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就是真理」
服從聖經以造益家庭
人類的一切所為都會為本身帶來或好或劣的效果,有時甚至可以影響到別人。這件事指出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方面需要有一條可以遵循的途徑,以幫助一切有關的人獲致良好的結果。那末,這些指南或律法應該來自何處呢?人自己能定下標準以管理自己的生活嗎?
不少人相信對人類行為所作的種種研究使許多專家有能力在家庭問題方面訂下所需的指南。人們許多時對這些「專家」所提出的勸告表示絕對信任。這是明智之舉嗎?「專家們」所下的結論都是可靠的嗎?一本題名為《青年與父母》的出版物說,「由於遵循風行一時的錯誤勸告以致產生各種不良後果,父母和教師們無法寬恕自己,也不為兒女所寬恕。我們對這些專家應該採取審慎態度。」
不錯,婚姻顧問和兒童心理學家們的理論和見解並不是完全可靠無誤的。這些「專家」許多時提出彼此相反的見解。例如,有些專家說兒童不應受到體罰,但其他的則確信不聽話的兒童該受責打。因此人們在那裡可以尋得可靠的指南,可以放心遵循而無需採取「審慎態度」呢?
聖經又如何呢?服從聖經教訓的家庭可從其中獲益嗎?
請想想、聖經吩咐家庭各分子所做的事:「你們各人[丈夫們]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耶和華]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5:33-6:4。
倘若丈夫愛妻子如愛自己,而妻子也尊重丈夫的首領地位,許多婚姻難題便不致發生了,豈不是嗎?一位妻子若受到真正體貼同情的待遇,自然沒有理由對丈夫行使首領權柄感覺憤憤不平。丈夫若跟從公義原則,甘心犧牲個人享樂以促進全家人的福利和快樂,妻子自然無法不加以敬重。
可是,妻子必須證明自己是個配得丈夫了解和體貼的女人。她若好爭吵、易發怒和吹毛求疵,則丈夫對她沒有良好反應便不足為奇了。聖經說得好:「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箴言21:19)同時,妻子若對丈夫的計劃和活動漠不關心,則丈夫對妻子的關懷也會隨之減少。
妻子對丈夫的首領地位所懷的態度會對兒女有重大影響。她若不理會上帝的命令,堅要表現獨立自主的精神而不肯順服丈夫,則兒女有事也不會和父親商量。兒女不會仰賴父親的指導,因為母親所立的惡劣榜樣暗示父親的指導是不可靠和不會造益家庭的。妻子低貶丈夫地位所引致的夫婦不和使人不禁懷疑雙方是否真正關心家庭的幸福。因此兒女通常對母親也像對父親般不敬。這一切都對兒女大有損害,因為他們需要指引和領導才能長成為平衡的人而有能力以良好的方式處理責任。
因此父母們藉著言行榜樣證明自己對家庭具有無私的關懷是十分重要的。母親可以藉著對丈夫保持順服而這樣行,父親則以能夠以慈愛方式行使首領權柄而這樣行,正如上帝的律法所規定一般。
聖經也不鼓勵人放縱兒女。今日有愈來愈多的人看出「專家們」勸告父母不可責打兒女之說是錯誤的。事實一再證明聖經是對的,正如箴言29:15所說:「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誠然,父親以不合理的命令和不必要的嚴厲惹兒女的氣便很容易失去兒女的信賴。他在憤怒中施行管教便會使兒女與他疏遠。兒女也許在心中對父親感覺憤恨,因為怒氣會激發怒氣。在此種情形之下,兒女服從管教並非因為覺得管教有理而是懾於父親的威勢而已。這樣的管教絕不能獲致理想的效果,因為這對兒童沒有真正的激勵使其改過遷善。反之這往往使他們變成憤怒,甚至反叛。
在另一方面,父親在處理家庭事務方面若順服上帝的律法,結果便會大大不同。他的口頭教訓受到基督徒的良好行為所支持。這可以幫助兒女體會到父親真心關懷他們。他對兒女所懷的是善意而非惡意。兒女若確信這點,他們對父親的管教便會樂於服從。對父親的愛也會促使他們不作任何會為父親帶來羞辱的事。
由此可見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服從上帝的律法可以使家庭保持和平與團結。可是即使有一個分子未能服從上帝的律法,則家庭裡所有分子都會無可避免地受到若干不利影響。
因此無視上帝的任何誡命都是最不智的。帶來幸福的是服從上帝的律法而非忤逆。這種服從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導致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是故聖經所訂的指南應該是人類所希望遵循和樂於遵循的。受上帝感示的詩篇執筆者也有此同感,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詩篇19:7,8)聖經予人的智慧指引證明它是上帝的真理之道。
你若想在現今和將來享受最佳的生活方式,便要努力學習聖經的命令和決心加以服從。這樣你便會像詩篇執筆者一般發現這條途徑並不是重擔而是令人舒暢的。它會保護你不致傷害自己和別人,也不會招致永久的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