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拿俄米和路得
她們患難與共
拿俄米接二連三地遭受打擊,她的心都碎了。她跟家人本來住在伯利恆。早些年以色列鬧饑荒,她丈夫決定舉家搬遷到摩押。後來,拿俄米的丈夫去世了,把她和兩個兒子留在異國他鄉。兒子們長大後,都娶了不崇拜上帝的摩押女孩。沒想到大約十年過後,她的兩個兒子也死了,而且都沒有孩子。拿俄米現在既沒了丈夫,又失去了兒子,更不可能有孫子了。
拿俄米覺得摩押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她留戀的了,於是決定回到故鄉伯利恆。返鄉的路程大約需要一個星期。兒媳婦路得和俄珥巴也決定陪她一起回去。可是,拿俄米在路上左思右想,還是覺得於心不忍,要是兩個兒媳跟著她回去,可能就要守寡一輩子了。想到這兒,她鼓起勇氣,打算自己回去,就勸她們回娘家。俄珥巴和路得都捨不得婆婆,痛哭起來。後來,俄珥巴走了,路得卻堅持要留下來。
路得對拿俄米說:「不要勸我離開你,丟下你不管。你去哪裡,我也去哪裡;你在哪裡過夜,我也在哪裡過夜。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死在哪裡,我也要死在哪裡,葬在哪裡。」這位忠貞、勇敢的外族女子早就下定決心,要跟拿俄米一起崇拜耶和華了。
兩個相依為命的寡婦在耶和華的子民中找到了歸宿
就這樣,路得離開了家鄉、親戚,撇下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跟拿俄米一起到了以色列的伯利恆。她們一到,有些婦女就驚訝地說拿俄米變化太大了,差點沒認出來。拿俄米哀嘆說耶和華奪走了她的一切,使她吃盡苦頭,空空地回來。路得為婆婆付出了這麼多,聽到這番話,心裡有沒有覺得不是滋味呢?看來沒有。聖經沒有說路得開始生氣或抱怨,只是說她為了養活自己和婆婆,很快就去田裡撿麥穗。
路得在田裡辛勤工作的時候,有一個人注意到了她。這個人叫波阿斯,是喇合的兒子。波阿斯敬畏上帝,很富有,剛好是那塊田地的主人。他向人打聽路得的來歷,知道路得無私地照顧婆婆,就稱讚她對耶和華很有信心,還說耶和華肯定會照顧她們婆媳倆。波阿斯還吩咐手下的年輕人不要欺負路得。
那天晚上,拿俄米知道波阿斯善待路得後十分高興,心想:波阿斯有沒有可能娶路得呢?因為波阿斯是拿俄米丈夫的親戚,而根據上帝給以色列人的法律,像路得這樣的年輕寡婦,是有權跟男方的某個親戚再婚的。她再婚後生下的兒子會歸亡夫名下,讓這個家族有人傳宗接代、繼承家業。(申命記25:5,6)一段時間後,拿俄米詳細地告訴路得該怎麼做。
路得聽到拿俄米要她做的事,可能覺得有點奇怪,也很尷尬,但還是這麼做了。她傍晚去了脫穀場,等收割的人都在麥堆旁睡著了,就躡手躡腳地靠近波阿斯,掀開他腳上的被子,躺在那裡。半夜,波阿斯醒了,路得求波阿斯按照上帝的法律購贖她。當時路得很緊張,波阿斯看出她有勇氣這麼做,肯定是因為很愛上帝也很愛婆婆。波阿斯很感動,於是答應娶路得,但有些事需要先處理好。
第二天,波阿斯去找伯利恆的長老們,把事情都辦妥了。後來他娶了路得,生了一個兒子,叫俄備得。拿俄米肯定很疼愛這個孫子。俄備得是大衛王的祖父。一千多年後,彌賽亞也誕生於這個家族。(馬太福音1:5,6,16)拿俄米和路得勇敢地面對患難,得到了多麼大的獎賞!
讀讀相關經文:
想一想:
為什麼說拿俄米和路得都很勇敢?
一起挖寶藏
1.以色列人的法律允許窮人撿麥穗,為什麼這在古代的中東(近東)是獨一無二的?(《榜樣》39頁23段的腳注)圖A
圖A
圖A
2.為什麼說路得躺在波阿斯腳邊並不是不檢點的行為?(《榜樣》47頁17-18段)
3.波阿斯叫路得「女兒」,這說明他是個怎樣的人?(路得記2:8;《守》2016.11刊3頁)
4.為什麼說,波阿斯很無私,而「某某某」卻很自私?(《守》2023.03刊14頁)圖B
圖B
學以致用
路得很勤勞,也很有感恩之心。要是我們有經濟壓力,可以怎樣向她學習?圖C
圖C
拿俄米很痛苦的時候,路得跟她共患難。要是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或者想鼓勵別人,可以從她們的榜樣學到什麼?
你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學習拿俄米和路得的勇氣?
放眼全局
關於耶和華,我從拿俄米和路得的經歷學到什麼?
這個記載跟上帝對地球和人類的旨意有什麼關係?
拿俄米和路得復活後,我想問她們什麼問題?
了解更多
關於忠貞之愛,我們從路得記學到什麼?怎麼把學到的用出來?
跟家人一起看漫畫,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