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寬恕別人的過失是美德』
    守望台1969年 | 12月15日
    • 忿怒的少年的拳頭。但是倘若他大方地寬恕那少年,他在妻子和少年的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便無疑會好得多了!那便美得多了!

      聖經給予我們許多例子說明這條原則:寬恕人的過失是一種美德。當然,最佳的例子便是耶和華上帝,因為詩篇的作者論及他說:「因為他知道……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14。

      寬恕別人過失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通常來說,孩童均敏於報復,所以父母必須教導他們不要對人懷有報復之心而要寬恕別人的過失。尤其是一些性情內向和暴躁易怒的人需要留意。當有人冒犯了他們時,他們應該記得這個明智的忠告:「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要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箴言24:29。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顯然想到這點,因為他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5:39)有很多人誤解這項訓示而批評耶穌倡導綏靖主義,其實並不然。一個人若意圖傷害某人而打他一拳,被打的人若歡迎這人再加傷害便是愚蠢了。合理之舉是避開或自衛。事實上一個人對自己和親人均有義務這樣行。但是當一個人因為作耶穌的門徒而被人嘲弄和侮辱時,比喻地說來有如被人摑打左臉一般,明智高尚的行徑就是表現仁慈、溫柔的態度。別人可能將此視為轉過臉來讓人打。這便是耶穌基督所採取的行徑,因為我們讀到他「被罵不還口,」猶如轉過臉來讓人打一般。——彼得前書2:23。

      當然,一個人不應該憑自己的意思去解釋一個聖經原則,將其他的經文的指示置諸不理。寬恕人的過失絕不意味到寬恕嚴重的過犯或罪行。聖經嚴厲地指責一切縱容罪惡的人。——詩篇50:18;以賽亞書5:23。

      比以往更甚地,今日一般人均表現出報復的精神。他們睚眥必報,不僅以牙還牙,甚至更連本帶利。一般人均喜歡將寬恕別人的過失視為弱者愚者的行為。其實絕不然,一個人這樣行正表明他是強者,同時有大智和大度;這的確是一種美德。獻了身的基督徒傳道員特別應該時常努力表現寬恕人的美德。因為這樣行可以為天父帶來榮耀,正如耶穌基督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

  • 忍耐和主動是發展別人的興趣所必需的
    守望台1969年 | 12月15日
    • 忍耐和主動是發展別人的興趣所必需的

      忍耐和採取主動是引起別人的興趣所必需的。阿拉斯加有一個先驅傳道員弟兄找到一個年青人,他的妻子以前曾與見證人研究過聖經。他很沉默寡言,傳道員於是友善地回去探訪他,試圖與他建立友誼和引起他對聖經的興趣,當環務僕人探訪時,這傳道員有遠行,於是由環務僕人前往探訪他。環務僕人不知道這人的性情這樣孤僻,於是與他建立了一個聖經研究。令先驅傳道員感覺驚異的是,這人竟表示很樂於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他們終於約定在工作檢討會之後晚上十時舉行聖經研究。這人也樂於在這個時間研究,雖然這人須要很早起床,他卻同意在這個時候研究,由此表明他頗感興趣。他們兩夫婦現在都研究聖經,他們在這個夏天不惜跋涉千多哩去參加區務大會,這件事無疑表明了他們的熱心。——《1969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