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受破壞,健康受威脅
最近,世界資源學會的沃爾特·里德博士對聯合國廣播電台指出,人類正大規模破壞全球的生態系統,他們「擾亂生態的循環而造成明顯的破壞」。里德博士認為,環境一旦遭受破壞,全人類的健康就必然受到威脅。聯合國出版的雜誌《我們這行星》所引述的《世界資源1998-1999》一書,列舉一些威脅人們健康的事例。請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 不少呼吸系統的傳染病,都跟室內和室外的空氣污染有關。這些傳染病每年引致差不多四百萬兒童死亡。
□ 缺乏清潔的食水及惡劣的衛生情況,都會令患腹瀉病的人數大幅增加,每年更奪去300萬兒童的生命。例如,很久以前霍亂在拉丁美洲已絕跡。但這個病竟然捲土重來,單在1997年已經把1萬1000人殺死。
據報在一些最貧窮的地區中,每天有超過3萬名兒童死於跟環境有關的疾病。試想想,一年中每天有3萬人死亡,這個人數足以把75架大型珍寶客機坐得滿滿的。
可是,不僅發展中國家才面對人民健康受環境威脅的問題。《我們這行星》寫道:「在歐洲人和北美洲人當中,有一億多人仍然暴露在有害的空氣之下」,促使哮喘病者的人數急劇上升。同時,由於愈來愈多人到世界各地旅遊和經商,結果有差不多三十種新傳染病在發達國家出現。此外,該雜誌更報導一些已受控制的疾病「再度肆虐」。
可悲的是,其實我們現有的醫療和科技已經可以防治大部分由環境引致的疾病,而且成本也很合算。例如,只要有清潔的食水、適當的衛生設施,人人的健康都可以顯著地改善。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花費多少呢?聯合國廣播電台指出,根據聯合國的《1998年人類發展報告》,要為全世界的人提供清潔的食水和適當的衛生設施,需要花110億美元。不過,歐洲人每年吃冰淇淋的錢還不止這個數目呢!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Photo: Casas, Godo-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