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不要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希伯來書10:39。
1.什麼環境導致使徒彼得對恐懼屈膝?
使徒們深愛他們的主耶穌,當他們聽見他說,他們全都會捨棄他而四散奔逃時,這必然令他們大感震驚。在他們的主最需要支持的時刻,怎可能有這樣的事發生呢?彼得堅持說:「就算其他所有人都絆倒,我也一定不會絆倒。」彼得是個一身是膽、敢作敢為的人。但是當耶穌被人出賣和逮捕的時候,所有使徒,包括彼得,都四散奔逃。後來,耶穌在大祭司該亞法的官邸受審,彼得憂心忡忡地留在院子裡。隨著那個寒冷的晚上慢慢過去,彼得很可能害怕起來,擔心耶穌和任何跟他來往的人都會被處決。有些旁人認出彼得是耶穌的親密夥伴,更令彼得張皇失措。彼得三次否認自己跟耶穌有任何關係,甚至說根本不認識耶穌!——馬可福音14:27-31,66-72。
2.(甲)雖然彼得在耶穌被捕的晚上失足跌倒,為什麼他並沒有就此成為「退縮」的人?(乙)我們要下定什麼決心?
2 這是彼得一生最軟弱的時刻。他終其餘生,無疑都為此感到遺憾。但是,彼得那天晚上這麼膽怯,是否就表明他是個懦夫呢?他就是使徒保羅在後來所描述的那種人嗎?保羅寫道:「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希伯來書10:39)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同意,彼得並不是保羅所說的那種人。為什麼不是呢?因為彼得的恐懼只是暫時的。他一生都表現莫大的勇氣和信心,只是一時失足罷了。同樣,我們許多人也許為以往做過的事引以為恥。由於被突如其來的恐懼所嚇倒,我們沒有放膽維護真理,做我們應當做的事。(參閱羅馬書7:21-23。)但是我們可以放心,即使我們一時失足,也沒有就此成為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那種人。即使這樣,我們仍然要下定決心,永不讓自己成為配受毀滅的那種人。為什麼呢?我們怎能避免成為這種人呢?
退縮以致遭受毀滅是什麼意思
3.先知以利亞和約拿怎樣曾對恐懼屈膝?
3 保羅談及「退縮」的人,所指的並不是那些一時失去勇氣的人。保羅無疑知道彼得的經歷,也知道不少類似的事例。以利亞是個放膽發言、勇氣十足的先知。可是有一次,邪惡的耶洗別王后揚言要殺死他,他就害怕起來,倉皇逃命。(列王紀上19:1-4)約拿先知也曾對一件事十分恐懼。當日,尼尼微城臭名遠揚,以殘暴和邪惡著稱,但耶和華卻派他到這個城去。約拿立即登上一艘前往他施的船。他施位於相反的方向,在3500公里以外!(約拿書1:1-3)可是,這兩位忠心先知和使徒彼得,都不能算是膽怯退縮的人。為什麼不是呢?
4,5.(甲)希伯來書10:39的上下文,怎樣幫助我們決定經文說的「毀滅」是什麼意思?(乙)保羅說:「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4 請留意保羅的全句話:「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的人。」他說的「毀滅」是什麼意思呢?他使用的希臘詞語有時指永遠的毀滅,這個定義正好跟上下文吻合。保羅剛剛發出警告說:「我們對真理得了確切的知識以後,如果蓄意慣常犯罪,就再沒有贖罪的犧牲留下來了,惟有心存畏懼,預期審判將臨,面對吞滅反對者的如火嫉妒。」——希伯來書10:26,27。
5 因此,保羅對他的信徒同工說,「我們不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他的意思是,他和閱讀他這信的忠心基督徒,都決心永不離棄耶和華,也絕不會停止事奉他。但他們若離棄耶和華,就只會帶來永遠的毀滅了。加略的猶大就曾膽怯退縮,以致遭受這樣的毀滅;其他敵擋真理、蓄意跟耶和華的靈作對的人,也會有一樣的結局。(約翰福音17:12;帖撒羅尼迦後書2:3)「怯懦」的人會在象徵性的火湖裡遭受永遠毀滅,這正是退縮的人的下場。(啟示錄21:8)不,我們絕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6.魔鬼撒但很想誘使我們步入什麼歧途?
6 魔鬼撒但很想我們退縮,以致最後遭受毀滅。他精通「奸計」,深知人的墮落時常起於微小的過失。(以弗所書6:11)如果正面的迫害未能奏效,他就會試圖用較不易察覺的方法去侵蝕真基督徒的信心。他希望見到勇敢熱心的耶和華見證人沉寂下來。現在讓我們看看,撒但究竟用什麼策略去攻擊保羅所勸勉的希伯來裔基督徒。
基督徒怎樣受壓,要叫他們退縮
7.(甲)耶路撒冷的會眾有怎樣的經歷?(乙)閱讀保羅書信的人,有些處於怎樣的屬靈環境中?
7 證據顯示,保羅在公元61年左右寫信給希伯來裔的基督徒。當日,耶路撒冷的會眾經歷了不少艱辛。耶穌死後不久,猛烈的迫害浪潮就接踵而至,城裡許多基督徒都不得不分散到各地去。可是,隨後有一段平靜的時期來到,導致基督徒的數目大增。(使徒行傳8:4;9:31)隨著時間過去,當地的基督徒經歷到種種的迫害和艱辛。看來到了保羅寫信給希伯來人的時候,會眾再次經歷一段比較平靜的時期。即使這樣,基督徒仍然受到各種壓力。自從耶穌預告耶路撒冷會遭受毀滅以來,差不多三十年已過去了。很可能有些人覺得,過了這麼久,終結還沒有來,他們大概不會在一生中見到這個日子了。還有一些人,尤其是認識真理時日較淺的人,從未受過猛烈迫害的考驗,因此不體會到基督徒要在試煉之下保持忍耐。(希伯來書12:4)撒但無疑很想利用這樣的環境去陷害基督徒。他用什麼「奸計」去達到他的目的呢?
8.許多猶太人對新興的基督徒會眾懷有什麼態度?
8 耶路撒冷和猶地亞的猶太社區,對新興的基督徒會眾十分藐視。從保羅的書信,我們不難看出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猶太宗教領袖和他們的黨羽怎樣譏嘲基督徒。他們很可能這樣說:「我們有耶路撒冷的宏偉聖殿,幾百年來一直屹立不移!我們有尊貴的大祭司和他手下的副祭司主持禮拜,天天獻上各種祭牲。我們有律法典章,是上帝在西奈山上施行異能奇跡,通過天使傳授給摩西的。這些乳臭未乾的基督徒背叛猶太教,另起爐灶,我們有的東西他們一概沒有!」這樣的蔑視有沒有見效嗎?有些希伯來裔基督徒顯然受到困擾。保羅的書信正好向他們提出適時的幫助。
他們何以不該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9.(甲)什麼主題貫串全卷希伯來書?(乙)在什麼意義上,基督徒在一個比耶路撒冷聖殿更佳的殿宇裡服務?
9 我們且看看保羅提出的兩個理由,為什麼他在猶地亞的弟兄姊妹絕不該膽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第一個理由是,基督教的崇拜體系遠比猶太教優越。這個主題貫串全卷希伯來書。保羅在信裡一直發揮這個主題。耶路撒冷的聖殿只是一個仿品,所預示的是一個遠較偉大的實體,即耶和華的屬靈聖殿。這個建築物「不是人手造的」。(希伯來書9:11)基督徒有幸在純真崇拜的這個屬靈安排中服務。他們在一個較佳的契約之下,在上帝久已應許的新約裡;這個契約有一位高於摩西的居間者,就是耶穌基督。——耶利米書31:31-34。
10,11.(甲)為什麼耶穌的世系並沒有使他喪失資格,不能在屬靈聖殿裡做大祭司?(乙)從什麼方面來說,耶穌比在耶路撒冷聖殿裡任職的大祭司更優越?
10 基督徒也有一位優越得多的大祭司——耶穌基督。他並不是亞倫的後人。相反,他是「照著麥基洗德的體系」作大祭司的。(詩篇110:4,《新譯》)麥基洗德是古代的撒冷王兼大祭司,但聖經並沒有把他的世系記錄下來。因此,他很適切地預表耶穌,因為耶穌的祭司職分並不依賴任何不完美的人的世系,而是有賴於一件更重大的事物——耶和華上帝自己的誓言。像麥基洗德一樣,耶穌不但是大祭司,同時也是君王,而且是永遠不死的。——希伯來書7:11-21。
11 此外,耶穌不像耶路撒冷聖殿的大祭司那樣,要年復一年地獻上祭物。耶穌所獻的祭物就是他自己的完美生命,因此只須獻上一次就夠了。(希伯來書7:27)聖殿的祭牲都只是影子,全都預表耶穌的犧牲。耶穌獻上完美的祭物,叫所有信從他的人都真正得蒙赦罪。令人欣慰的另一點是,保羅指出,他們的大祭司就是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所認識的同一位耶穌。他是永不改變的;他仍像以前一樣謙卑自抑、宅心仁厚,因此能夠「同情我們的軟弱」。(希伯來書4:15;13:8)受膏的基督徒有希望成為基督的副祭司!既有這麼光明的前景,他們又怎可能想到要開倒車,重投猶太教的懷抱,再度依從那些「軟弱貧乏」的事物呢?——加拉太書4:9。
12,13.(甲)保羅提出什麼第二個理由,叫我們不要膽怯退縮?(乙)希伯來裔的基督徒以往一直保持忍耐,為什麼這個記錄應當鼓勵他們永不膽怯退縮,以免遭受毀滅?
12 彷彿這還不夠,保羅向希伯來人提出第二個理由,促請他們不要退縮以致遭受毀滅。這個理由就是:他們一直保持忍耐的記錄。他寫道:「你們要記住從前的日子;當時你們蒙了光照啟迪,在極大的搏鬥中忍耐,受盡苦楚。」保羅提醒希伯來裔的基督徒,他們「像在劇場示眾一樣」,飽受責難和艱辛。有些人受到監禁,其他的人則向獄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支持。他們的確表現了堪作模範的信心和忍耐。(希伯來書10:32-34)可是,保羅為什麼敦促他們「要記住」這些痛苦的經歷呢?回想這些令人不快的往事,不是會叫他們灰心嗎?
13 剛相反,希伯來人「記住從前的日子」,反會提醒自己耶和華怎樣在試煉中扶持他們。憑著上帝的幫助,他們已成功抵抗了撒但的許多攻擊。保羅寫道:「上帝並非不義,總不會忘記你們的作為和你們為他的名所顯的愛心。」(希伯來書6:10)不錯,耶和華記得他們的一切忠心作為;這些善行都保存在他那無限的記憶裡。這使我們想起耶穌的勸勉,他要我們積存財寶在天上。沒有竊賊能夠偷去這樣的財寶;這些珍寶沒有蛾蛀,也沒有鏽蝕。(馬太福音6:19-21)事實上,惟獨基督徒膽怯退縮,遭受毀滅,這樣的財寶才會失去。人若這樣做,就把他積存在天上的財寶完全浪費了。保羅向希伯來裔的基督徒提出多麼有力的理由,叫他們千萬不要膽怯退縮、自暴自棄!多年來,他們一直忠心事奉上帝,為什麼要前功盡棄呢?他們應當保持忍耐才對。這樣做無疑好得多。
我們何以不該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14.我們面對什麼不利的環境,跟公元1世紀基督徒所經歷的頗相似?
14 今天的真基督徒也有同樣有力的理由不該退縮。首先,我們要記住,耶和華賜給我們的純真崇拜方式,對我們有多大的造益。像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一樣,今天我們也受一些較流行的宗教冷嘲熱諷。這些人高傲地指出,他們擁有宏偉的教堂、悠久的傳統。可是,耶和華卻向我們保證,我們的崇拜方式是他所認可的。事實上,我們今天享有的福分,有些是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所沒有的。你也許納罕:「這怎麼可能呢?」畢竟,他們生活在屬靈聖殿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基督在公元29年受浸時,成為這個聖殿的大祭司。有些早期基督徒曾見過上帝的兒子施行奇跡。甚至在耶穌死後,還陸續有奇跡發生。可是正如聖經預告,這些恩賜最後都終止了。——哥林多前書13:8。
15.今天真基督徒生活在什麼預言獲得應驗的時候?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15 以西結書40-48章載有一個論及聖殿的詳細預言,我們今天正生活在這個預言獲得重大應驗的時候。a因此,我們見到上帝把純真崇拜的安排復興過來。他已潔淨了屬靈的聖殿,把其中各種形式的宗教污染和偶像崇拜徹底清除。(以西結書43:9;瑪拉基書3:1-5)請想想這場潔淨為我們帶來的許多好處。
16.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面對什麼令人灰心的發展?
16 公元1世紀,在當時的基督徒會眾組織看來,前景相當暗淡。耶穌曾預告,情形彷彿人在田裡撒下小麥種子,別人卻來撒下許多雜草種子,結果差不多無法把小麥和雜草分別開來。(馬太福音13:24-30)後來,這件事果然發生了。到公元1世紀的末了,年老的使徒約翰對腐化的勢力發揮著最後的抑制作用,但當時叛道的情形已十分猖獗。(帖撒羅尼迦後書2:6;約翰一書2:18)眾使徒死後不久,教士階級隨即興起;他們肆意壓迫羊群,身穿特別袍服以示高人一等。叛道的勢力迅速蔓延。對忠心的基督徒來說,這種情勢多麼令人灰心!他們目睹新近建立的純真崇拜安排竟然受到腐化勢力所影響。這樣的事在基督創立會眾之後還不及一百年,就發生了。
17.在什麼意義上,現代的基督徒會眾比公元1世紀的會眾延續得更久?
17 現在看看一種截然不同的情形。今天,純真的崇拜已經復興過來,而且比使徒們在生的日子還要長。自從本刊在1879年創刊以來,耶和華一直祝福我們,使我們的崇拜不斷受到潔淨。1918年,耶和華和基督耶穌來到屬靈的聖殿,為的是潔淨聖殿的崇拜。(瑪拉基書3:1-5)自從1919年以來,崇拜耶和華上帝的安排一直逐步受到精煉。我們對聖經預言和原則也了解得越來越清楚。(箴言4:18)這一切的功勞要歸於誰呢?不是歸於不完美的凡人。在現今這個腐敗的時代,惟有耶和華和他的愛子,會眾的元首,才能夠保護上帝的子民不受世界所腐化。所以,我們永不要忘記感謝耶和華讓我們有幸參與純真的崇拜。我們也要下定決心,永不膽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18.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18 像希伯來裔的基督徒一樣,我們還有第二個理由不可膽怯退縮。這個理由就是,我們保持忍耐的記錄。不論我們是近年才開始事奉耶和華的,還是忠心耿耿地事奉他有數十年,我們都留下了基督徒的善工記錄。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受過迫害,下過監牢,工作被禁止,受到粗暴對待,或喪失財物。還有更多人受過家人反對,被人蔑視、譏嘲、不理不睬。我們人人都經歷過生活的種種困難和艱辛,但我們仍堅忍不拔,繼續忠心地為耶和華服務。由於這緣故,我們在保持堅忍方面建立了優良的記錄。這個記錄成了我們積存在天上的財寶,耶和華必定不會忘記。我們既然撇下了腐敗的舊制度,現在絕不是退縮返回這個制度的時候!為什麼要使自己的一切努力成為徒然呢?尤其在今天,再過「一會兒」,終結就要來到了,我們更沒有理由要半途而廢。——希伯來書10:37。
19.下一篇文章會討論什麼問題?
19 不錯,願我們都決心不做「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我們倒要做「有信心」的人。(希伯來書10:39)我們怎能確定自己是這樣的人呢?我們怎可以幫助信徒同工也做這樣的人?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腳注]
你記得嗎?
◻ 退縮以致遭受毀滅是什麼意思?
◻ 保羅寫信給希伯來裔的基督徒,當時他們正受到什麼壓力?
◻ 保羅向希伯來人指出,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可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 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決心永不退縮以致遭受毀滅?
[第15頁的圖片]
彼得雖一時對恐懼屈膝,卻沒有就此成為「退縮以致遭受毀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