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馬太福音 24:15
    聖經新世界譯本
    • 15 「所以,你們一看見先知但以理提到的『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站在聖地+(讀這句話的人要辨明含意),

  • 馬太福音 24:15
    聖經新世界譯本
    • 15 「所以,你們一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那使地荒涼的可憎之物+』站在聖地+(讀者要辨明這句話的含意),

  • 馬太福音 24:15
    和合本
    • 15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

  • 馬太福音
    守望台出版物索引1986-2025
    • 24:15 《道路》 258;《守》13 7/15 4-5;《守》12 4/15 25-26;《洞悉上》 853-854;《守》09 5/15 9, 12-13;《守》07 4/1 9-10;《守》99 5/1 14-18;《守》99 8/15 29;《守》96 6/1 14-19;《守》96 8/15 16-17;《守》94 2/15 11;《人物》 111;《守》90 5/1 22-23;《守》87 4/1 4-5;《守》86 4/1 8-13

  • 馬太福音
    經文索引1956-1985
    • 24:15 w85 3/15 15; w84 10/1 16-7; w83 3/15 12-22; w83 5/15 3-7; w83 6/15 29; w81 4/1 21-2; kc 107; w80 3/1 23; w79 8/15 25; w78 12/1 25; w77 7/15 427; w76 6/15 358, 379; w75 5/1 266; w75 5/15 301; g74 3/8 12; kj 257, 353; w72 6/1 333, 337; w71 4/15 236; w71 6/1 333-4, 336; w70 7/15 429; w63 5/15 294; w63 10/15 633; g63 10/8 22; w62 8/15 503; w60 8/1 236

  • 馬太福音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物檢索手冊——2019
    • 24:15

      《洞悉聖經》(上冊)853-854頁

      《耶穌是道路》258頁

      《守望台》

      2013/7/15刊4-5頁

      2012/4/15刊25-26頁

      2009/5/15刊9,12-13頁

      2007/4/1刊9-10頁

      1999/8/15刊29頁

      1999/5/1刊14-18頁

      1996/8/15刊16-17頁

      1996/6/1刊14-19頁

      1994/2/15刊10-11頁

      1990/5/1刊22-23頁

      1987/4/1刊4-5頁

  • 馬太福音第24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24:15

      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 但以理預告,「可憎之物」會跟「荒涼」有關。(但9:27;11:31;12:11)耶穌的話表明,「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當時還沒出現,要在未來才會出現。耶穌去世33年後,基督徒經歷了這個預言的第一次應驗:他們的確「看見」可憎之物「站在聖地」。平行記載路加福音21:20也指出,基督的門徒看見「軍隊……紮營圍城」時,就會知道耶路撒冷城快要荒涼了。「聖城」耶路撒冷就是猶太人眼中的聖地,這座城也是猶太人反叛羅馬統治的中心。(太4:5;27:53)公元66年,信奉異教的羅馬軍隊包圍了耶路撒冷。羅馬軍隊打著被視為偶像的軍旗來到,有辨識力的基督徒看出他們就是耶穌說的「可憎之物」。對這些基督徒來說,羅馬軍隊圍城就是他們要「逃到山上去」的最後信號。(太24:15,16;路19:43,44;21:20-22)這些基督徒逃走後,耶路撒冷果然荒涼了,猶太民族也沒落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摧毀;公元73年,猶太人的最後一個要塞梅察達也落入羅馬人手中。(參看但9:25-27)既然預言的第一次應驗如此準確,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更大規模的應驗也一定會發生,之後耶穌會「在天雲上帶著力量和大榮耀來到」。(太24:30)雖然耶穌表明但以理的預言會在未來應驗,但很多人還是不理會耶穌的話。他們跟隨猶太人的傳統,認為但以理的預言跟公元前168年敘利亞王安條克四世褻瀆耶和華的聖殿一事有關。為了使人不再崇拜耶和華,安條克四世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大祭壇上另建了一座祭壇,並在壇上以豬為祭,獻給異教神明奧林波斯山的宙斯。(另見約10:22的注釋)在稱為瑪加伯上的次經裡,有一節經文(1:54)在描述公元前168年發生的那件事時,用了跟但以理書類似的說法(把可憎之物跟荒涼聯繫在一起)。不過,猶太人的傳統理解和瑪加伯上的記載都只是人的見解,並不是來自上帝的啟示。安條克四世褻瀆聖殿一事的確可憎,但他的行動並沒有使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荒涼,也沒有使猶太民族沒落。

      聖地 這個預言第一次應驗時,「聖地」指的是聖殿所在的耶路撒冷。(另見太4:5的注釋)

      (讀這句話的人要辨明含意) 在研讀上帝的話語時,人總是應該辨明經文的含意。不過,要理解但以理預言的這個部分會怎樣應驗,看來特別需要辨識力。耶穌在這裡提醒人,預言應驗的時間不是在過去,而是在未來。(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那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