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誠實仍然受人賞識
● 非洲的桑比亞每年均舉行為期六天的貿易會。四年來的會場門票均由耶和華見證人主理。 為什麼呢?
桑比亞《時報》的一篇文章說貿易會在以往曾任用其他組織的人主理,但他們「對誠實毫不重視」。門票收入的不足之數高達400至500「貴查」(約等於615至769美元。為了說明見證人的誠實,文章聲稱本年6日的門票收入不足之數只有「驚人的40n[約等於美金62仙。]」
電腦「聰明」到什麼程度?
● 現代電腦能以驚人速度處理數學難題。他們能在「記憶庫」裡貯存大量資料。約在20年之前,科學家預言由電腦控制的自動機器將會革新人類社會,在增加生產方面代替億萬工人。有些人更預見未來的電腦會比人的「思想」更好,甚至能代替人類政府。事實究竟如何呢?
在1974年8月刊的《大西洋》雜誌中,科學記者表明1960年代的生產率與1950年代並無分別, 儘管加添了差不多900,000具電腦。
至於電腦的「思想」,那些提倡這種主張的人顯然故意不理會人類在預備「資料」(數字和事實)放入電腦以及「編排程序」去指示電腦如何處理資料方面所花的時間和努力。程序中若有些少差池便可能意味到一切複雜的工作必須重頭再做以期使電腦正確地發揮作用。作家哈古特指出電腦機械式的作用並無「智力」在內,說:「無論智力還含有其他什麼意思,它無疑暗示到一種與真實世界有關,能追求某項目的或最低限度運用些少自然經驗的能力在內。」
關於電腦能力的有限,一個典型例子是有些郵局所用的自動地區編號揀信機。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最複雜的機器(價值800,000美元)只能成功的處理百分之9.5的郵件。
1974年五月份的「今日心理學」引述另一個例證。一間公司運用以下的句子去試探電腦「明白」語言的能力:「湯姆剛收到一套新字模。他打開盒子時看見占美入來。」然後向電腦提出個問題:「誰在打開盒子?盒子裡面有些什麼?什麼人入來?」該篇文章說:「雖然任何一年級學生都能輕易地答覆這些問題,電腦卻覺得很難。」需要人將資料以更簡單、更明顯的方式傳給它。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倘若現代科學尚且無法使機器產生智力,那麼進化論所憑藉的盲目機遇又怎能使人產生智力呢?
主日學的衰落……
● 在加拿大,主日學的參加人數在過去十年來一直「慘」跌。多倫多的《星報》報導下跌的總數接近百分之50,有些主流教會的下降幅度甚至更大。聯合教會在1962年有648,354名兒童參加。1972年的數字降至293,900名。長老會主日 人學人數從1963年的109,864人降至1973年的63,362人。
多倫多的英國教會主教嘉士和斐說:「除非基督徒父母開始親自教導兒女,基督教將不會傳到下一代。正如我們所知,主日學正在消逝中。」
有些宗教團體報導主日學的參加人數增加,但他們大多數藉著以汽車接送兒童,舉行參加人數紀錄競賽或在主日學前舉行運動遊戲等方法而獲致增加的。
聖經絕不主張將兒童與成年人分開放在主日學裡。反之聖經表明父母本身有責任「以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教養兒女,並與兒女一同參加小組的聚會。——申命記6:4-7;31:12,13;以弗所書6:4;馬太福音15: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