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南非
    2007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過去,各種族之間存在很多問題,種族隔離政策也受到很多國家的譴責。近年來,南非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也成立了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正面評價。

      現在所有種族的人都可以自由來往,也可以去任何類型的公共場所,例如電影院和餐廳。不管是什麼膚色的人,只要經濟情況允許,想住在哪裡就可以住哪裡。

      然而,人們在興奮過後,還是無可避免地想到了以下的問題:種族隔離政策所產生的不公情況,新政府能夠消除多少呢?這需要多長時間呢?

  • 南非
    2007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68,69頁的附欄]

      什麼是種族隔離政策?

      1948年,南非國家黨在選舉期間首次使用「種族隔離」這個詞。國家黨在那年的選舉中獲勝,種族隔離於是成了官方政策,開始在南非各種族當中嚴格執行,荷蘭歸正會大力支持。這個政策旨在確保白人在社會中的優勢。在這個政策之下,政府通過立法限制人民的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例如居住地、工作、教育、政治和使用的公共設施等。

      政府把人民分為幾個主要種族,就是白種人,班圖人(非洲黑人),有色人種(混血人種)及亞洲人(印度人)。支持種族隔離政策的人聲稱,各種族的人應當住在一些叫「家園」的指定地區,按照各自的文化和習俗去生活和發展。這個政策理論上似乎可行,實際上卻行不通。很多黑人在槍桿子、催淚彈和惡狗的威脅下,被迫帶著簡單的財物離開自己的家,到分配給他們的地方居住。像銀行、郵局這樣的公共設施,大部分都設有白人區和非白人區。餐館和電影院只有白人才能進入。

      無論是生意上還是在家庭裡,白人還是要依靠廉價的黑人勞力,許多黑人家庭的成員因此長期分隔二地。一個原因是,獲准到城市的礦區或工廠工作的黑人男子要住在男子宿舍,而他們的妻子就要留在「家園」裡。這不但干擾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導致許多不道德的行為。在白人家裡做傭工的黑人通常住在主人提供的房間,但由於他們的家人不可以住在白人區,做父母的可能很久都見不到孩子。此外,黑人到哪裡都要隨身攜帶特別的身份證。

      種族隔離政策對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負面的影響,例如教育,婚姻,工作和購置產業。雖然耶和華見證人之間以各種族和睦共處而著稱,但只要政府的法律不妨礙他們為上帝做神聖服務,他們都會遵守。(羅馬書13:1,2)與此同時,他們也設法找機會跟其他種族的信徒交往。

      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政府作了很多改革,種族政策變得比較寬鬆。1990年2月2日,當時的總統德克勒克公布一系列措施,逐步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其中包括正式承認黑人政黨的地位和釋放獄中的納爾遜·曼德拉。1994年,一個由黑人主導的政府以民選方式產生,種族隔離政策於是正式取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