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見過綠閃光?
夕陽西下,目送又一天快將逝去,漫天落霞令人多麼陶醉!斜陽的餘暉穿過地球大氣,把天空染得燦爛繽紛。這個壯麗無比的景象還會出現一個奇觀,稱為綠閃光。倘若一切環境因素都配合得宜,日落的最後一刻便會驟然出現翡翠般的碧光。據說較為罕見的藍閃光甚至更美麗。
什麼促成這些瑰麗的閃光?何以它們轉瞬即逝,曇花一現?這樣的閃光何以這麼罕見呢?若要知道答案,我們必須首先對陽光和地球大氣之間的交互作用,獲得基本的了解。
到達地球的陽光包含彩虹各種顏色。陽光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時,大氣層就彷彿是個巨型的稜鏡,把光線散射開去。光波的散射程度則視乎它的波長是怎樣而定。
藍光波的波長較短,以致在大氣層中散射得最廣。因此,倘若烈日當空,天氣晴朗,天空便會一片蔚藍。然而,太陽若接近地平線,例如在日落時分,陽光便要在大氣層經過較長的距離,才到達我們的眼睛。這時,高度散射的藍光便不能到達我們這裡。然而,波長較長的光線,例如紅光,卻能較輕易穿過稠密的大氣層。結果,夕陽西下時,天空便呈現一片通紅。a
可是,在若干情況下,日落時卻會出現綠閃光或藍閃光。為什麼呢?原來太陽的上邊緣向地平線下沉時,陽光便會分散出光譜各色,就像彩虹一樣。那時,紅光便在光譜中的底層,藍光則在頂端。隨著太陽繼續下沉,紅光終於降至地平線下,藍光卻通常被大氣層散射開去。就在這剎那,可見光的最後餘暉便會化成碧光一閃。為什麼是綠色的呢?因為白光的一種基本顏色是綠色。
空氣若受到嚴重污染,綠閃光便甚少出現;至於藍閃光,惟有在萬里無雲的天空,同時有足夠的藍光穿過大氣層,天際才會閃出一抹碧藍。
[腳注]
a 若要獲得更多有關日落的資料,請參看《儆醒!》1988年7月8日刊,第24頁。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Sunset: ©Pekka Parviainen/SPL/Photo Resear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