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受害者的希望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大饑荒的部分原因多數是戰爭和革命,」布朗和安德森(Brown & Anderson)兩位博士在《歷史性的大災禍:饑荒》一書中說。
這件事實使人想到一個含有預言性的古老異象,通常稱為「啟示錄的四騎士」。非洲一份報章以此為題作出報導說:「四騎士正在不幸的埃塞俄比亞國土上橫行。」可是,很少人了解到這個異象所含有的奇妙希望。
夭亡的原因
啟示錄的第三位騎士預表饑荒。騎士「手中拿著一具天平」,有聲音發出說:「一天的工資只能買一公升小麥。」(啟示錄6:6,《現譯》)在他前頭奔馳的騎士預表戰爭——戰爭是如此廣泛和持久,以致聖經說他要「從地上奪去太平。」這兩個騎士表明饑荒與戰爭有密切關係。——啟示錄6:3-6。
論到這種密切關係,《歷史性的大災禍:饑荒》一書評論說:「糧食生產往往因為人力短缺而減少。……戰爭可能破壞寶貴的農作物。要多年時間才能補充的樹木和其他植物也許遭受毀滅。交通和貿易可能中斷,以致一處地方饑饉,附近的另一處地方卻有糧食剩餘。」這便是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兩場戰爭之間世上千百萬人的悲慘經歷,這種經歷今日正影響到無數的人。
隨著以上描述的兩個騎士之後的是另一位名叫「死」的騎士。他預表自危險的1914年以來,世上千百萬人所遭遇的夭亡。在預告的各項原因當中,戰爭與「糧食短缺」高踞榜首。(啟示錄6:7,8)自1914年以來,戰爭已奪去超過一億人的生命,而「糧食短缺」甚至死人更多。「在以往五年之內,餓死的人比150年來所有因戰爭、革命和兇殺而死的人更多,」《饑荒導火線》一書說。
死者的希望
緊隨著「死」這個騎士之後的是一項帶來希望的東西。它便是「海地斯」(陰間)。因此,顯然許多夭亡的死者都是在海地斯裡。「海地斯」一詞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聖經所用的希臘文“haiʹdes”的音譯,與希伯來文“Sheol”的音譯詞「希屋爾」相等。(可將詩篇16:10與使徒行傳2:31相較。)這兩個名詞所指的是一個沒有知覺的安息之處,即人類墳墓的總稱,死者從其中可有復活的希望。
稍後,啟示錄一書提出保證說:「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海地斯]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13)因此有一個奇妙的前途正等待著許多因饑荒而死的人。復活之後的人若對上帝的拯救安排表示衷心的體會,便會被「判」為配在地上享受永生。——詩篇37:29;約翰福音5:28,29;約翰一書2:1,2。
可是,這場復活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呢?在預表主耶穌基督的啟示錄第一位騎士『完成了他的征服』之後。(啟示錄6:2,《新世》)耶和華上帝已立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為王去管理全人類。(啟示錄11:15)基督「是上帝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使徒行傳10:42。
活人的希望
所有反對基督統治的人不久就會從地上徹底消滅。自私的人為政府也會被鏟除。(但以理書2:44)「上帝要從這地上鏟除作惡的人,」但順服管理全地的屬天君王的人卻「得以定居在這片土地上。」(箴言2:21,22,《現譯》)對這樣的生還者來說,飢餓將會成為往事。——以賽亞書25:6;65:21,22。
藉著上帝所賜的超人能力,耶穌基督會確保地球的生態恢復完美的平衡。(可參看馬可福音4:37-41。)非洲的撒哈拉和其他正在擴展的沙漠將會受到制止。上帝要使全球成為樂園的原定旨意將會完全實現。(創世記1:28;2:7,8;路加福音23:43)正如聖經的預言說,「沙漠也必……像玫瑰開花。……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湧流。」——以賽亞書35:1,6。
聖經以感人的方式描述基督的統治,說:「他要憐恤貧寒和窮乏的人,拯救窮苦人的性命。他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在地的山頂上,五穀必然茂盛。」——詩篇72:8,13,14,16。
[第23頁的圖片]
啟示錄的第三位騎士——饑荒——今日正在非洲多處地方橫行
[第24頁的圖片]
非洲和普世均物產豐饒的時候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