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花的名字是怎樣來的?
苦情花所比喻的是哪一種苦情呢?當然不是指男女間哀怨纏綿之情。
西番蓮(passionflower,意譯就是苦情花)名字的由來得追溯到16世紀。當時,有些天主教教士第一次看到這種花,覺得花的某些部分教人想起耶穌基督的受難和死亡來,於是給花卉起了這個名字。你要是仔細看看插圖,大概就能明白箇中的原因了。教士們認為,西番蓮的五片花瓣和五塊跟花瓣相似的萼片,好像耶穌受難時陪伴在旁的十個忠心使徒。(為了跟「十」這個數字吻合,他們索性剔除了叛徒猶大,也不把三次不認耶穌的彼得包括在內。)花瓣上像髮絲一般的副花冠,赫然就是基督頭上的荊棘冠冕。五個雄蕊(生產花粉的雄性結構部分)彷彿耶穌的五道傷痕。三條花柱從子房長出,花柱末端的柱頭又像一顆鈕扣,令花柱看來活像把耶穌釘在苦刑柱上的大頭釘子一般。這群教士的想像力可真豐富呢!
教士們是在拉丁美洲發現這種美麗的花朵的。今天,世上不少地方都種植了西番蓮;在許多植物公園裡,都不難找著它的蹤影。花的直徑由13毫米至150毫米不等,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西番蓮大約有四百個不同品種,一般都生長在氣候較暖和的地區。另外,有些西番蓮也會結出可吃的果子,而味道要不是帶點酸,就是相當的甜。這類果子也可用來製造果汁、果子醬或甚至冰淇淋。大果西番蓮的外形像葫蘆,重量可達3.5公斤。
你大概也看出,花兒的背後原來是大有文章的,而世上的被子植物或有花植物更差不多有25萬種那麼多!對愛好花卉、園藝學的人來說,現在可又多一個要鑽研的課題了。
[第24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萼片
副花冠
花瓣
花柱
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