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7/8 5-7頁
  • 究竟難題是什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究竟難題是什麼?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溝通終止
  • 你的榜樣可以改善情況
  • 「令我們的人生增添姿彩」
  • 懷著愛心共同生活
    警醒!1995年
  • 我怎樣才能跟祖父母融洽相處呢?
    警醒!2001年
  • 我為什麼該更熟悉祖父母?
    警醒!2001年
  • 為人祖父母的苦與樂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7/8 5-7頁

究竟難題是什麼?

祖父母和兒孫三代,年歲相差只不過數十年,但在思想和心態方面,卻有天淵之別。

做祖父母的,許多都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可怖歲月,也體驗過大戰所引致的嚴重後果。到了60年代,抗議示威蔚然成風,經濟再度蓬勃發展。在這段期間,他們的子女大概尚屬年幼。時至今天,他們的孫兒女卻生活在一個毫無價值觀念的世界裡。現今社會潮流迅速改變,大眾所景仰的對象也不停轉變;有鑑於此,上一代的人生經驗也不一定為下一代所認同和領受。關於待人接物,老一輩和年輕一輩都有所欠缺,以致代與代之間未能和衷共濟、互相尊重。他們到底缺少了什麼?

祖父母許多時都懷著善意,干涉已婚子女的家庭事務,若非不滿他們對孫兒女過分嚴格,就是埋怨他們疏於管教。另一方面,西班牙一句諺語說得不錯:「祖父祖母施管教,溺愛孫兒難奏效」,因為一般祖父母都會縱容孫子孫女。他們所以插手干預,可能是因為很想兒女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轍;他們通過親身經歷,可以清楚看出兒女正犯同樣的錯誤。不過,他們往往失去平衡,因為老人家沒有體會到,子女一旦成家立室,兩代之間的關係就改變了;他們也未能重新調整自己跟已婚子女的關係。兒女由於渴望自立已久,所以婚後就很難忍受父母干涉自己的家庭事務。他們既已自食其力,就不願父母侵犯自作決定的權利。孫兒女則自以為無所不知,對任何規條都忿忿不平,他們也許認為祖父母跟現實生活脫節了。在當今社會,祖父母看來已不再受兒孫歡迎。他們的人生經驗往往給後輩忽視了。

溝通終止

即使祖父母跟兒女同住,但由於彼此缺乏諒解,有時兩代之間會存有不可逾越的藩籬。祖父母要是年邁力衰,就更需要家人關懷和照顧,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就在這時候由於上述的難題而得不著所需的照顧。人不一定要孤身獨處才會感到寂寞。溝通一旦終止,兒孫又沒有給予他們尊重和愛戴,反以傲慢急躁的態度相待,祖父母就會大感失望,因為家人沒有把他們當作親人看待。在內心深處,他們愴痛萬分。教育家賈科莫·達昆諾寫道:「最近有人把家人彼此相愛比作一輛過時的老式汽車,但對老人家來說,最有效的藥物莫過於家人的愛戴。富於了解的面部表情、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言詞,以及溫柔的撫慰比任何藥物更有療效。」——《步入老年的自由》。

你的榜樣可以改善情況

鑑於家人彼此不和,而且情況日趨嚴重,家庭關係變得十分緊張,老一代和年輕一代經常互相抱怨。情形也許是這樣:無論家中一位成員怎樣做,另一位成員總會諸多批評。但不良的後果卻會波及全家。兒女不但目睹雙親怎樣對待祖父母,同時也注意到老人家的反應。老一輩雖然多半默默忍受,孫兒女卻由於耳濡目染,印象終生難忘。久而久之,孫兒女日後的行為模式就受到薰染。既然雙親這樣惡待祖父母,他們長大之後,很可能也會照樣惡待自己的雙親。人不得不承認以下的聖經原則是千真萬確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

孫兒女一旦看見父母以傲慢無禮的態度對待祖父母,例如肆意譏嘲,無禮地示意他們閉口不言,甚或欺壓他們等,到雙親年老的時候,孫兒女可能會還以同樣的待遇。僅是把祖父母的相片放在餐具櫃上的框架裡是不足夠的,他們須要親身感受到兒孫的尊重和愛戴。要不然,有朝一日,孫兒女也會以同一方式對待自己的父母。據說祖父母遭受虐待的現象正日益普遍。歐洲有些國家設立了老人求助熱線,替遭受虐待的老人家出面干涉。這樣的服務跟已經實施的虐兒支援熱線類似。

自私、驕傲和缺乏愛心等因素不但使代與代之間的誤會加深,還會使彼此間的關係惡化。因此,越來越多人設法把祖父母送進養老院,以求擺脫這個沉重的包袱。為了免去照顧老人家的煩惱,有些兒孫甚至不惜花費大量金錢,把他們安置在設備先進的專科療養院裡。另一些兒孫則把祖父母送往美國佛羅里達州或加利福尼亞州的老人社區。雖然區內的超級市場和娛樂場所不知凡幾,祖父母所缺少的卻是家人的親切微笑和撫慰,他們也渴望抱抱孫子孫女。尤其是在度假期間,許多人都尋找「臨時安置」爺爺奶奶的地方。在印度,老人家所遭受的惡劣待遇有時還會變本加厲,兒孫把祖父母撇下,不顧而去,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家人如果想相處融洽,就非克服重重困難不可;然而,夫妻一旦離異,相處的難題就會變得越發棘手。在英國,雙親仍然和諧共處的家庭只佔總數的四分之一。然而,普世的離婚率正不斷上升。美國每年有一百多萬宗離婚案。因此,叫祖父母感到意外的是,他們不但要面對兒女的婚姻危機,同時也要承受這件事所引起的後果,就是祖孫關係從此經歷重大改變。老人家每逢跟前任女婿或媳婦來往,都少不免會侷促不安。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難題:據意大利《衛生郵報》報導,要是「兒女因再婚而成為繼父繼母」,老人家就要應付「突如其來的『額外』孫兒女」了。

「令我們的人生增添姿彩」

然而,無論祖父母是否和家人同住,兒孫要是跟他們親密無間的話,對三代都會大有造益。日本福井縣一位名叫涼子的祖母說:「為兒孫做點事情,就足以令我們的人生增添姿彩。」《衛生郵報》出版的研究結果顯示,「祖孫如果有幸水乳交融,不但孩子,就是整家人都會得益不淺。」

個人的差異、代溝和與生俱來的自私傾向都對家庭關係產生有害的影響,我們可以怎樣把這些難題一一克服呢?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個題目。

[第6頁的精選語句]

「人害怕衰老,是因為老來無人傾聽。」——艾伯特·加繆,法國小說家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