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善意之年」的最後機會
「耶和華……差遣我……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賽亞書61:1,2。
1.享有別人的善意怎樣是一件可喜的事?
我們都喜歡享有別人的「善意」,特別是能夠幫助和造益我們的人的善意。古代聰慧的所羅門王所說的箴言在今日仍然真確:「王的臉光使人有生命,王的恩典[善意,《新世》]好像春雲時雨。」——箴言10:1;16:15。
2.我們怎樣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力量並不會表現善意?
2 我們無法期望「自然界」的力量向人表現善意,因為它們是盲目、沒有智力和不分皂白的。它們按照一個有智慧的隱形個體為它們所訂的若干律則而產生作用。例如大氣層中的若干情況會導致颶風的產生,其威力之巨遠非人所能控制或指揮,所過之處無論人畜、財物和草木均有如摧枯拉朽一般。由過量的雨水或積雪溶化所形成的洪水氾濫成災或使溪澗河流暴漲,結果淹沒低地而將一切生物及無生物沖去。威力大得驚人的地震可以使人造的巨大建築物動搖傾倒,或使地面現出巨大裂縫而危及鄰近的生物。太陽表面的赤熱光焰噴出輻射性微粒的洪流無聲地射向地球,使人不得不感受它們的不良影響。自然界的力量都不會表現任何善意。
3.對我們說來,享有誰的善意最為重要?因此有思想的人想探知什麼?
3 可是,創造這些自然力量的造物主又如何呢?使我們深感欣慰的是,他是可以表現善意的。他具有智慧和道德的品質。我們都必須倚賴他,因此贏得他的善意對我們非常重要。由於體會這件事實,有思想的人想探知他們怎樣才能贏得這位創造宇宙的全能主宰,我們的造物主,的善意。
4.(甲)為什麼思想正確的人對造物主的「善意之年」深感興趣?(乙)尋求什麼乃是真正的明智之舉?為什麼?
4 我們若是思想正確的人,我們便會對這位造物主在古代所宣布的一個「善意之年」深感興趣。「年」這個字顯然代表一段有限的時間,正如日曆上的一年一般。這表示將這特別的年標明出來的善意也是有限的。在這「年」結束之後,便會有些與善意相反的事來到了。什麼事呢?對所有悍然拒絕上帝的善意的人施行罪有應得的報應。歷史的記錄已實際證明了這件事的真確。上帝採取一項世界性的行動的日子已臨近了,但這並不僅是一場地方性的颶風、洪水或地震。反之這是造物主上帝親自定意和指揮的一項行動,而且地上所有的居民都會因此受到危險的威脅。在上帝施展大能的期間享有他的善意可以保存我們的生命。我們想要繼續生存嗎?趁現在便尋求造物主的善意乃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5.「善意之年」是指一段怎樣的時期?它的善意會延續多久?
5 不,「善意之年」並不是指1970年或1971年。以1970年而言,「善意之年」將1970年代的這頭一年也包括在內。但是關係重大的「善意之年」已延續了不止三百六十五日;它其實已延續了許多年。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年,所代表的時間遠超過陽曆或陰曆的一年。實際的一年會有結束的時候,因此我們不應該將這象徵性的「善意之年」漠不關心地撇開一旁,以為它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誰知道會延續多久呢?反之,像實際的年一樣,這個象徵性的年是一段清楚標明、可以計算的時期,是有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的。一切證據均表示這個「善意之年」已行將結束了!當上帝的善意隨著這「年」結束時,那就要當心了!
6,7.(甲)誰首次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這「善意之年」之上?(乙)上帝感示這人預告什麼未來的安慰?為什麼?
6 誰首次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這個「善意之年」之上呢?一個生活在公元前第八世紀,已婚而有兩三個兒子的男人。他名叫以賽亞;據史特朗所編的聖經語詞詳盡索引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已拯救。」以賽亞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除了他所寫的預言書之外,歷史書也曾提及他這個人。(列王紀下19:2至20:19;歷代志下26:22;32:20,32)他是個先知。有一次他在異象中見到耶和華上帝坐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耶和華問道,「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耶和華上帝於是差他去傳揚一個關於耶路撒冷和猶大行將淪為荒涼的信息。這場荒涼臨到時會使真正敬拜耶和華上帝的人大為哀傷。耶和華深愛他的百姓所居之地和他的聖殿所在的聖城。(以賽亞書6:13)因此他感示以賽亞發出一個宣告,預言這些哀傷的人將會獲得很大的安慰:
7 「你們的上帝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它宣告說,它爭戰的日子已滿了,它的罪孽赦免了。它[已]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以賽亞書40:1,2。
8.據以賽亞書61:1-4說,上帝感示這位先知以誰的身份發言?他怎樣說?
8 後來以賽亞先知在上帝的進一步感示之下把自己置於至高上帝的受膏者的地位,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善意之年,《新世》]和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以賽亞書61:1-4。
9.(甲)「好消息」包括什麼主題在內?(乙)希臘文的《七十人譯本》將關於「年」和「日子」的部分譯成怎樣?
9 這豈不是值得告訴謙卑、哀傷的人的好消息嗎?這個好消息也包括「耶和華的恩年」在內。對那些因為仇敵摧毀耶和華的崇拜中心而哀傷的人說來,甚至我們的上帝對一切毀壞錫安或耶路撒冷的人「報仇的日子」也是個好消息。當埃及亞歷山大利亞城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在公元之前將這段關於「善意之年」的話譯成希臘文時,他們的譯文如下:「宣告[耶和華]悅納之年和報應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賽亞書61:2,《七十人譯本》。
10.(甲)《七十人譯本》的猶太譯者將這個詞譯成怎樣以表明這是怎樣的年?(乙)可是與希伯來的經文一致地,甚至這個譯法也包括什麼思想在內?
10 因此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以賽亞所用的希伯來字論及「年」本身是怎樣的年,一個蒙「悅納之年,」而非談及耶和華所懷的態度,「耶和華的善意。」在那些猶太譯者看來,這是耶和華所悅納的一年,一個在他眼中蒙喜悅的年份。但是甚至這種看法也暗示這年是耶和華所「悅納」而要用來做一些對人有利的事的時候,特別是鑒於「悅納之年」和「報應的日子」形成了一個對照。因此「悅納之年」含有這是耶和華向人表示善意或好感的時候之意。這是他的「悅納之年」,當其時他會樂於接納或接受。我們看見這個象徵性的「年」如何在實際歷史上應驗之後,我們便可以了解這件事的全部正確意義了。因此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件事的歷史及在我們今日的意義。
11.(甲)來自天上的什麼人最能描述耶和華對這「年」的態度?(乙)這人怎樣獲得一個屬地的名字?這個名字怎樣與作預言的人的名字相似?
11 一待上帝所訂的時間來到,「及至時候滿足」,耶和華上帝便將他的愛子從天上差到地上來向人「宣告耶和華的善意之年」。(加拉太書4:4)有什麼人比上帝這位來自天上的愛子更能描述天父在這個象徵性的「年」中所懷的態度呢?上帝的愛子在地上時所起的名字與預言到受膏者的先知的名字頗相似。上帝吩咐他愛子在地上的母親給他起名為「耶穌」。這個名字是耶和書亞(意思是「耶和華已拯救」)的縮短式,而以賽亞這個名字的意思則是「耶(或耶和華)已拯救。」與此一致地,以賽亞先知在若干個事例上是影射彌賽亞耶穌基督的一個預言性人物和先模。——路加福音1:30-33;馬太福音1:20,21。
12,13.(甲)耶穌必須怎樣才能成為彌賽亞和正式宣告「善意之年」?(乙)耶穌受浸之後從什麼事看出他享有耶和華的善意?這與什麼預言一致?
12 既然以賽亞的預言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膏立了我」,耶穌在真正成為彌賽亞、基督或受膏者和正式「宣告耶和華的善意之年」之前必須先受耶和華的靈所膏。因此他在約翰為他施浸之後,當他從約但河的水中出來時受到耶和華的靈所膏。耶和華的靈臨到耶穌身上時,他使其神奇地化為一隻鴿子的形狀降在耶穌身上,使施洗約翰得以看見。除此之外,約翰聽見上帝的聲音從天上發出,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福音3:11-17;約翰福音1:32-34)由此耶穌卻知他享有耶和華的善意或好感,正如以賽亞書42:1所預言一般:
13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14,15.(甲)耶穌之能繼續享有耶和華的善意有賴於什麼?(乙)耶穌怎樣對拿撒勒人解釋他已不再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木匠了?
14 耶穌知道他若要繼續享有耶和華的善意或好感就必須完成上帝膏他去執行的使命,正如以賽亞書61:1-3所說一般。他知道自己已受膏為基督,也知道與他的受膏俱來的神聖任務。他曾在她長大成人的家鄉拿撒勒公開承認這件事實。由此他向拿撒勒人解釋他在過去六個多月已不再是木匠了。關於這點我們讀到:
15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16-21;馬太福音2:21-23;4:12,13。
16,17.(甲)耶穌顯然以什麼語言讀出以賽亞書61:1,2?但是路加用什麼文字錄下耶穌所讀的經文?(乙)因此當時的拿撒勒人生活在什麼時期中?他們有把握機會自其得益嗎?
16 無疑耶穌所讀的是以賽亞書61:1,2的希伯來原文,因此他讀到「耶和華的善意之年」(《新世》)但是歷史家路加的記載是用希臘文寫的,在他的記載中耶穌所讀的經文乃引自希臘文的七十人人譯本,因此耶穌所讀的遂變成「耶和華所悅納的禧年」了。
17 無論如何,耶穌在拿撒勒公開表明他從耶和華所接獲的神聖任務是要宣揚這個特別的「年」,這個為耶和華所「悅納」的年及耶和華的「善意之年」。既然他對拿撒勒人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這意味到上帝的「善意之年」已經開始了,因此當時的拿撒勒人已生活在這段時期中。他們有把握這個大好機會嗎?顯然沒有,因為他們隨即將他帶出會堂外試圖將他殺死。(路加福音4:22-30)他們不是值得我們在今日效法的好榜樣。
18.在公元前537年,一群忠心的猶太餘民怎樣經歷到「耶和華的善意之年」?
18 那末,「悅納之年」或「善意之年」究竟怎樣開始及在何時結束呢?耶路撒冷和所羅門在其中所建的聖殿豈不是在公元前607年,即以賽亞作了以賽亞書61:1-3的預言之後一百多年,被敵人所毀滅嗎?不錯,而且這城和猶大全境荒涼了七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537年一群忠心的猶太人才自巴比倫獲得釋放,然後返回猶太故土開始重建耶路撒冷及其中的聖殿。當耶穌受浸和受膏時,這距離猶太省長,哈迦利亞的兒子尼希米,開始復修耶路撒冷城牆的日子已有六十九個「七」年(483年)之久。(但以理書9:24-27)因此復國的猶太人豈不是在重建耶路撒冷時已經歷到「耶和華的善意之年」了嗎?悲傷的人豈不是在重建聖城的聖殿時已獲得安慰了嗎?不錯,但是僅在一種預表性的意義上。
19.(甲)在公元前537年缺少了一件什麼重要的事?(乙)誰在地上的人當中乃是耶和華的善意的一項有力表示?被擄的崇拜者為什麼而哀傷?
19 那的確是耶和華表現善意恩典及悲傷的崇拜者獲得安慰的一段時期,但是卻少了一件重要的事,那便是聖經所預言的受膏君的臨在。這一位才有權向人指出以賽亞書61:1-3已應驗在他自己身上。耶穌在受浸之後受耶和華的靈而非植物油所膏;他乃是第一個完全符合預言所定的條件的人,因此也是第一個能夠向人「宣告耶和華的善意之年」的人。對那些樂於接納他為應許的彌賽亞的猶太人說來,有什麼事比上帝所膏的愛子親自來到他們當中更能表示耶和華的善意和恩典呢?當時也需要將好消息傳給謙卑的人。耶穌基督具有這樣的好消息,因此他努力向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他也須要安慰悲傷的崇拜者;這些人不是為了耶路撒冷和聖殿的荒涼而哀傷,反之他們因為當時耶和華的純真崇拜陷於一種衰敗的情況而痛心。他也須要將被囚的人釋放出來,但不是從古代的巴比倫而是從一個腐敗的宗教制度解放出來。
20.(甲)以賽亞書61:1-3的應驗,為耶和華的百姓帶來的不是物質的利益而是什麼?(乙)對他們及對上帝而言,這件事的目的何在?
20 以賽亞書61:1-3的應驗並不是要增進耶穌的百姓在物質方面的福利。耶和華交給受膏者的任務會在一種屬靈的意義上獲得應驗。耶和華的善意會藉著賜給人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而表現出來。耶和華通過他所膏的愛子耶穌向他的選民提出的希望不是像公元前537年一般從古代的巴比倫獲得釋放,反之是從當時暴虐的宗教奴役獲得解放。耶和華藉著他的愛子耶穌基督所獻的祭物向人提出的拯救不是擺脫異教羅馬帝國的轄制而是擺脫罪與死的奴役。這些才是真正值得他們歡欣鼓舞的東西;他們的確應該為此讚美耶和華為上帝。於是這些自由、敬虔的人便能夠像耶和華所種的大樹一般在生活上結出公義的果子為耶和華增光。
21.(甲)誰從耶和華通過彌賽亞所表現的善意得益?(乙)從公元33年開始,他們接獲任命參加什麼工作?
21 誰從「耶和華的善意」得益呢?不是猶太國,雖然他們曾有大好機會自其得益。反之,得益的是一些「謙卑」的人,在宗教上哀傷的人及感覺自己受偽宗教所奴役的人;這些人都受浸成為耶和華的受膏者耶穌的門徒。他們也像他們的屬靈元首和領袖耶穌一樣受上帝的靈所膏。因此他們也像他一樣受命將好消息告訴其他謙卑的人,為偽宗教的俘虜帶來解放及安慰一切因為得不著上帝祝福而哀傷的人。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聖靈降臨於耶路撒冷城中集合起來的耶穌門徒身上,由此他們見到神奇的證據表明耶和華對他們而非對自以為義、頑梗不信的猶太國懷有善意和好感。——使徒行傳1:12至2:47。
22.(甲)誰從耶和華通過彌賽亞所表現的善意得益?(乙)從公元33年開始,他們接獲任命參加什麼工作?
22 彌賽亞耶穌的忠心受膏門徒對於宣揚「耶和華的善意之年」非常熱心。他們知道也會有「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來到;這意味到「善意之年」是有限的,事實上在他們的世代之內便會結束!耶穌真正體會到這段時期的有限,因此他在描述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所遭受的毀滅時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馬太福音24:34)使徒彼得也對時間的有限表現類似的體會,因此他在聖靈於五旬節降臨之後對超過三千個目擊這個奇蹟發生的猶太人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使徒行傳2:37-40)由此我們可以將「善意之年」的長度限於一代人之內,因此這「年」並不會太長。這件事實使生命受威脅的人更有理由迅速把握「善意之年」所提出的機會。耽延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
23.(甲)據耶穌在路加福音21:22,23的預言指出,耶和華的善意終止便意味到什麼的開始?(乙)與此一致地,保羅怎樣論及逼迫基督徒的猶太人?
23 上帝的善意一終止,他的忿怒便開始了。耶穌在預言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受羅馬大軍所圍困擊毀滅時說:「這是報應的日子,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將有大災難降在這地方,也有震怒臨到這百姓。」(路加福音21:22,23)在此耶穌履行了他身為耶和華的受膏者所負的任務,「報告……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上帝會對一切拒絕從他的「善意之年」得益的人施行報應。這些人非但不肯按照上帝的仁愛方式贏得他的善意和好感,反而濫行一些使他對他們更感憎惡的惡事。使徒保羅論及迫害基督徒的猶太人說:「[他們]不許我們傳道給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滿自己的罪惡。上帝的忿怒[終於]臨在他們身上。」(帖撒羅尼迦前書2:16)因此那些偽善地自命為上帝選民的人終於在上帝「報仇的日子」死於非命。
24.在「善意之年」期間,上帝的態度怎樣由保羅在羅馬書10:1-4所寫的話反映出來?
24 在上帝的「善意之年」期間,他對以色列國的態度由猶太籍的基督使徒保羅反映出來;後者寫道:「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上帝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我可以證明他們向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因為不知道上帝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上帝的義了。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馬書10:1-4。
25.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當地的猶太人對保羅所表現的善意有什麼反應?
25 但是雖然使徒保羅對他的本國同胞表現忠心的善意,他卻發現他們不願接受救恩的信息,正如他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經歷所表明一般。關於這件事我們讀到:「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上帝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使徒行傳13:45,46)很可能有些反對保羅的猶太人後來在公元70年往耶路撒冷守逾越節,結果死於城中。
26.像曆法上的一日與一年比較一般,在長度方面上帝報仇的日子與他的「善意之年」比較起來怎樣?
26 像一日與一年比較,在公元70年春天和夏天的「報仇之日」與長達四十年的「善意之年」(從彌賽亞在公元29年出現到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開始被圍困)比較起來只是一段頗短的時期而已。可是較長的善意時期並不是意外地結束的,反之它終止於上帝指定的時候。上帝的「善意之年」比他報仇的日子長得多,由此可見他多麼忍耐和寬大。
27.因為我們已接近什麼時期的末了,我們不能對上帝的忍耐和寬容表現什麼態度?
27 既然上帝會按照他指定的時間施行報應,我們自不能將他的忍耐和寬容視若無睹。反之我們應該按照上帝對這段時期所定的旨意——使我們得救——把握機會自其得益。為了自己的益處起見,我們應該考慮一下使徒保羅對羅馬一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所提出的問題:「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麼]?」(羅馬書2:4)今日我們急需在這個問題上作一決定及採取行動,因為我們已很接近「善意之年」的終結了。
[第268頁的圖片]
耶穌在拿撒勒誦讀以賽亞書61:1,2,表明他的任務是要宣告「耶和華的善意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