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列的乳香守望台1967年 | 1月1日
-
-
不得治好。」他以同樣的口吻論及巴比倫人說:「要為她哀號,為止她的疼痛,拿乳香或者可以治好。我們想醫治巴比倫,她卻沒有治好。」——耶利米書46:11;51:8,9。
基列的乳香是一種名貴芬芳的藥油,它正好比喻當基督徒在靈性上感覺氣餒和沮喪時,藉著禱告,與基督徒交往,研讀上帝的道所能得到的慰解;他們同時幫助其他沮喪和在靈性上患病的人尋求屬靈的基列乳香。有鑑於此,耶和華見證人的新歌書《口唱心和讚美耶和華》裡有一首歌題名為「基列的乳香。」
-
-
何以有這個分別?守望台1967年 | 1月1日
-
-
何以有這個分別?
許多有價值的發現和發明都是由於某些人曾問「為什麼?」而促成的。例如,地心吸力的法則是牛頓發現的,因為他曾問何以蘋果會向下墜而不向上升。
今日有許多人看見普遍的不道德行為,種族的偏見和基督教的缺乏信心也不斷問道「為什麼呢?」這會不會是因為人們得不到適當的屬靈或宗教食糧之故呢?但是,在另一方面,當你看見有一群人在節氣,靈性上的健康,敬虔,熱心和基督徒的善工上均卓爾不群時你認為這與靈性或宗教的食糧有關豈不是很合理麼?
有鑑於此,專欄作家戴維斯在1965年11月18日美國聖彼得堡的《獨立報》引述當地若干商人對於當時在該城舉行大會的耶和華見證人的評論說:「他們是我們樂意和他們做生意的最誠實的可親的人。我對於他們的兒女的好行為尤其感到驚喜。」等等。此外,在德國多特蒙德,去年夏天耶和華見證人使用它作大會會場的韋斯法倫賀爾的董事說:「你們是我們最敬重的客人。」他的一位助手則說:「在耶和華見證人與不久之前曾租用我們的房間的[其他的人],之間是無可比較的。[其他客人]的品行是可恥的,尤其以他們毆打自己的牧師時達到最高潮。」
1964年十一月十二日美國但佛城的《天主教記事報》也有大致相同的評論。在「耶和華見證人改變別人宗教的熱誠使天主教的努力黯然無光」的標題之下天主教神學家俄布利恩博士說:「他們在美國的記錄是最可觀的……單是在[1963年]一年他們贏得了21,462名改宗者,平均每14人便贏得一個改宗者。與我們天主教每363人才贏得一個改宗者的記錄比較起來,這表明美國的耶和華見證人比美國的天主教徒更活躍,熱心,虔誠和有效26倍。」
此外,著名的羅馬天主教作者華倫於1964年八月一日的《美國天主教報》上也提出見證人作榜樣,因為他們「完全獻身」於自己的宗教,「他們甘願為自己的信仰忍受別人的譏笑和虐待,」「因為他們通常並不是能夠忍受別人的侮辱或響以閉門羹的那種人。他們必須克服害羞,敏感和惰性。」
屬於同樣性質的還有一位著名的基督新教徒,盟約教會傳道者的一個指導員的評論。在1958年八月八日這間教會自己的刊物《盟約週刊》中,他將他和耶和華見證人由華盛頓州的雅基瑪一起旅行至伊利諾州的芝加哥一共41小時的印象記錄下來,其中有如下的話:
「任何一位偶然的觀察者看到火車上,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