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聖殿
    洞悉聖經(下冊)
    • 希律重建的聖殿 聖經沒有詳述希律建造的聖殿。關於這座聖殿的大小,主要的資料來源是約瑟夫斯。他曾親眼見過這座聖殿,並在《猶太戰記》和《猶太古史》裡記載了建殿的工程。猶太教的《密西拿》也記述了一些資料,另有部分資料來自考古學家的發現。下文是根據這些資料編寫的,當中有些細節可能尚待確定。(見下冊543頁圖片)

      約瑟夫斯在《猶太戰記》(第1卷401節[21章1段])說,希律在作王第十五年重建聖殿,但在《猶太古史》(第15卷380節[11章1段])則說是第十八年。雖然對於希律到底哪年開始統治,以及約瑟夫斯怎樣算出這個年份,學者至今仍沒有定論,但一般都認同是第十八年。聖所本身只花了18個月就建成,但院子和其他部分卻用了8年才完成。公元30年,有些猶太人來見耶穌,說「這座聖殿用了四十六年建造」(約2:20)。看來他們所指的,是當時聖殿的不同院子和建築物仍在建造。工程直到公元70年聖殿被毀之前六年左右,才全部完成。

      猶太人憎恨希律,也不信任他,所以當希律表示要重建聖殿時,猶太人要求他把所有建築材料都準備妥當才讓他動工。基於同一理由,猶太人從不把希律建造的聖殿視為第三座聖殿。在他們看來,希律建造的聖殿不過是一座重建的聖殿而已,他們只有「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所羅門和所羅巴伯建造的)的說法。

      談到約瑟夫斯所記述的尺寸,《史密斯聖經辭典》(1889,第4卷,3203頁)說:「他這麼精確地記述了聖殿的尺寸,我們差點以為他手上有一張由提圖斯軍隊的軍需部繪製的聖殿草圖呢!他記述的聖殿面積跟高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幾乎可以斷定他誇大了聖殿的高度,一般尺寸誇大了一倍。既然圍城期間聖殿的所有建築物都被拆毀了,所以根本無法證明約瑟夫斯記下的高度是錯誤的。」

      柱廊和大門 約瑟夫斯記述,希律把聖殿區的面積增加了一倍,鏟平了摩利亞山頂的一部分,在周圍築起巨大的石牆。(《猶太戰記》第1卷401節[21章1段];《猶太古史》第15卷391-402節[11章3段])《密西拿》(《尺寸》2:1)說聖殿山的邊長是500肘尺(223米[729英尺])。聖殿區的圍牆內建有柱廊。像以往的聖殿那樣,希律的聖殿也朝向東方。沿著東面縱向伸延的是所羅門柱廊,柱廊裡有兩條過道和成排的大理石柱子。有一次,當時是冬季,耶穌在所羅門柱廊被一些猶太人包圍,問他究竟是不是基督。(約10:22-24)北邊和西邊也有柱廊,但與南邊的王家柱廊比較,就相形見絀了。王家柱廊由四排科林斯式柱子組成,共162根,當中有三條通道。柱子非常粗大,要三個人伸開雙臂才能合抱,而且比其他柱廊的柱子高得多。

      看來有八道大門通往聖殿區:西邊四道,南邊兩道,東邊和北邊各一道。(見門條下的「聖殿的門」)由於有八道大門,第一個院子,即外邦人院,就成了通衢大道,行人寧願穿過這個院子,也不願繞著聖殿區外圍走。

      外邦人院 稱為外邦人院的廣場,四周都有柱廊。這個廣場之所以叫外邦人院,是因為外邦人可以進去。在這個院子裡,耶穌曾兩次趕人走,他們把他父親的殿當做買賣的地方,頭一次在他開展傳道工作後不久,另一次在他快要結束自己的傳道工作的時候。(約2:13-17;太21:12,13;可11:15-18)

      要到聖殿區中央的聖所去,就得穿過幾個院子,每個都比前一個更神聖。穿過外邦人院之後,就會看見一道高3肘尺(1.3米[4.4英尺])的牆,有幾個通道。旁邊的牆上掛著幾塊大石版,上面有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嚴正告示。刻著的希臘語(根據一個譯本)是:「外邦人不得進入,違者格殺勿論。」(《新威斯敏斯特聖經辭典》,H.格曼編,1970,932頁)使徒保羅在聖殿被暴民襲擊,就是因為猶太人謠傳他帶了一個外邦人進入禁區。保羅說基督「拆毀了」將猶太人和外邦人隔開的「牆」,使人不禁想起這道石牆,雖然保羅當時只是用「牆」作為比喻。(弗2:14,Rbi8 腳注;徒21:20-32)

      [第181頁的圖片]

      耶路撒冷的聖殿院子石牆上的一個告示:警告外邦人不可走近

      女院 女院比外邦人院高14級台階。婦女可以進入這個院子崇拜上帝。除了其他設施之外,女院還設有寶庫的錢箱。耶穌曾稱讚一個寡婦捐出一切資財,當時他就坐在一個錢箱附近。(可12:41-44;路21:1-4)女院裡有幾座建築物。

      以色列院和祭司院 上了15級半圓形的台階,就進入以色列院。惟獨在禮儀上潔淨的男子,才准進入這個院子。挨著這個院子的外牆,建有一些儲物室。

      接著是祭司院,相當於以往聖幕的院子。祭司院裡設有祭壇,是用未鑿過的石頭建造的。根據《密西拿》記載,壇底部的邊長是32肘尺(14.2米[46.7英尺])。(《尺寸》3:1)約瑟夫斯記述的面積更大。(《猶太戰記》第5卷225節[5章6段];見壇條下的「獲釋以後建造的祭壇」)祭司可以從一道斜坡步上祭壇。《密西拿》說壇腳有一個供祭司洗手濯足用的銅盆。(《尺寸》3:6)院子四周也有不同的建築物。

      聖殿本身 正如上文提及,聖殿主要分為兩部分,聖所和至聖所。聖殿的地面比祭司院高12級台階。希律建造的聖殿像所羅門建造的聖殿那樣三邊都有廂房,還有個殿頂房間。入口有兩扇包金的門,每扇高55肘尺(24.5米[80.2英尺]),寬16肘尺(7.1米[23.3英尺])。建築物的前面比後面寬,兩邊或兩翼有長20肘尺(8.9米[29.2英尺])的廂房。聖所裡面長40肘尺(17.8米[58.3英尺]),寬20肘尺。聖所裡有燈台、擺放陳設餅的桌子和香壇,全都是用金子造的。

      至聖所的入口掛著一幅繡著華美圖案的厚重帷幔。耶穌斷氣時,這幅帷幔從上到下裂成兩半,讓人看見至聖所裡並沒有約櫃。在原本放置約櫃的地方有一塊石版。每逢贖罪日,大祭司會把祭牲的血灑在石版上。(太27:51;來6:19;10:20)這個房間長20肘尺,寬20肘尺。

      公元70年,羅馬大軍圍攻耶路撒冷期間,猶太人以聖殿區作為堡壘。他們自己放火燒掉柱廊,但一個羅馬士兵不理會羅馬司令提圖斯的命令,擅自放火焚燒聖殿,這就應驗了耶穌針對聖殿的預言:「這裡絕不會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必都被拆下來。」(太24:2;《猶太戰記》第6卷252-266節[4章5-7段];第7卷3,4節[1章1段])

  • 聖殿
    洞悉聖經(下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