落,沒有依從父母的吩咐或發生嚴重的道德難題,告訴父母都不會是一件愉快的事。

你也許懼怕把壞消息告訴家人——尤其是牽涉到自己的失敗。想到要接受嚴密盤問也許會使你不寒而慄。18歲的威拉說:「我若對他們說些什麼,他們就會不停盤問,好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般。」你也許希望避免那無可避免的——也許令人難堪的——管教。但最糟的還是想到會令父母失望。正如年輕的文斯說:「我一向感覺到父母對我十分信任;這使我難於向他們開口,因為我不想令他們傷心。」

可是,壞消息傳得很快。你的家人很可能對你知道得這麼清楚,即使你極力隱瞞,他們也會猜度出發生了不對的事。因此,不告訴父母只是把必然發生的事延遲一點而已。(參看箴言28:13。)問題是,怎樣告訴父母才好呢?

沒有人是完美的

首先,要記得聖經對於犯錯有什麼說法:「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5:12)有些錯誤是出於無知,有些則出於疏忽大意。同時,無可否認,有時人的錯誤是明知故犯的。無論如何,犯錯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你對於從不認錯的人有什麼感覺呢?長遠來說,那人若有一天前來對你說,「對不起,我知道自己錯了,」你豈不會對這人另眼相看嗎?同樣,你的父母也許因你犯錯而不悅。但是你若肯謙卑地認錯,這也許會使他們息怒。

適當的時機

你在何時和用什麼方式把事情告訴父母,許多時對他們的反應有頗大影響。聖經談及「一句話在適當的時候說出。」(箴言25:11,新世;參看傳道書3:1,7。)不錯,你不想拖延下去。年輕的文斯說:「我發覺拖延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而已。」但是,如果可能,最好在家人心情較好而較樂於接納你的話時和他們談談。16歲的拉蒂亞說:「我從不在媽媽忙碌時對她談及這些事,因為在這樣的時候,她若非阻止我說下去便是感到惱怒。」15歲的凱利勸告說:「最好等待到父母的難題最少的時候,這樣你才不致為他們加增難題。」

什麼時候最適當呢?18歲的克里斯說:「我等到晚餐的時候告訴爸爸我想和他談談。」一位單親的兒子卻選擇另一個時間:「我和媽媽談話通常是在就寢之前;她那時心情較為輕鬆。她下班回家時總是十分緊張的。」

看準了適當時候就可以向父母提出話題。你也許可以先說一些話,例如,「爸爸媽媽,有些事情使我很煩惱。」如果找不著適當的時機,或者父母似乎忙到不加理會,那又如何呢?要了解。即使父母太忙而沒有留意到你有難題,這並非意味到他們不關心你。你也許可以說些話,例如,「我知道你們很忙,但有些事情真使我煩惱。我們可以談談嗎?」獲得他們的注意之後,你也許可以問:「你們曾做過一件事是你們羞於談論的嗎?」這等於告訴父母:(1)你把事情看得很認真,(2)這是一件你覺得難於啟齒的事,(3)你對發生了的事衷誠感到遺憾。

「說實話」

現在來到困難的部分了:把錯事向父母和盤托出。耶穌所說的一個比喻在這方面對我們有頗大幫助。我們在路加福音15:11-32讀到,某人的兒子有一天離家到外地享受獨立的生活。可是,這個浪子花天酒地,散盡了錢財。他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醒悟過來;他決定返回父家,希望受到接納。他怎樣行呢?他有對父親隱瞞錯事或企圖減輕自己的罪咎嗎?正相反,他開口就對父親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不錯,他低首下心,毫不裝假。他並不要求免受懲教;反之,他所求的只是寬恕。

父親有什麼反應呢?使兒子大感意外的是,他並沒有受到預料的懲戒。顯然父親確信兒子已誠心悔改而不必再施以懲教了!謙卑、誠實的態度也許可以同樣地幫助你的父母看出你已從錯誤學到教訓!但這並不意味到你能逃避管教。在有些事例上,嚴重的處罰是罪有應得的!聖經說:「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箴言29:15)因此對於管教要懷持合理的態度:「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希伯來書12:11。

聖經進一步勸我們要「說實話」。(以弗所書4:25)因此,雖然你也許想保留某些不愉快的細節,最好還是全盤說出。與家人談話應該使用他們能明白的字詞而非只有青年人才明白的特殊詞彙。對家人表示你信任他們。你希望事情獲得解決的誠意無疑會使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參看哥林多後書7:11。

「你怎能夠做出這樣的事來?」

當然,並非所有青少年都有基督徒父母。可是,即使父母已培養了聖靈的果子——例如「溫柔」和「自制」——他們對你的供認起初仍可能有強烈的反應。(加拉太書5:22,23)他們也許立刻感到傷心失望,尤其是過犯若相當嚴重的話。因此,你若受到感情激動的嚴詞責備,不必感到詫異或憤恨!無疑你若聽從他們在先的警告,就不致落入這樣的境地了。21歲的納森回憶說:「父母的情緒激動也許正是對你關懷的表現。」

不管有什麼事情發生,要保持冷靜。(箴言17:27)要聆聽父母的話和回答他們的詢問,不論他們問的是什麼。要接受他們認為必需的管教,記得詩篇執筆者大衛所說:「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詩篇141:5)要決心永不再犯這樣的過錯!

然而,這並不是你需要父母幫助和向你提出成熟忠告的最後一次。要習慣將細小的難題向父母吐露,這樣,在遇到巨大的難題時,你就不會害怕開誠布公地告訴父母了。

[第17頁的圖片]

要揀選父母心情較好而較樂於接納你的話時進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