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微菌狠狠還擊
    警醒!1996年 | 2月22日
    • 醫學界力所不逮

      傳染病能夠死灰復燃,醫學界也要承擔部分責任。許多種類的細菌都產生抗藥性,大部分抗生素已失去原有的效力。這樣的不利形勢竟然是抗生素促成的,真是一大諷刺。舉例說,假如某一抗生素只能消滅百分之99的惡性細菌,仍然活著的百分之一因為產生了抗藥性,就可以繼續生長繁殖,情形就像新耕地長出難以清除的莠草一樣。

      病人如果沒有聽從醫生指示,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病情就難免會惡化。病人一感到健康情況有所好轉,就可能不再服用藥片了。最弱的微菌也許不堪一擊,但頑強的微菌就會活下來,在人體內悄然繁殖。不出數星期,疾病又再發作;原先服用的抗生素已失去效力,要治好疾病就變得難上加難了。微菌既已產生抗藥性,如果繼續侵染其他人的話,就會大大危害公眾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最近聲稱:「在許多國家,[病菌對抗生素和其他抗菌劑都產生]抗藥性,這個現象十分常見。由於多種藥物已失去療效,頑疾日益增多,醫生苦無對策。在環球各地的醫院裡,據估計由細菌傳染的疾病每天多達100萬宗,大部分細菌已產生抗藥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越來越多病人接受輸血,結果傳染病不斷蔓延。儘管科學家努力把血液保持潔淨,免受致命的微菌污染,肝炎、細胞巨化病毒、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細菌、瘧疾、黃熱病、錐蟲病、愛滋病以及其他種種可怕的疾病都主要是通過輸血而感染的。

  • 微菌狠狠還擊
    警醒!1996年 | 2月22日
    • 微菌反擊

      一種稱為細菌的微生物「只有0.00000000001克的重量。藍鯨雖然重達一億克,卻敵不過細菌。細菌竟能把藍鯨置諸死地。」——伯納德·狄克遜,1994年。

      提起金黃色釀膿葡萄球菌,一種抗藥性菌屬,醫院的工作人員就驚懼萬分。體弱多病的人最容易感染這類細菌。葡萄球菌一旦侵染病人的血液,就會導致死亡;此外,這類細菌還會誘發肺炎和中毒性休克。根據一項統計,葡萄球菌每年奪去大約6萬美國人的性命,比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還要多。多年來,這類細菌對各種不同的抗生素都產生了抗藥性;到1988年,對抗這些細菌的惟一有效藥物就是萬古黴素。可是,抵抗萬古黴素的菌屬很快就在世界各地出現了。

      抗生素即使能夠發揮應有的效用,也會引起其他難題。1993年年中,雷瓊在美國入院接受常規手術。她預計幾天後就可以出院回家。情形卻恰恰相反。手術過後,她因為受到感染,結果住院322天。為了對抗致病的微菌,醫生給她開大劑量的抗生素,包括萬古黴素在內,可是這些微菌卻展開反擊。雷瓊說:「我不能運用雙手,雙腳也動彈不得。……甚至連拿起書來閱讀也不成。」

      經過多月的抗生素療法,雷瓊的病況還是沒有好轉。醫生不得不竭力找出原因。化驗報告顯示,除了受到葡萄球菌侵染之外,雷瓊體內還有另一種致病的細菌,就是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正如細菌的名稱表明,萬古黴素未能把這種細菌消滅,看來別的抗生素也失去效力。

      關於這類腸球菌,有些資料令醫生大吃一驚。與他們所預料的剛相反,萬古黴素非但不能把致病的細菌消滅,反而助長這種細菌繁殖!醫治雷瓊的傳染病專家說:「[這種細菌]要借助萬古黴素才可以繁衍增多,如果缺少這種抗生素,細菌就無法繁殖了。萬古黴素可說是這種細菌的食物。」

      雷瓊停止服用萬古黴素之後,細菌自然死去,健康情況也好轉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