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行傳經文選講守望台2008年 | 5月15日
-
-
使徒行傳的前部分主要記載使徒彼得的活動,後部分則與使徒保羅有關。路加在書中用了「我們」這個代名詞,顯示某些事情是他的親身經歷。我們留意使徒行傳的信息,就會更加看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領會聖靈所發揮的作用。(希伯來書4:12)這部經卷也能推動我們表現自我犧牲的精神,加強我們對王國希望的信心。
彼得使用「王國的鑰匙」
在聖靈的幫助下,使徒們勇敢無畏地作見證。彼得使用第一把「天上王國的鑰匙」,使「衷心接受他話」的猶太人和歸信的人可以學習上帝的知識,並打開機會讓他們進入上帝的王國。(馬太福音16:19;使徒行傳2:5,41)門徒大受迫害,分散各處,這倒有助於擴展傳道工作。
耶路撒冷的使徒聽見撒馬利亞人接納上帝的話語,就派彼得和約翰到他們那裡去。彼得使用第二把鑰匙,讓撒馬利亞人有機會進入王國。(使徒行傳8:14-17)也許在耶穌復活後一年內,大數城的掃羅作出徹底改變,成為基督徒。公元36年,彼得使用第三把鑰匙,聖靈就白白的傾注在未受割禮的外邦人身上。(使徒行傳10:45)
-
-
使徒行傳經文選講守望台2008年 | 5月15日
-
-
保羅熱心傳道
公元44年,亞迦布來到安提阿,巴拿巴和掃羅在這裡教導人已有一整年。亞迦布預言兩年後必鬧「大饑荒」。(使徒行傳11:26-28)「巴拿巴和掃羅在耶路撒冷完成救濟的任務」,就回到安提阿去。(使徒行傳12:25)公元47年,大概是掃羅歸信後12年,巴拿巴和掃羅奉聖靈差遣,展開傳道旅程。(使徒行傳13:1-4)公元48年,他們回到安提阿,當初眾人就在這個地方「把他們交託在上帝的分外恩典裡,派他們出去工作」。(使徒行傳14:26)
大約九個月之後,保羅(也稱為掃羅)選了西拉做他第二次傳道旅程的同伴。(使徒行傳15:40)提摩太和路加也跟保羅一起前行。路加後來留在腓立比,保羅就繼續前往雅典,接著到了哥林多,遇到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那裡住了一年零六個月。(使徒行傳18:11)公元52年初,保羅把提摩太和西拉留在哥林多,然後帶著亞居拉和百基拉,啟航到敘利亞去。(使徒行傳18:18)後來,他們到了以弗所。亞居拉和百基拉就在當地留下來。
在敘利亞安提阿逗留一段時間後,保羅在公元52年開始第三次傳道旅程。(使徒行傳18:23)在以弗所,「耶和華的話語日益興旺,大有能力,節節得勝」。(使徒行傳19:20)保羅在以弗所住了大約三年。(使徒行傳20:31)公元56年的五旬節之前,保羅一直留在耶路撒冷。保羅被捕後,依然勇敢地向當權者作見證。他在羅馬被軟禁兩年(公元59年-61年)。這段期間,保羅繼續抓緊機會傳講上帝的王國,「教導主耶穌基督的事」。(使徒行傳28: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