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推銷員——你是個顧客嗎?
『吸煙的人聽過世上所有的警告,說吸煙會殺死你,我的想法也一樣。我認為吸煙會殺死人。我認為把煙吸入體內使自己受苦的人是傻瓜。我這輩子從沒有抽過一根煙。我憑它發了大財。我們立國的唯一方法是,把煙草售賣給世上其他的傻瓜。』——夏普(James Sharp),美國肯塔基州的長期煙草種植者,他的話載於《死亡販子——美國煙草業》一書,懷特(Larry C. White)著。
這番坦白的話說得淋漓盡致,但留下若干問題尚待解答。何以世上有超過10億的人吸煙?什麼誘使他們墨守一種人所共知的致死習慣?畢竟,煙草的故事在基本上與毒品的故事一樣——供與求的問題。如果市場無利可圖,供應就自然枯竭了。那麼,世人為什麼要吸煙呢?
癖好便是關鍵所在。尼古丁一經在體內立足,就需要每天經常吸入才行。癖好和習慣於是結了不解之緣。由習慣所形成的某些境況觸發了對香煙的渴求。例如早上起來或喝了早晨第一杯咖啡,午餐小飲之後,在工作壓力之下和社交應酬之際,或在消遣之餘,人都可能想抽支煙。許多看來微不足道的習慣均可以引發要吸煙的念頭。
何以要吸煙?
《儆醒!》代表訪問過若干從前吸煙的人,試圖了解吸煙的動機。例如,50多歲的雷爾從前是個美國海軍官佐。他解釋說:『我開始吸煙時年僅9歲,12歲時癮已頗深。記得我曾為了吸煙而被童軍革除會籍。』
《儆醒!》代表:『究竟什麼令你對吸煙發生興趣呢?』
雷爾:『我認為是大男人主義作祟。你知道,吸煙被視為男子氣概的表現。我記得當時的廣告刊出消防員和警察在抽煙。後來我投入海軍,我在航行方面的工作壓力頗大,我覺得抽煙有助於消除緊張。
『我以前每天大約吸煙一包半(30支),一天的開始不可無煙。當然,我吸入煙氣。若不吸入煙氣,其實就無謂抽煙了。』
比爾是紐約的一位專業藝術家,年紀大約50多歲,他的故事也大同小異:
『我13歲就開始吸煙。我希望自己像大人模樣。我一旦吸上了癮,就無法停止了。事實上,我上床休息時若發現家裡沒有香煙,便會再次披上衣服,不管天氣怎樣,都出外買一包煙準備明天之用。我每天抽煙一包至兩包。我承認自己是個煙民。我也是個酒徒。兩者看來十分配合,特別在我時常流連其間的酒吧裡,情形更是這樣。』
艾美是個性情開朗的青年女子,她在12歲時就開始吸煙。她說:『起初是由於同輩的壓力。後來我在15歲時父親去世,這種緊張使我煙癮更深。稍年長時我又受到廣告宣傳所影響,尤其是「寶貝,你已今非昔比了。」這句話。我是個職業女性,正在作見習外科護士。不久我已一日吸煙三包。最喜愛的吸煙時間是在晚餐之後或在聽電話的時候;這種機會倒是不少的。』她有留意到任何不利的影響嗎?『我早上有咳嗽和頭痛,身體不再健康了。在我居住的大廈,只是爬上樓梯到我的住所,就令我氣喘了。我那時僅是19歲而已!』
哈利以前是海軍飛行員,如今已60開外,他在大蕭條的時代,當他5歲時已開始吸煙了!他為什麼要吸煙呢?『在我的家鄉南達科他州的阿伯丁,個個孩子都吸煙。你若吸煙,你就是硬漢。』
哈利對吸煙的原因直言不諱。『對我來說,吸煙是純粹的樂趣。我把煙深深吸入肺裡,留住不放。然後慢慢噴出煙圈。我達到了沒有香煙就活不下去的程度。每日都要吸一支煙來開始和結束。在海軍工作時,我每天抽煙兩三包,每月共計一箱。』
比爾、雷爾、艾美、哈利都已戒了煙,此外還有千百萬人——只在美國一地就有4,300萬人——放棄吸煙。但煙草推銷員卻鍥而不舍。他們不斷開闢新的市場。
你是攻擊目標嗎?
由於工業國家有許多男性煙民紛紛放棄吸煙,此外煙草商也由於自然的死亡和吸煙所促成的死亡而失去許多顧客,他們遂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在有些事例上,他們改變了宣傳策略去維持銷路。贊助體育事件,例如網球和哥爾夫球比賽,據稱都是給予吸煙一個清潔形象的有效方法。另一項策略調整是在市場方面轉移目標。你是他們心目中的顧客嗎?
第一號目標:婦女。在過去數十年有少數婦女一直抽煙,她們深受一些電影女星——例如哥羅莉亞·史璜遜——的榜樣所影響。這位女星在1917年她18歲時就已抽煙。事實上,她第一次當選作女主角的原因正如導演所解釋:『你的髮式、你的面型和坐的姿勢、吸煙的姿勢……正合我的理想。』
1940年代的影星羅蓮·柏歌和她那煙不離手的丈夫堪富利·博加時常一同演出,也為吸煙立下富於魅力的形象。在香煙市場上,婦女方面一向比男子落後。在癌症統計方面也一樣。但現在婦女正迎頭趕上——在抽煙和肺癌方面莫不皆然。
近年來煙草廣告出現了一種新趨勢,部分是由婦女在社會上所擔任的競爭角色與煙草廣告的微妙影響共同促成的。廣告傳給婦女的信息是什麼呢?出產多種牌子香煙的煙草商莫里斯(Philip Morris)公司推出『弗吉尼亞苗條』牌的香煙便以現代婦女為目標。他們的口號曾吸引了艾美:『寶貝,你已今非昔比了。』廣告所描繪的形象是一個世故的現代女性,指間夾著一支香煙。可是,有些婦女必須自問一下,她們今非昔比究竟將她們帶到什麼地步。以往兩年來,婦女死於肺癌的比率已比乳癌為高。
另一個牌子的香煙則向婦女廉價推銷:『每包有5支免費!』『每箱有50支免費!』有些婦女雜誌甚至送出免費香煙的贈券!
性也是使香煙看似富於魅力的另一簡易方法。某個牌子邀請人:『尋得多點樂趣』。信息包括一項徵求,說:『徵求——修長、黧黑的陌生人共享永久關係。應徵者必須外貌漂亮、品味高尚、署名,熱心尋求滿足的煙癮者。』香煙於是出之以『修長』的形式,煙包作深色。狡詐的雙關暗示?
與時尚有關的東西也是用來對付婦女的另一手段。某個牌子的香煙自稱是『聖羅蘭款式和品味的典型』。另一種餌子則用來引誘關心體重的婦女。廣告登出體態苗條的模特兒照片,並將香煙界定為『極度輕盈——最輕盈的一款』。
香煙製造商為什麼要以世上的婦女為推銷目標呢?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一個明顯的線索,指出據估計『在發展中諸國,吸煙的男子超過百分之50,但吸煙的婦女只佔百分之5;比較之下,工業世界的抽煙者男女均佔百分之30左右。』那裡有廣大的市場可以弋利,別人在健康方面最後要付出什麼代價就只好不顧了。煙草推銷員在這方面相當成功。據《紐約時報》說,美國衛生局長在1989年1月發表的報告聲稱「兒童,特別是女孩,在較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吸煙,」其中包括許多小學生在內。另一項資料來源則說,在美國,近年來十餘歲少女吸煙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40。可是,疾病和死亡推銷員的目標不僅是婦女而已。
種族目標
懷特在他所著的《死亡販子——美國煙草業》一書中說:『黑人是煙草製造業的大好市場。美國國立健康統計中心所透露,1986年[美國]黑人抽煙比白人抽煙的百分率更高。……黑人吸煙的百分率高於白人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黑人是香煙推銷的特別目標。』為什麼他們是特別目標呢?據《華爾街日報》說,『這群人在戒煙能力方面比一般居民落後。』因此,黑人顧客往往是「至死方休」的『忠貞』顧客。
煙草公司怎樣集中精力對黑人發動宣傳呢?作家懷特聲稱:『煙草公司在以黑人為對象的雜誌上大登廣告,例如《黑檀》月刊、《黑玉》週刊和《精髓》雜誌等。1985年,煙草公司只在《黑檀》週刊所花的廣告費已達330萬美元。』一間煙草公司每年主辦一次以黑人婦女為對象的時裝表演,在場有免費香煙派發。另一間香煙公司定期主辦爵士音樂節,並且繼續支持受黑人歡迎的音樂節。黑人是個多特別的目標呢?莫里斯公司的代言人聲稱:『黑人市場十分重要。這個市場的購買力很強。』
可是,在煙草業巨子看來,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市場存在——不光是某個種族或群體而是整個國家!
[第7頁的精選語句]
『一煙在手猶如有個朋友』
[第9頁的附欄]
吸煙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據《麥克萊恩》月刊報導,加拿大在近期有一宗病例強調與吸煙有關的另一種疾病。羅傑·佩龍13歲就開始吸煙。到了27歲,他患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一條腿要從膝部以下切除。他受到警告,如果繼續吸煙,病就可能再度發作。《麥克萊恩》報導說:『佩龍不理會警告,在1983年,醫生不得不切除他的另一條腿。此後,佩龍……終於戒了煙。』如今,他起訴一間煙草公司,要求賠償損失。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什麼呢?這種病『許多時發生在吸煙的男人身上。病的特色是動脈、靜脈和神經均有發炎反應,由於白血球不能透過血管以致血管壁加厚。最初的症狀通常是,足趾或手指呈淺藍色,受影響的肢體覺冷。既然神經也在發炎,病人可能感到劇痛,受神經所控制的小血管發生收縮現象。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也許使雙足雖然覺冷,卻汗出如瀋。……局部缺血的潰瘍和壞疽乃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逐漸加深時的普通併發症。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病因未為人知,但既然它多數發生在吸煙的青年男子身上,醫生遂認為這是對煙裡某些物質的反應。最重要的療法是戒煙。』——《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全面家庭醫學指南》。
[第9頁的附欄]
吸煙與心臟病突發
「雖然大多數人熟知吸煙與肺癌和其他肺部疾患之間的關係,但許多人依然未知吸煙也是心臟病突發的主要誘因之一。事實上,……美國衛生局長在關於吸煙與健康的報告中估計,每年有22萬5,000美國人死於直接與吸煙有關的心血管疾病——比吸煙所導致的癌症和肺部疾患死者總數還多。
『煙民許多時問,低焦油、低尼古丁的香煙能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答案看來是「不能」。事實上,有些濾嘴香煙在抽吸時反而增加一氧化碳的數量,對心臟的影響比沒有濾嘴的香煙更甚。』(楷書自排。)——《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全面家庭醫學指南》。
[第8頁的圖片]
煙草廣告正以婦女為目標,並且節節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