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偶像——一項大爭論
在波蘭某個地方,一個男子正準備上路。但且慢,他必須先辦妥一件重要的事。他在耶穌的像前跪下,獻上一點祭品,然後禱告求偶像保佑他路上平安。
在數千里之遙的泰國曼谷,在五月的滿月時分,你可以見到佛教一年伊始的首個節期活動。在這個節期,佛教的信徒抬著佛陀的像在街上四處遊行。
你無疑也留意到,一如上文所說,尊崇偶像的活動的確十分普遍。世界各地實際上有億萬人向偶像鞠躬下拜。數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尊崇偶像是幫助他們親近神的重要方式。
你對於在崇拜上採用偶像一事懷有什麼看法?尊崇偶像是對還是錯?上帝對這件事有什麼感覺?有任何證據表明他悅納這種崇拜方式嗎?也許你本人從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可是,如果你珍惜與上帝的關係,就必須探知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們意識到,對許多人來說,這件事不是容易解決的。事實上,數千年來這個題目一直引起激烈的爭論,有時甚至觸發暴力。例如在公元前1513年,希伯來人的領袖摩西把一隻金牛犢的雕像加以毀滅,同時大約有3000人由於尊崇這個偶像而死在刀下。——出埃及記第32章。
除了猶太人之外,還有其他人也猛烈反對採用宗教偶像。古代的世俗歷史家記述了有關塔克穆魯普的傳說,據稱這位生於摩西之前數百年的波斯王曾發起多場大規模的運動,禁止人尊崇偶像。傳說中國古代有個皇帝曾揮軍襲擊許多不同的神像。把神像悉數毀滅之後,他譴責人尊崇這些用黏土造成的偶像,指出這樣行是極為愚蠢的。後來,在穆罕默德的童年,有些阿拉伯人反對人在崇拜上採用偶像。穆罕默德日後對崇拜偶像一事所採的立場便深受這件事的影響。在可蘭經裡,穆罕默德主張拜偶像是無可寬恕的罪,人不可為拜偶像者代禱。此外,他也禁止人與拜偶像者通婚。
甚至在基督教國裡,在公元第二至第五世紀期間,一些顯要的宗教人物,例如伊里奈烏斯、奧利金、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斯、伊皮凡尼烏斯及奧古斯丁等人,均大力反對人在崇拜上使用偶像。大約在公元第四世紀初葉,在西班牙的埃爾維拉,有一群主教草擬了多項重要決議,禁止人尊崇偶像。這個著名的埃爾維拉會議下令禁止在教堂裡設立偶像,並且規定嚴懲拜偶像的人。
破壞聖像者
這一連串發展為歷史的最大爭論之一——公元第八、第九世紀的聖像破壞之爭——拉開了序幕。一位歷史家評論說:「這場劇烈爭論維持了一個半世紀之久,造成了難以言喻的痛苦。」此外,它也是「使帝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分的直接原因之一」。
「破壞聖像者」(英文iconoclast)這個詞語來自希臘字詞埃康 (eikon, 意思是「偶像」)及卡拉斯提斯(klastes, 意思是「破壞者」)。顧名思義,這場運動以一切偶像崇拜為對象,要在歐洲各地掃除和消滅各種偶像。有些政府制定了若干反偶像法例,禁止人在崇拜上採用偶像。尊崇偶像演變成為一場激烈的政治爭論,把君主、教皇、將軍、主教紛紛捲入一場神學大戰裡。
這場爭論不僅限於言詞之爭而已。麥克林托克與斯特朗合編的《聖經、神學、教會著作百科全書》指出,皇帝利奧三世頒令禁止在教堂裡採用偶像之後,人民「紛紛起來反抗禁令,各地發生多場嚴重騷亂,尤以在君士坦丁堡一帶為然」。反抗事件無日無之。人民與禁衛軍的衝突導致許多人被處死及慘遭屠殺。不少僧侶受到殘酷的逼害。數百年後,在公元第十六世紀,有多場公開辯論在瑞士的蘇黎世舉行,爭論的焦點是在教堂裡採用偶像一事。結果,當時的統治者下令把教堂裡的偶像完全除去。有些宗教改革家以激烈譴責崇拜偶像著稱。
時至今日,現代的神學家在崇拜偶像這個問題上仍有很大分歧。下篇文章會幫助你探討一下究竟偶像是否真正能夠幫助人更親近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