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個大丈夫——負起責任來
「一個壞作家責怪他的筆」這句諺語指出了人類喜歡推卸責任和掩飾過失的共同弱點。在這方面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應該努力養成男子的氣概,「要作大丈夫。」雖然在遭遇困難時朋友能夠幫助我們負起重擔,但在責任或過失方面則「各人必[須]擔當自己的擔子。」——哥林多前書16:13;加拉太書6:2,5。
我們在受到責備時為了推卸責任而作的企圖往往好像亞倫有一次所作的事一樣沒有理由,並且顯露出自己的昏亂糊塗。當摩西在西乃山上逗留四十天的時候,百姓逐漸變得焦躁不耐而想恢復他們在埃及時所作的偶像崇拜。他們將珍寶金銀都拿來給亞倫,請他為他們鑄造一個偶像。聖經的記載很清楚地說亞倫就「從他們手裡接過[金子]來,鑄了一隻牛犢,用雕刻的器具作成。」——出埃及記32:4。
當摩西從出上下來見到人民所作的事而憤懇地責問亞倫時,亞倫有沒有毅然承當他在這件事上所負有責任呢?他並沒有。他企圖推卸犯過的責任而對摩西說:「我把[民眾給我的]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顯然他以為摩西會相信這樣的無稽之談!有什麼會比這樣的理由更荒謬呢?不錯,當我們企圖推卸責任或為自己申辯而提出藉口時,它們往牲會和亞倫所提出的一樣無理!——出埃及記32:22,24。
我們之企圖避免別人責怪也許是由於一時的糊塗,但我們若想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們的心地便很可能有點不妥了,因為這樣行顯出我們的心是驕傲,不忠實和自私的。這樣行乃是跟從人類的始祖遺傳下來的墮落傾向。亞當並沒有毅然擔當起犯罪的責任,承認自己吃了禁果而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反之他企圖推卸責任而責怪別人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不錯,為什麼要怪我呢?如果你沒有給我那個女人,如果她沒有將禁果遞給我,我就絕對不會吃它了!夏娃也跟從亞當的壞榜樣。她亦不想負起犯過的責任,因此也企圖將它推到別人頭上:「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由於他們的推卸罪責,亞當和夏娃表明他們並沒有悔過,因此不配獲得任何仁慈的寬恕。——創世記3:12,13。
掃羅王至少有兩次表現出同樣的壞心腸。當撒母耳責備他不該妄自獻燔祭時,掃羅所作的藉口是:「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我就勉強獻上燔祭。」他提出三個理由,但它們在耶和華的眼中卻都不能成為理由。——撒母耳記上13:11-13。
另一次上帝吩咐掃羅王將一切亞瑪力人和他們的牲畜完全殲滅,但他都沒有遵行。當撒母耳向掃羅指出他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時,掃羅回答說:「因為他們[百姓]愛惜上好的牛羊,」「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他甚至還堅持說:「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當撒母耳提醒他,「聽命勝於獻祭」時,他終於承認,「[我]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不過他仍然責怪百姓說,「因為我懼怕百姓,[就]聽從他們的話。」可是掃羅亦沒有將亞甲王處死,而這件事他便絕不能怪百姓了!掃羅的悲慘下場可以給一切經常拒絕承擔罪責而將其推在別人身上的懦夫作一個鑑戒。——撒母耳記上15:13-33。
大衛王和使徒彼得的行徑卻是多麼不同!他們也曾數次犯了嚴重的錯誤,但他們卻毅然負起罪責來。當大衛統計百姓中能夠使用武器的人的數目以致引起耶和華的憤怒時,大衛並沒有推卸責任或轉怪別人。他祈求說:「吩咐數點百姓的不是我麼?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作了什麼呢?願耶和華我上帝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擊你的民,降瘟疫與他們。」——歷代志上21:17。
同樣地當大衛在竊佔烏利亞的妻子的事上犯了罪時,他並沒有責怪拔示巴或當時的環境,反之他謙卑地認罪說:「我得罪耶和華了。」詩篇第五十一篇將大衛痛心悔改的誠意表明得很清楚,而這篇詩同時為以後一切因為一時失去自制而犯罪的上帝忠僕帶來多麼大的安慰!我們可以見到大衛並不像亞當一樣將罪責推在女人身上,因為他在所有的兒子中揀選了拔示巴的兒子所羅門作為在他之後承權耶和華的寶座的君王。——撒母耳記下11:4;12:13;列王紀上1:17。
使徒彼得也表現出同樣良好而正確的態度。當他三次否認主耶穌之後,他有沒有為自己申辯或責怪別人呢?絕沒有,反之,他謙卑而衷心懺悔地「出去痛哭。」——路加福音22:62。
如果我們像亞倫一樣在這方面有弱點的話,我們就應該留意努力將其克服,否則我們便會變成好像亞當,夏娃和掃羅王一樣。要記得,企圖將罪責推到環境或別人身上都是自私,道德軟弱,驕傲或不忠實的表現。我們若謹慎防衛自己的心,則雖然我們有許多弱點,我們仍然能夠取悅上帝:「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因此,你應該做一個大丈夫!要像大衛,彼得一樣負起責任來!——箴言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