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疫病」警醒!2003年 | 2月8日
-
-
愛滋病席捲非洲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疫情最為嚴重,估計當地有253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在2000年,單是這個地區就有240萬人死於愛滋病,佔該年全球死於愛滋病的總人數百分之80。愛滋病已成了這個地區的頭號殺手。b
南非是世上受感染人口最多的國家,患者估計多達470萬人。該國每月有5000個嬰兒生來就感染了愛滋病毒。2000年7月,第13屆國際愛滋病會議在南非德班市舉行。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會議上說:「據悉南非每兩個青年就有一個將死於愛滋病,這實在令人震驚。遺憾的是,所有個案和由此造成的悲劇……其實本可以避免,而且也是能夠避免的。」
-
-
愛滋病席捲非洲警醒!2003年 | 2月8日
-
-
愛滋病席捲非洲
「我們正面對一場大災難。」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派往非洲的專員斯蒂芬·劉易斯說了以上的話。很多人十分關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愛滋病災情,劉易斯的話正好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愛滋病毒廣泛地傳播開去,原因不一而足。另一方面,愛滋病也使其他社會問題日趨嚴重。愛滋病不單在非洲橫行,也在世界各地蔓延,這常常與以下的原因大有關係。
道德墮落 性接觸是感染愛滋病毒的主要途徑。社會道德敗壞,顯然會助長病毒的傳播。不過,許多人認為,提倡未婚的人保持貞潔是不管用的。法朗索瓦·迪富爾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星報》說:「傳媒對性感形象推崇備至,也大力宣傳放蕩的舉止打扮。青少年自小就耳濡目染,因此,單單勸誡他們要守身如玉,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從青少年的行為看來,迪富爾的確所言不虛。例如,在某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年齡介於12至17歲的年輕人當中,三分之一曾跟別人發生性關係。
在南非,如何遏止強姦罪行被視為當務之急。約翰內斯堡的《公民報》報導,「強姦案幾乎無日無之,已成了南非婦女健康的頭號敵人。不但如此,受害的兒童也越來越多」。報導還指出,「強姦兒童的案件最近上升了一倍……。這看來是因為有人誤信傳言,以為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只要強姦處女,愛滋病就會不藥而愈」。
性病 性病在南非十分普遍。《南非醫學雜誌》說:「患了性病的人感染愛滋病毒一型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5倍。」
貧窮 非洲不少國家都在赤貧中掙扎求存,這助長了愛滋病的傳播。發達國家視為生活基本需要的東西,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通通沒有。在貧窮的國家裡,市區既沒有電力供應,也沒有清潔的食水;郊區甚少公路,甚至完全沒有公路可言。不但如此,很多居民都營養不良,醫療設施十分有限。
愛滋病也打擊工商業。由於越來越多礦工感染愛滋病,生產力下降,有些採礦公司正考慮把部分工序自動化和機械化,好彌補人力方面的損失。據估計,在某家開採白金的公司,員工感染愛滋病的數目在2000年上升了接近一倍,而受感染的人數約佔員工總數百分之26。
可悲的是,愛滋病患者死去後,令不少孩子淪為孤兒。這些兒童不但痛失雙親,落得無依無靠,還要忍受愛滋病帶來的恥辱。他們的親屬和鄰里,常常不是不願意照顧他們,就是因為太窮而愛莫能助。許多孤兒被迫輟學。有些更淪為娼妓,結果令愛滋病進一步蔓延。現時若干政府組織和私人團體正實施一些計劃,以援助這些孤兒。
無知 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已感染愛滋病毒。有些人諱疾忌醫,害怕要面對愛滋病所帶來的恥辱,因而不願接受病毒測試。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的新聞稿說:「感染了或被人懷疑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可能會得不著醫療服務,遭迫遷,被解雇。朋友同事避開他們,保險公司拒絕為他們承保,其他國家也不許他們入境。」有些人因為被發現感染了愛滋病毒而遭殺害。
文化 在許多非洲人的觀念裡,婦女無權過問枕邊人有沒有婚外情,不能拒絕配偶的性要求,連提議在性交時採取安全措施也不可。另外,有些人認為,感染愛滋病毒是由於被人施咒,找巫醫或許就能痊癒。這種受傳統文化影響的做法,顯示他們對愛滋病一無所知,也在逃避現實。
醫療設施不足 醫療設施本已不敷應用,愛滋病人日多,令情況雪上加霜。有兩家大醫院說,在他們的住院病人當中,有一半以上是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在夸祖盧省,一家醫院的院長指出,他醫院裡住院病人的數目,已超額百分之40。有時,兩個病人要共用一個床位,多來一個,就只好席地而臥了!——《南非醫學雜誌》。
非洲的境況實在堪憐。種種跡象顯示,情況還會越來越糟。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發言人彼得·皮奧說:「疫病所造成的災禍,只是剛開始而已。」
有些國家已採取行動去對抗愛滋病。2001年6月,聯合國大會首次召開特別會議,商討應付愛滋病的對策。然而,致命的愛滋病正迅速蔓延,人類所作的努力可會成功嗎?災病會有絕跡的一天嗎?
[第5頁的附欄或圖片]
「奈韋拉平」與南非的愛滋病藥物爭議
「奈韋拉平」是什麼?據新聞記者尼科勒·伊塔諾說,「奈韋拉平」是一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測試顯示,這種藥能將母親把愛滋病毒傳給胎兒的可能性減少一半」。德國一家藥廠願意在未來五年,向南非免費供應「奈韋拉平」。可是,直至2001年8月,南非政府仍不願接受該藥廠的好意。為什麼呢?
南非是世上受愛滋病毒感染人口最多的國家,患者多達470萬人。倫敦《經濟學家》週刊在2002年2月報導,「醫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愛滋病的誘因,南非總統穆白吉對這個看法卻有保留」。報導又說,穆白吉「不但顧慮到愛滋病藥物所牽涉到的費用,也懷疑這些藥物是否安全有效。總統雖然沒有禁用這些藥物,卻不支持國內的醫生加以採用」。這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南非全國百分之25的孕婦都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此外,每年有大約十萬個嬰兒出生時已受感染。
鑑於各方意見分歧,有關方面把事件交由法院審理,以期通過法院強迫政府供應「奈韋拉平」。2002年4月,南非憲法法院作出裁決。拉維·內塞曼在《華盛頓郵報》說,法院裁定「只要醫療機構能適當地使用『奈韋拉平』治療病人,政府就必須向它們提供這種藥物」。這項裁決促使南非政府在國內18個地點試用這種藥物,從而為該國所有受愛滋病毒感染的孕婦帶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