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的喜樂場合
一九八五年三月三日是個雙重的喜樂場合,特別對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78屆的42個學生來說。該日不但有畢業禮舉行,這件事本身已是喜樂的充分理由,同時也是社方首次在新的布洛克林大會堂——僅在前一天才舉行呈獻禮——舉行基列畢業典禮。
早上十時,大會堂裡2,400個座位已經坐滿了人,包括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家人、朋友以及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全部成員;這也是多年來的首次。場內充滿了興奮的氣氛,一般人的談話均集中在大會堂裝修得美輪美奐一事上。顯然人人都將內心的喜樂和感激盡量表達出來。
到了上午十時,當日的主席傑拉斯請聽眾肅靜。他很簡單地說:「能夠在這裡真是好極了,豈不是嗎?」他的話引起了如雷的掌聲。顯然聽眾與他有同感。
看來當日的講者都想到快樂這個問題。治理機構的成員甘格斯談及「在海外傳道工作上享有快樂——方法如何?」他告訴畢業的學生們,正如耶和華在以往任用天使,「耶和華會用你們將人從撒但的牢獄中拯救出來。」試想想這樣行會為他們帶來多大的喜樂!然後薛力克勸學生們在前往海外傳道地區時「攜同一個密友前往」。這個密友便是聖經。他們在有需要時可以倚賴它。聖經如此有力,以致僅是其中的一句話或一個字有時亦足以對別人有所幫助。他鼓勵學生要天天閱讀這本書和聆聽其中的勸告,並且幫助別人也同樣行。
伯特利之家委員會的華倫繼續發揮快樂的主題。他促請學生保持「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的態度。服務部委員會的亞當斯則告訴學生:「若要獲得最大的快樂,我們就必須完全專注於遵行上帝的旨意。這兩件事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學生也從兩位教師獲得若干臨別的訓示。格拉斯提醒他們「海外傳道工作並不會一帆風順。」他敘述以利亞和以利沙的預言性戲劇,並且鼓勵學生效法現代的以利沙階級,緊守工作崗位直至大功告成為止。雷德福的話使人人均感到意外:「去年我遇見一個男子,他在過去4,000年來從未犯過任何錯誤。」他所指的是博物院裡的一個埃及木乃伊。當然,他的論點是,唯獨死人才會不犯錯誤。但是當我們面對自己的錯誤時,我們會像掃羅一樣試圖為自己辯護嗎?抑或像大衛一樣敏於認錯?這些的確是發人深省的問題!
上午最後一位講者是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的校長法蘭茲。他將建立基列學校稱為「信心的傑出表現」,並敘述這間學校怎樣為在普世宣揚王國好消息的工作打先鋒。現在,第78屆的42位學生有權利前往14個國家協助推行這項偉大的工作。
學生獲得文憑之後由一位代表,歌頓·格蘭,讀出該班學生所寫的一封表示謝意的信。「我們來的時候是貧窮的男女,雖然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件事,」他說。「今日,僅在五個月之後,我們離開時變成十分富足。」他們決心要在新的工作地區中盡量善用自己所受的訓練和所獲得的屬靈財富。
下午的節目第一項是學生參加一個縮短的《守望台》研讀,由工廠委員會的蔡克主持。接著學生演出一項包括經驗和音樂的生動節目,強調他們憑著觀察及與伯特利之家和別人交往所學得的事物。最後他們演出一齣感人的聖經戲劇,劇情根據約瑟和他的弟兄們的事跡。聽眾中有不少人深受感動而下淚。
當主席宣布當日的節目結束時,聽眾中人人都衷心同意他們得以出席這次盛會的確「好極了」。不錯,這是個充滿了屬靈美物的日子——一個雙重的喜樂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