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才能在危險的社區安然生活?
瑪莉亞說:「我終日提心吊膽。我怕乘電梯,怕坐在自己的汽車內,怕留在自己的住房裡。這裡罪行充斥,市民經常被人搶劫。」你是否跟這名巴西婦人一樣,害怕留在自己的社區——尤其在入黑之後——裡呢?
閱讀偵探小說也許十分刺激,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事情卻時常帶來不快的結果。一宗罪案可能不了了之。若是兇殺案,總有人要在痛失丈夫、父親、兒子、妻子、母親、女兒的情況下繼續活下去。在你居住的地區,嚴重罪行是否正與日俱增?你是否渴望在一個寧靜的地方和家人一起過安全的生活呢?如果你不得不在一個罪案頻仍的地區養育兒女,你怎樣才能安然無恙地過活呢?
不錯,現時世上仍有些罪案較少的城市。在許多地方,人們仍居住在寧靜的農村或安逸的村落裡。可是環境正發生急劇的轉變,甚至以前沒有罪案的地方,現在情形已不一樣了。舉個例,在50年前,巴西有百分之70的人口是住在市郊的,但現在百分之70巴西人都是住在城市裡。與就業機會隨之而來的是,城市難題諸如罪行和暴力,也相應增加。不管你是否住在危險的地區裡,你都要上班、上學和做許多要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才能辦妥的事情。
里約熱內盧一位警長不否認這種流行的「驚恐綜合徵」,他指出社會的不公平和有組織的罪行是引致這種情況的因素。此外,他認為報章、電視也有分造成這種廣泛的恐慌,因為他們「大事報導可怕的新聞,以致普羅大眾人心惶惶」。吸毒、家庭崩潰、充滿流弊的宗教教育同樣助長不法事件。這樣,我們還有什麼前途呢?書刊、電影把暴力當作普通娛樂,但習以為常地觀看暴力會使人對其他人的遭遇變成無動於中嗎?那些曾被視為沒有罪案的地區也變成危險地帶嗎?
我們人人都有強烈的願望,想過安全的生活。因此,對受害者來說,暴力是令人反感的事。難怪關注治安的市民都要求警方加派警員在街上巡邏,並希望當局執行更嚴厲的處分,甚至死刑!儘管危險,有些人買備槍械作自衛之用;其他人則請求有關方面限制售賣槍械。但縱使罪案充斥,我們仍毋須感到絕望。事實上,在諸如約翰內斯堡、墨西哥城、紐約、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等大城市,有許多人都沒有碰過搶劫的事件。現在讓我們看看,住在危險地區裡的人用什麼方法來應付罪行。
保持積極的態度
論到一個飽受罪行蹂躪的地區,一位作家說,「成千上萬巴西人表現靈巧不屈的精神,儘管生活在惡劣的情況下,他們仍然過著相當程度體面而莊重的生活。」若列在里約熱內盧居住了38年,他說:「我避開某些街道和地區,也不對街上發生的事表現好奇。此外,我避免晚上在街上走,也不露出過度慌張的神情。雖然我步步為營,我將別人看作是忠實的,並且用莊嚴、尊重的態度和他們相處。」
不錯,要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不要好管閒事。千萬不要過度恐慌,因為這樣的恐慌能影響精神,即使向來循規蹈矩的人,在恐慌之下也會做出失常的事來。奧達伊爾論及他在危險地區上班的情況說:「我盡量保持積極,不想及可能發生的壞事,因為這樣的思想會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和恐慌。我盡量對所有人表現適當的尊重。」除了提高警覺,跟可疑的人保持距離之外,他也提及另一樣有助於控制情緒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我養成對耶和華上帝的信賴,記得沒有什麼能逃過他的視線,無論發生什麼事,這都是他容許的。」
可是,沒有人喜歡經常在恐懼中生活。再者,誰能否認,過度恐懼和緊張對感情和身體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因此,那些害怕自己可能隨時受到襲擊的人有什麼希望呢?既然許多人擔心罪行仍會變本加厲,我們會有一天看見暴力終止嗎?我們邀請你讀讀下一篇文章,「恐懼何時才會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