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要扶助軟弱的人』
    守望台1979年 | 11月1日
    • 雖然個別分子的福利很重要,他的行動對小組及小組在上帝面前的公義地位所生的影響也很重要。長老若沒有採取行動將罪惡從小組中除去,便會導致損害。(哥林多前書5:6-13)可是,長老們亦可能採取魯莽,不仁的行動或缺乏悟性。如果由於這緣故,一個其實是軟弱而非邪惡的犯過者遭受到損害,這對小組也可以造成損害,並且會影響到小組在上帝面前的公義地位。對行差踏錯的人採取正確的途徑需要我們具有洞察力。但是基督徒若在這方面繼續努力,他的洞察力便會逐漸增加,不但使他能夠看出真正的弱點,同時也知道犯過者在當時最需要怎樣的幫助、勸告或行動。(希伯來書5:14)他若在處理難題方面犯了錯誤,則不應當是由於他沒有表現仁慈和憐憫的緣故。——詩篇25:6,7;51:1;雅各書2:13;猶大書22,23。

      因此,青年人或其他人若表現不良的判斷力(這可能在若干方面發生),我們的反應如何呢?我們若制止自己不立即加以指責,反之我們考慮一下可以怎樣行以求幫助對方,這無疑好得多!當小組裡有人犯了嚴重錯誤,我們有加緊努力予以幫助嗎?這樣行會比將犯過者的錯誤當作在弟兄間談話的話題好得多。當談話涉及另一個人的弱點時,我們設法改變談話的方向,也許轉而討論怎樣給予幫助,無疑會體貼得多。上帝所感示的箴言說:「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箴言17:9;11:13。

      我們可以怎樣扶助弱者?

      具有樂於助人的精神及不對弱者懷有藐視的態度乃是扶助他們所需具備的首要條件。然後我們需要探悉促使他們犯過的難題:是由於寂寞,缺乏了解或在家庭裡很少愛心嗎?可能是經濟壓力或個人的失望,健康不良或由於年老而感覺無用嗎?這些只是可能使弱者缺乏力量的一部分原因。在每一個事例上我們都需要對聖經和上帝的愛心懷有更深的了解。仔細考慮弱者的生活情況以及對之作一項親切、衷誠的探訪可以有助於決定造成困難的因素。

      真正想扶助弱者的人有使徒保羅的榜樣去指導他們。他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哥林多後書11:29)保羅對所有人均表示同情。他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至什麼程度呢?從他在使徒行傳20:35所提出的勸告看來,他的同情無疑超過僅是溫婉勸勉的程度:「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他憑著使徒約翰後來勸勉人具有的精神響應弱者的需要:「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18。

      聖經雖然很有力地鼓勵人扶助弱者,但卻沒有詳細描述一個人應當為弱者做些什麼事。為什麼呢?無疑是因為訓示無論如何詳盡,均無法考慮到所有的情況。但是聖經很肯確地表明,我們應當對弱者養成真摯的同情和憐憫。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以響應他們的需要。這項訓示雖然簡單,但卻在心地善良的基督徒當中產生具體的結果。

      小組的每一分子都是寶貴的

      小組的所有分子若都體會到小組每一分子的價值,這無疑可以幫助他們履行扶助弱者的責任。但是一個分子若軟弱而需要受到協助,他具有什麼肯定的價值呢?他對小組豈不是一項負累嗎?這不是保羅的看法:「相反的,身體上那些似乎比較軟弱的肢體,更是不可缺少的。……上帝卻這樣把身體組成了:格外的把體面加給比較有缺欠的肢體,好使肢體能夠互相照顧,免得身體上有了分裂。」(哥林多前書12:22-25,《新譯》)小組若珍惜每一分子和體會每一分子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參與基督徒的活動,這個小組便會瀰漫著溫暖、快樂的氣氛而充滿生氣。

      誰能夠預知我們為了扶助弱者而作的努力會導致什麼結果呢?「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道書11:6)我們若在靈性上協助別人,我們特別可以確信我們會獲得上帝的幫助。今日耶和華手下有些非常優良的僕人均曾在他們軟弱之際獲得具有恆久價值的屬靈協助。

      軟弱的人無法很快便成為堅強。正如從身體的軟弱復原可能相當緩慢,有些人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靈性上恢復壯健。但是我們有沒有對弱者表現忍耐呢?我們愛他們正如他們是強壯的一般嗎?表現這種愛心會為所有人帶來多大的祝福!較弱的弟兄得以在困難中獲得照顧和支持。較強的弟兄則經歷到施與所帶來的較大祝福。整個小組均由於所有分子彼此倚賴、互相關心而關係更加親密。由於上帝和基督在地上的僕人效法他們扶助弱者,這為上帝和基督均帶來榮耀。

  • 「上帝的王國」是什麼?
    守望台1979年 | 11月1日
    • 聖經的看法如何?

      「上帝的王國」是什麼?

      上帝的王國乃是耶穌傳道的主題。他說:「我必須……傳上帝國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路加福音4:43)將近2,000年來,基督徒不斷重申耶穌的模範禱告的第二項請求:「願你的國降臨。」(馬太福音6:10)那末,耶穌所傳揚以及教導門徒為之而禱告的「王國」是什麼?

      在聖經裡,「王國」有時是指至高統治權、王權、領域、有君王或王權所管的國。(詩篇145:11-13;但以理書1:1;2:1;8:1)上帝的道坦白地聲稱,造物主一向都在這種意義上執掌王權。詩篇執筆者宣告:「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詩篇10:16;參閱但以理書4:3,34,35;提摩太前書1:17)聖經中的「王國」一詞同時指君王用來表現至高統治權的方法或工具。請考慮一下聖經怎樣論述這件事。

      上帝的忠僕但以理得見一個異象,預告一系列世界霸權的興衰,直至現行事物制度的末期為止。(但以理書2:31-33,36-43)這一系列霸權會被一些不尋常的事物所取代。我們讀到:「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賜給他的兒子,彌賽亞]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

      打碎現存一切人為統治無法使用任何其他工具去成就。成就這件事的王國便是君王用來表現或執行上帝的至高統治權的能力和權柄。另一個預言性的異象提供關於這王國的細節。但以理寫道:「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耶和華上帝]面前。得了權柄、榮耀、[王國],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