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上帝是不偏心的」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大家……就不再有異議……讚美上帝」(使徒行傳11:1-18)

      15,16.為什麼有些猶太裔基督徒跟彼得爭辯?彼得怎樣解釋自己所做的事?

      15 彼得無疑很想匯報發生了什麼事,就上耶路撒冷去。顯然,他還沒有抵達,耶路撒冷的信徒就已經風聞沒有受割禮的外族人也接受了上帝的話語。彼得到達後不久,「支持割禮的人就開始批評他」。這些人感到很不安,因為彼得「進了沒有接受割禮的人家裡,跟他們一起吃飯」。(使徒行傳11:1-3)爭論之所以發生,並不是因為那些猶太裔基督徒認為外族人不可以做基督徒,而是因為他們極力主張外族人必須遵守摩西法典——包括接受割禮——才可以崇拜耶和華。很明顯,有些猶太裔基督徒仍然放不下摩西法典。

      16 彼得怎樣解釋自己所做的事呢?使徒行傳11:4-16記述,彼得提出了四個證據,證明整件事都得到上帝的指引。這四個證據是:(一)他看到的異象(4-10節);(二)上帝通過神聖力量給他的吩咐(11,12節);(三)天使探訪了哥尼流(13,14節);(四)神聖力量降在外族人身上。(15,16節)最後,彼得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既然上帝無償給他們[外族信徒]同樣的恩賜[神聖力量],就像給我們這些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一樣,我是誰,怎麼能阻攔上帝呢?」(使徒行傳11:17)

      17,18.(甲)為什麼說,彼得的證言為某些猶太裔基督徒帶來考驗?(乙)保持會眾的團結為什麼有時並不容易?我們應該問問自己什麼問題?

      17 彼得的證言為那些猶太裔基督徒帶來重大的考驗。他們能不能放下一切偏見,把這些新受浸的外族人視為弟兄姐妹呢?聖經告訴我們:「大家[使徒和其他猶太裔基督徒]聽見這些話,就不再有異議了。他們讚美上帝,說:『這樣看來,上帝也讓外族人有機會悔改而得到生命了。』」(使徒行傳11:18)這種積極的態度維護了會眾的團結。

      18 今天,參與正確崇拜的人「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這意味著,很多會眾都由不同種族、文化和背景的人所構成。(啟示錄7:9)因此,要保持團結有時並不容易。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心裡是不是一絲偏見都沒有呢?我有沒有下定決心,絕不讓這個世界上引起分裂的種種因素,無論是國家主義、部族主義、種族主義還是文化優越感,影響我對待基督徒弟兄姐妹的方式呢?」請回想第一批外族人歸信多年之後,彼得(磯法)做了什麼事——他迫於其他人給的壓力,以致「跟外族人分開」,結果保羅不得不糾正他。(加拉太書2:11-14)讓我們不斷保持警覺,以免掉進偏見的網羅。

      「許多人都成為信徒」(使徒行傳11:19-26上)

      19.在安提阿,猶太裔基督徒開始向誰傳道?成果如何?

      19 耶穌的門徒有沒有開始向沒受割禮的外族人傳道呢?請留意後來在敘利亞的安提阿所發生的事。d這個城有很多猶太人,而當地的猶太人跟外族人之間一向相安無事,這樣的氛圍對於向外族人傳道比較有利。由於這緣故,安提阿的一些猶太裔基督徒開始向「說希臘語的人」宣揚耶穌的好消息。(使徒行傳11:20)他們的傳道對象不僅是說希臘語的猶太人,也包括沒有受割禮的外族人。耶和華賜福給他們,使他們的工作取得成果,於是有「許多人都成為信徒」。(使徒行傳11:21)

      敘利亞的安提阿

      敘利亞的安提阿坐落在奧龍特斯河畔,位置大約是地中海沿岸的塞琉西亞港上游30公里,耶路撒冷以北550公里。(使徒行傳13:4)公元前300年,塞琉西帝國第一位統治者塞琉古一世尼卡托興建了安提阿城,這個城被立為帝國的首都後,很快就成了一個重鎮。公元前64年,羅馬將軍龐培征服了敘利亞,使敘利亞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安提阿也就成了這個行省的首府。到了1世紀,安提阿已發展為羅馬帝國第三大城,大小和財富僅次於羅馬城和亞歷山大城。

      安提阿是個商業及政治中心,是敘利亞各種商品外銷到地中海地區的樞紐。一位學者評論說:「由於安提阿位於希臘人和羅馬人的聚居地跟東方諸國的交界附近,因此這個城比大多數希臘化城市還要國際化。」安提阿有很多猶太人。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指出,猶太人使當地「很多希臘人成了歸信者」。

      20,21.巴拿巴怎樣表現謙虛?在傳道工作方面,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的謙虛?

      20 為了好好照料安提阿這片莊稼已熟的田地,耶路撒冷的會眾派巴拿巴到那裡去。可是,響應真理的人實在太多了,顯然巴拿巴無法獨自照顧。誰可以協助巴拿巴呢?既然耶穌想要讓掃羅成為向外族人傳道的使徒,看來掃羅就是最佳人選了。(使徒行傳9:15;羅馬書1:5)那麼,巴拿巴會不會把掃羅當成對手呢?當然不會!巴拿巴十分謙虛,他主動到大數去尋找掃羅,找到了,就帶他到安提阿來幫忙。有一整年,他們一起鼓勵當地的會眾。(使徒行傳11:22-26上)

      21 在執行傳道職務方面,我們可以怎樣表現謙虛呢?謙虛意味著承認自己的能力限度。我們所有人的長處和能力都各有不同。比如說,有些人可能很擅長做非正式見證或挨家挨戶傳道,卻不擅長續訪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或建立聖經課程。要是你想在傳道工作的某個方面有所改進,不妨請教別人。你主動向人求教,就會在傳道工作上有更大的成效和喜樂。(哥林多前書9:26)

      送救濟物資(使徒行傳11:26下-30)

      22,23.安提阿的弟兄怎樣表現弟兄之愛?今天上帝的子民當中有什麼類似的情形?

      22 「在上帝指引下,門徒首次被稱為基督徒」,是在安提阿開始的。(使徒行傳11:26下)這個受上帝認可的名字很貼切,說明基督徒在生活方式上以基督為模範。隨著越來越多的外族人成為基督徒,猶太裔和外族的信徒之間有沒有培養出弟兄之情呢?請看看以下事例。大約公元46年發生了一場嚴重的饑荒。e在古代,一旦發生饑荒,窮人就深受其害,因為他們沒有積蓄,沒有存糧。猶地亞有很多猶太裔基督徒顯然都很窮,這次饑荒期間,他們缺乏生活必需品。安提阿的弟兄——包括外族基督徒——知道了他們的需要,就「捐出救援物資,送給猶地亞的弟兄」。(使徒行傳11:29)這是多麼真摯的弟兄之愛!

      23 今天,上帝的子民也是這樣。不論是外地還是本地的弟兄陷於困境,我們都樂於伸出援手。每當有颶風、地震或海嘯等天災發生,分部委員會就會迅速成立救災委員會,照顧受災的信徒。這一切救援行動充分表明,在我們整個基督徒團體當中,大家確實彼此相愛、親如兄弟。(約翰福音13:34,35;約翰一書3:17)

  • 「上帝是不偏心的」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d 請看第73頁附欄「敘利亞的安提阿」。

      e 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曾提到,克勞狄皇帝在位期間(公元41-54年)的這場「嚴重的饑荒」。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