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伯拉罕是誰?守望台2012年 | 1月1日
-
-
亞伯拉罕是誰?
世上沒有哪個人像他那樣對世界的宗教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無論是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還是基督徒都對他推崇備至,稱他為「聖經裡的偉人」「信心的最高典範」。聖經也說:「凡……懷具信心的人,[他]就成了他們的父親」。(羅馬書4:11)這個人是誰?就是亞伯拉罕a。
為什麼亞伯拉罕這麼備受尊重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在聖經裡,惟獨亞伯拉罕一人有幸稱為上帝的朋友。(以賽亞書41:8;雅各書2:23)
不過,亞伯拉罕也跟我們一樣是個普通人。我們所面對的很多難題,他也面對過,並成功克服了。他是怎樣做到的呢?請看看聖經怎樣描述這個傑出的人物。
他的背景
亞伯拉罕生於公元前2018年,在吾珥長大。(創世記11:27-31)吾珥是個繁榮的大城,盛行偶像崇拜。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也可能崇拜過不同的偶像。(約書亞記24:2)可是,亞伯拉罕卻選擇惟獨崇拜耶和華b,而不是崇拜沒有生命的神像。
什麼推使亞伯拉罕作出這個選擇呢?亞伯拉罕150歲時,挪亞的兒子閃才去世。也許亞伯拉罕有機會跟這個比他年長得多的長輩往來。這對他有什麼影響呢?他可能從閃那裡親耳聽到閃和家人渡過全球大洪水的經過,而拯救閃和他一家渡過大洪水的就是耶和華上帝。亞伯拉罕因而學到事奉耶和華是多麼的重要。
亞伯拉罕可能通過閃,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認識耶和華。不管怎樣,亞伯拉罕認識上帝後就決定事奉他。「察驗人心」的耶和華從亞伯拉罕身上看到一些美好的特質,並幫助他把這些特質更充分地發揮出來。(箴言17:3;歷代志下16:9)
他的生平
亞伯拉罕的一生經歷豐富,他雖然遇到許多波折,卻活得很充實很有意義。請看看他經歷過的幾件事。
◼ 亞伯拉罕還住在出生地吾珥的時候,上帝就吩咐他離開家鄉,到上帝指示的地方去。雖然亞伯拉罕和撒拉不清楚所有細節,例如,他們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離開,但他們還是聽從上帝的吩咐。最後,亞伯拉罕和撒拉來到了迦南地,並住在帳幕裡,終其餘生在那裡僑居。(使徒行傳7:2,3;希伯來書11:8,9,13)
◼ 亞伯拉罕和撒拉還沒有兒女的時候,耶和華就應許要讓亞伯拉罕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他而得福。(創世記11:30;12:1-3)後來,耶和華再向亞伯拉罕保證,這個應許必定實現,他的苗裔會像天上的星辰那麼多,數不勝數。(創世記15:5,6)
◼ 到亞伯拉罕99歲、撒拉接近90歲時,上帝又向他們保證,他們會有一個兒子。在人看來,這件事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亞伯拉罕和撒拉很快就看出,沒有什麼奇事是耶和華做不到的。(創世記18:14)一年之後,撒拉為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以撒。當時,亞伯拉罕已經100歲了。(創世記17:21;21:1-5)上帝明確指出,惟獨通過以撒,人類才能得享厚福。
◼ 許多年後,耶和華請亞伯拉罕做一件異乎尋常的事:他叫亞伯拉罕獻上愛子以撒作為祭牲,儘管當時這個年輕人還未成家,也沒有兒女。c想到要失去自己的兒子,亞伯拉罕必定很悲痛,但他還是願意聽從上帝的吩咐,把以撒獻上。亞伯拉罕深信,如果上帝認為有必要,他必能使以撒復活,好實現自己的應許。(希伯來書11:19)正當亞伯拉罕拿起屠刀要殺以撒時,上帝阻止了他,保存了以撒的性命。亞伯拉罕完全服從上帝,因而得到上帝的嘉許。接著,耶和華向亞伯拉罕重申他的應許。(創世記22:1-18)
◼ 亞伯拉罕在175歲的高齡去世。聖經說,他「安享長壽,年老滿足」。(創世記25:7,8)這就應驗了上帝的另一個應許,就是亞伯拉罕必盡享長壽,平靜安詳地死去。(創世記15:15)
他留下的榜樣
亞伯拉罕不僅是古代一個歷史或宗教人物。他的生平故事到今天仍然發揮著影響力,他仍然是我們效法的好榜樣。(希伯來書11:8-10,17-19)讓我們認識一下亞伯拉罕四種美好的特質。我們會先看看他最為人熟知的特質——信心。
[腳注]
a 亞伯拉罕本來叫亞伯蘭,他的妻子本來叫撒萊。後來,上帝把亞伯蘭的名字改為亞伯拉罕,意思是「許多人的父親」。上帝也把撒萊的名字改成撒拉,意思是「公主」。(創世記17:5,15)為簡便起見,這系列文章會使用亞伯拉罕和撒拉這兩個名字。
b 聖經指出,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
c 請看本刊23頁「讀者問——上帝為什麼吩咐亞伯拉罕拿兒子來獻祭?」。
[第4頁的附欄]
聖經時代的關鍵人物
聖經創世記的頭十章記載了好幾個信心堅強的人的生平事跡,包括亞伯、以諾和挪亞。但在接著的十五章裡,大部分內容都只記載一個人 的生平事跡,這個人就是亞伯拉罕。
此外,聖經記述亞伯拉罕生平的時候提到某些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第一次在聖經裡出現的,例如:
▪ 第一次提到上帝是保護他僕人的盾牌。(創世記15:1;另見申命記33:29;詩篇115:9;箴言30:5)
▪ 第一次提到信從上帝。(創世記15:6)
▪ 第一次提到先知這個詞。(創世記20:7)
▪ 第一次提到父母的愛。(創世記22:2)
-
-
亞伯拉罕——一個信心堅強的人守望台2012年 | 1月1日
-
-
亞伯拉罕——一個信心堅強的人
在一個靜寂的晚上,亞伯拉罕站在野外。他舉目望天,看見繁星密布的夜空,不禁想起上帝的應許:他的苗裔會像星辰那麼多,數不勝數。(創世記15:5)每當亞伯拉罕看到天上的星辰,就會想起耶和華的應許。這些星辰好像一個憑據,讓亞伯拉罕確信,既然耶和華有能力創造浩瀚的宇宙和其中的萬物,就必定也有 能力使他和撒拉生一個兒子。這就是亞伯拉罕對上帝所懷的信心。
什麼是信心?根據聖經,「信心」是指對看不見的事深信不疑,是建基於確鑿不移的證據。對耶和華有信心的人深信,上帝的應許一定會實現,彷彿這些應許已實現似的。
亞伯拉罕怎樣表現信心?亞伯拉罕以行動表明,他相信上帝的應許必實現。由於有信心,亞伯拉罕離開出生地,相信耶和華必履行諾言,領他去應許之地。由於有信心,亞伯拉罕在應許之地迦南寄居,確信自己的後裔最終會得著這塊土地。由於有信心,亞伯拉罕服從上帝的吩咐,要把以撒獻上作為祭牲,相信如果耶和華認為有必要,就會復活以撒。(希伯來書11:8,9,17-19)
亞伯拉罕展望未來,而不是緬懷過去。雖然吾珥的生活比在迦南的舒適,但亞伯拉罕和撒拉「並不懷念已經離開了的地方」。(希伯來書11:15,《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相反,他們把目光集中在上帝的應許上,深信自己和後代必會得福。(希伯來書11:16)
亞伯拉罕對上帝的應許堅信不移,那麼上帝有沒有令亞伯拉罕失望呢?沒有。耶和華實現了他的一切應許,讓亞伯拉罕的後代繁衍增多,組成以色列國。後來,以色列人佔領了迦南地,並在那裡定居,這塊地就是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要賜給他後代的。(約書亞記11:23)
我們學到什麼?我們可以深信,耶和華必實現他的應許。即使有些應許在人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我們還是相信「在上帝,凡事都可能」。(馬太福音19:26)
亞伯拉罕的榜樣也讓我們明白,不要緬懷過去,而要展望將來,盼望未來所享的福樂。賈森就學會這樣做。他患了惡疾,以致全身癱瘓。他說:「我得承認,有時候我會回想過去,例如摟摟我的太太阿蔓達。我最懷念的就是生活中的這些點點滴滴。」
然而,賈森堅信耶和華必實現他的應許,包括在不久的將來使地球成為樂園,讓有信心的人享有完美的健康和永遠的生命。a(詩篇37:10,11,29;以賽亞書35:5,6;啟示錄21:3,4)賈森說:「我提醒自己,好日子就在前頭。不久,憂慮、壓力、悲傷、罪咎感都會成為過去,永遠都不會再困擾人。」賈森像亞伯拉罕一樣表現了堅強的信心,確是我們的好榜樣!
[腳注]
a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將臨的地上樂園,請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辨明聖經的真理》第3,7,8章。
-
-
亞伯拉罕——一個勇氣十足的人守望台2012年 | 1月1日
-
-
亞伯拉罕——一個勇氣十足的人
亞伯拉罕和家人僕婢正準備向迦南進發,這時他默默地看著他們。(創世記12:1-5)眼見這麼多人要靠他過活,他不禁感受到自己實在責任重大。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可以怎樣維持他們的生活呢?吾珥是個繁榮的城市,有遼闊的牧場、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在吾珥照顧他們,應該比在迦南地更容易吧。人地生疏,萬一自己生病或死去,誰來照顧家人呢?我們不清楚亞伯拉罕有沒有這些憂慮,即使有,他也沒有因而感到恐懼,裹足不前。亞伯拉罕毅然採取行動,不管將來有什麼事發生,都決心聽從上帝的吩咐,確實表現了真正的勇氣。
什麼是勇氣?勇氣含有堅強、勇敢、無畏的意思,跟膽怯、畏縮相反。有勇氣的人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事實上,人能靠著上帝所賜的勇氣克服恐懼,採取果敢的行動。
亞伯拉罕怎樣表現勇氣?亞伯拉罕不肯附和大眾。在亞伯拉罕長大的地方,四周的人都崇拜形形色色的神明和偶像,但亞伯拉罕卻敢於與眾不同,選擇惟獨崇拜至高的上帝耶和華。他並不害怕別人怎樣看他,而是堅持做自己視為對的事。(創世記14:21,22)
亞伯拉罕把事奉真神看得比物質重要。他甘願放棄吾珥的舒適生活,穿越不毛之地,深信耶和華會照顧他在物質方面的需要。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亞伯拉罕也許會想起吾珥的舒適生活,但他肯定耶和華必會繼續照顧他和他的家人。在亞伯拉罕的心目中,耶和華是最重要的,他緊緊依附耶和華,這讓他有勇氣服從上帝的吩咐。
我們學到什麼?即使周圍的人跟我們的立場不一樣,我們也可以效法亞伯拉罕,培養勇氣,服從耶和華。例如,聖經說,人選擇事奉上帝,可能會受到反對,反對的人也許是懷有好意的親友。(約翰福音15:20)但我們認識了耶和華,對學到的知識堅信不疑,就會勇於維護自己的信仰,並以尊重的態度表明立場。(彼得前書3:15)
我們也可以確信上帝的保證:他必照顧對他有信心的人。這樣的信心使我們有勇氣採取行動,以求專注於屬靈的事而不是物質資財。(馬太福音6:33)請看看一個家庭怎樣做到這點。
道格和貝姬有兩個年幼的兒子,這對夫婦想搬到更需要傳道員的國家,傳講聖經的好消息。他們仔細地搜集資料,並熱切禱告後,就決定按計劃去做。道格說:「要帶著兩個小孩搬家,前頭的情況又很難預料,我們真的需要勇氣才能採取行動。我們開始計劃的時候,就一起討論亞伯拉罕和撒拉的榜樣。我們想到他們怎樣信賴耶和華,又想到耶和華從沒有離棄他們,就受到很大的強化。」
道格談到他們一家在外地的生活說:「我們得到很多很多福分。現在,我們的生活比較簡單,整家人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在一起,一起傳道,一起聊天,一起玩耍。這種輕鬆自在的感覺真是難以言喻。」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作出這麼大的改變,但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效法亞伯拉罕,把事奉耶和華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深信他隨時會幫助我們。這樣,我們就是聽從聖經的勸告,「勇氣十足地說:『有耶和華幫助我,我決不害怕。』」(希伯來書13:5,6)
[第7頁的精選語句]
人能靠著上帝所賜的勇氣克服恐懼,採取果敢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