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只為今天而活,還是為永遠的未來而活?
    守望台1997年 | 8月15日
    • 19,20.(甲)對於我們為王國所作的犧牲,耶和華懷有什麼看法?(乙)為什麼我們應當懷著永生的希望而生活?

      19 不錯,這個制度一直存留到今天,是許多人始料不及的。現在有些人可能覺得,如果他們早知道這件事,就不會作出某些犧牲了。但是,人作出了犧牲,就不該後悔才對。畢竟,人要做基督徒,作點犧牲是免不了的。基督徒已「不再擁有自己」。(馬太福音16:24)我們絕不應當覺得,自己努力取悅上帝,到頭來卻一事無成。耶穌應許說:「人為了我,又為了好消息,撇下家宅、弟兄、姊妹、母親、父親、孩子或田地,沒有不在現今這段時期得著百倍的,……在將來的事物制度還必定得著永遠的生命。」(馬可福音10:29,30)一千年以後,你的職業、房子或銀行存款看來有多重要呢?可是,你為耶和華所作的犧牲,一百萬年之後,甚至十億年之後,仍然有很大意義!「因為上帝並非不義,總不會忘記你們的作為。」——希伯來書6:10。

      20 所以,我們要懷著永生的希望而生活,「所注視的,不是所見的,而是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18)預言者哈巴谷寫道:「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哈巴谷書2:3)我們既然熱切「等候」末日來臨,這對於我們履行個人和家庭的責任有什麼影響呢?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 末日臨近之際,「要思想健全」
    守望台1997年 | 8月15日
    • 末日臨近之際,「要思想健全」

      「一切事物的終結已經近了。所以要思想健全。」——彼得前書4:7。

      1.「思想健全」牽涉到什麼事?

      對於基督徒所過的生活,使徒彼得在以上所說的話應當深具影響。可是,彼得並沒有吩咐讀者拋棄世俗各種責任和生活的種種事務,也沒有表示人應當對將臨的毀滅憂心如焚、驚惶失措。相反,他勸勉說:「要思想健全。」我們「思想健全」,就會表現良好的判斷力,明智審慎,言行合理得體。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都會受上帝的話語所支配。(羅馬書12:2)既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歪邪不正的世代裡」,就必須思想健全,才能防止難題發生。——腓立比書2:15。

      2.今天基督徒怎樣從耶和華的忍耐得益?

      2 「思想健全」也能夠幫助我們對自己懷有冷靜、現實的看法。(提多書2:12;羅馬書12:3)鑑於彼得後書3:9所說的話,這種現實的看法是必需的:「耶和華對於他的應許並不遲緩,不像有些人認為他遲緩一樣;其實他是對你們有耐心,因為不願有一個人被毀滅,只願人人最終都悔改。」請留意,耶和華不但對不信者有耐心,也「對你們」——基督徒會眾的成員——有耐心。為什麼呢?因為他「不願有一個人被毀滅」。也許有些人還要作出更多改變和調整,才能有資格領受永生的恩賜。既然這樣,我們就看看在什麼方面我們也許需要作出調整。

      在個人關係上「思想健全」

      3.關於兒女,父母可以問自己一些什麼問題?

      3 家庭應當是個和平的安樂窩才對,但今天有些家庭卻淪為『吵鬧相爭之所』。(箴言17:1)你的家庭又怎樣?你家裡從沒有「烈怒、尖叫、詆毀」嗎?(以弗所書4:31)你的兒女又怎樣?他們感到受人疼愛和賞識嗎?(可參閱路加福音3:22。)你有沒有撥出時間,悉心教導培育他們呢?你「按正義施行管教」,而不是對兒女大發雷霆、高聲喝罵嗎?(提摩太後書3:16)既然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他非常關心他們受到怎樣的對待。——詩篇127:3。

      4.(甲)丈夫待妻子苛暴不仁,就可能招致什麼後果?(乙)妻子可以怎樣鞏固跟上帝的和好關係,同時促進整家人的快樂?

      4 我們的配偶又怎樣?「丈夫應該愛妻子,好像愛自己的身體。愛妻子就是愛自己了;因為從來沒有人恨自己的肉體,只會餵養愛護,好像基督待會眾一樣。」(以弗所書5:28,29)男子如果粗暴專橫、蠻不講理,就不但破壞了家庭的寧靜氣氛,連他跟上帝的關係也蒙受影響。(彼得前書3:7)妻子又如何?她們應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好像順服主」。(以弗所書5:22)如果妻子決心要取悅上帝,就會比較容易寬容丈夫的弱點,甘心順服丈夫。有時妻子可能覺得有義務要表達自己的意見。箴言31:26論及賢慧能幹的妻子說:「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妻子以仁慈、尊敬的態度對待丈夫,就能夠跟上帝保持良好關係,同時也促進整家人的快樂。——箴言14:1。

      5.關於怎樣對待父母,為什麼青年人應當聽從聖經的勸告?

      5 年輕人,你怎樣對待父母呢?世上一般人時常容許兒童用譏諷、不敬的口吻對父母說話,這正是你的說話方式嗎?還是你留意聽從聖經的吩咐:「你們做孩子的,要在主裡服從父母,因為這是正義的:『要尊重父母』;這是第一條帶有應許的命令:『這樣,你就有好的際遇,在地上年長日久。』」——以弗所書6:1-3。

      6.我們怎樣才能跟信徒同工保持和睦?

      6 在跟信徒同工的關係上,如果我們「尋求和平,一心追求」,我們就表現『健全的思想』了。(彼得前書3:11)紛爭和誤解不時會發生。(雅各書3:2)要是我們讓敵意和芥蒂惡化下去,就可能把整群會眾的和平破壞無遺了。(加拉太書5:15)所以,要努力找出和平的解決方法,迅速解決紛爭。——馬太福音5:23-25;以弗所書4:26;歌羅西書3:13,14。

      「思想健全」與家庭責任

      7.(甲)保羅怎樣勸人在俗務上表現『健全的思想』?(乙)基督徒丈夫和妻子應當對家裡各種職責懷有什麼態度?

      7 使徒保羅勸基督徒要『本著健全的思想而生活』。(提多書2:12)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在上文吩咐女子「要愛丈夫,愛孩子,思想健全,貞潔,做家務」。(提多書2:4,5)保羅在公元61-64年寫這封信,當時還有幾年的時間,猶太的事物制度就要遭受毀滅了。可是,像家務一類的俗務仍然是重要的。因此,夫妻應當對自己的家庭責任懷有積極、正確的看法,「免得上帝的話語受人詆毀」。有一次,一個家主因為家裡亂七八糟,不得不向來訪的客人道歉。他解釋,家裡情況這麼糟,是「因為他正在做先驅」。為了王國的緣故作出犧牲,固然值得稱讚,但是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把家人的福利也犧牲了。

      8.家主照顧家人的需要,可以怎樣面面兼顧?

      8 聖經吩咐做父親的,要優先考慮家人的福利;聖經指出,人如果「不照顧自己家裡的人,其實就等於否認信仰,比不信的人還不如」。(提摩太前書5:8)世界各地的生活水準各有不同,在物質享受方面保持適中是好的。箴言30:8的執筆者祈求上帝說:「求你……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可是,父母不應當忽視兒女的物質需要。例如,如果父母為了追求神治的特權,就不惜讓兒女缺衣缺食,這樣做可說是明智嗎?這豈不可能令兒女憤懣不平嗎?在另一方面,箴言24:27說:「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家室]。」不錯,人固然應當關心物質的需要,但在靈性上和感情上『建造家室』也至為重要。

      9.家主考慮到自己可能患病甚或去世,為什麼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是明智之舉?

      9 你有沒有作妥準備,即使你有三長兩短,家人也不致凍餒呢?箴言13:22說:「善人給子孫遺留產業。」父母可以把自己對耶和華的認識以及跟他的關係,當做產業傳給兒女;除此之外,父母也該關心照顧兒女物質上的需要。在許多國家,有責任感的家主會設法有點積蓄,立下遺囑,或購買保險。畢竟,上帝的子民也一樣會受「時機和際遇」所影響。(傳道書9:11,《新譯》)金錢能夠「護庇人」,只要預先作妥計劃,就時常能夠避免不必要的艱辛。(傳道書7:12)在有些國家,政府並不負擔人民的保健醫療費用;因此,有些人儲備一些錢供保健醫療之用,或者購買某些健康保險。a

      10.基督徒父母可以怎樣為兒女「積蓄」?

      10 聖經也說:「不是孩子該為父母積蓄,而是父母該為孩子積蓄。」(哥林多後書12:14)世上的父母時常為兒女未來的教育和婚姻積一筆錢,好使兒女的一生有個順利的開始。你有沒有想過為兒女屬靈的前途而積蓄呢?例如,假設你有一個成年的兒女正在從事全時的服事職務。雖然從事全時服務的人不應當要求或期望別人援助,仁愛的父母卻可以自願『按兒女的需要同他們分享』,好幫助兒女繼續從事全時服務。——羅馬書12:13;撒母耳記上2:18,19;腓立比書4:14-18。

      11.我們對金錢懷有現實的看法,就表示信心不足嗎?請解釋。

      11 我們對金錢懷有現實的看法,並不表示我們不相信撒但的邪惡制度末日已近。相反,我們只是表現『實用的智慧』和健全的判斷力罷了。(箴言2:7;3:21)耶穌有一次說,在運用金錢方面,「這個事物制度的兒子,比光的兒子更有實用的智慧」。(路加福音16:8)由於這緣故,難怪有些人發覺要在運用資財方面作出調整,以求適當地照顧家人的需要。

      對教育的看法要「思想健全」

      12.耶穌怎樣教導門徒適應新環境?

      12 「這個世界的景象正在改變」,經濟變動和科技發展正迅速發生。(哥林多前書7:31)可是,耶穌教門徒要學會適應環境。他初次派他們出去傳道的時候,吩咐他們說:「不要籌措金銀銅錢,放進腰帶錢包,也不要為旅途籌措食物囊,或兩件內袍,或涼鞋,或手杖;因為工人得食物是應該的。」(馬太福音10:9,10)可是,後來在另一個場合,耶穌卻說:「有錢包的應當帶著,有食物囊的也應當帶著。」(路加福音22:36)什麼東西改變了?當時的環境。宗教情勢比以前惡化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帶備所需的物資上路。

      13.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父母能夠怎樣在這方面支持兒女?

      13 今天情形也改變了,因此父母需要考慮到現實的經濟環境。例如,你有沒有留意讓兒女受到適當的學校教育呢?教育的主要目的應當是裝備年輕人成為耶和華手下優良的服事者。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屬靈的教育。(以賽亞書54:13)父母也希望兒女有能力維持自己的生活。因此,要給兒女所需的指導,幫助他們選擇適當的學校科目,跟他們討論接受額外的教育是否明智。家庭有責任作出這些決定;他們決定要怎樣做,別人不應當批評。(箴言22:6)讓兒女在家裡受教育又怎樣?b雖然有許多人做得不錯,有些人卻發覺事情比他們所想像的難得多,結果叫兒女吃虧。所以,如果你正考慮讓兒女在家裡受教育,務要先計算清楚代價;要現實地評估一下,你是不是有足夠的技能和自律能力,能夠堅持到底,完成整個課程。——路加福音14:28。

      『不要圖謀大事』

      14,15.(甲)巴錄怎樣在靈性上失去平衡?(乙)為什麼他「圖謀大事」,就是愚不可及了?

      14 既然這個制度的末日還沒有來到,有些人覺得不如趁機會追求世界所提供的種種利益——受人敬重的事業、薪酬優厚的工作、巨量的財富。請想想耶利米的書記巴錄。他嗟嘆說:「哀哉!耶和華將憂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耶利米書45:3)巴錄覺得很疲累。他是耶利米的書記,工作相當困難,壓力也很大。(耶利米書36:14-26)獲得舒解的日子看來仍遙遙無期。直到18年後,耶路撒冷才遭受毀滅。

      15 耶和華對巴錄說:「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毀;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巴錄失去了平衡。他開始「為自己圖謀大事」,也許想追求財富、名望或經濟安全。既然耶和華已定意要『拔出,在全地都如此行』,追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呢?因此耶和華向巴錄提出這個發人深省的勸告:「我必使災禍臨到凡有血氣的。但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為掠物。」耶路撒冷遭受毀滅的時候,物質資財不會保存下來。耶和華只保證巴錄能夠「以自己的命為掠物」,得以死裡逃生。——耶利米書45:4,5。

      16.今天耶和華的子民可以從巴錄的經歷學得什麼教訓?

      16 巴錄虛心接受耶和華的糾正,結果就像耶和華所應許一樣,得以保全性命。(耶利米書43:6,7)今天耶和華的子民能夠從這件事學得多麼有力的教訓!現今絕不是「為自己圖謀大事」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呢?因為「這個世界和世界的慾望正在過去」。——約翰一書2:17。

      盡量善用餘下的時間

      17,18.(甲)尼尼微人幡然悔悟,約拿有什麼反應?(乙)耶和華使約拿學得什麼教訓?

      17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盡量善用餘下的時間呢?要從預言者約拿的經歷學得教訓。「[他]往尼尼微去。……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叫約拿大感意外的是,尼尼微人聽見他的信息之後竟然衷心悔改!於是耶和華決定不毀滅這個城市。約拿有什麼反應?「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約拿書3:3,4;4:3。

      18 接著耶和華使約拿學得一個重要教訓。他「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可是,約拿的喜樂並沒有延續很久,因為蓖麻很快就枯萎了。約拿被曬得辛苦,就大大「發怒」。於是耶和華清楚指出這件事所含的教訓,說:「這蓖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6,7,9-11。

      19.我們切不可有什麼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19 約拿的想法多麼以自我為中心!他愛惜一株植物,但是對於尼尼微人——這些人從屬靈的意義上說來「不能分辨左手右手」——卻絲毫不感覺憐憫。同樣,我們也許很渴望見到這個邪惡的世界遭受毀滅。這個願望無疑是正當的!(帖撒羅尼迦後書1:8)可是,我們等待這個日子來臨之際,我們有責任要幫助世上誠心正意的人;從屬靈的意義來說,這些人彷彿「不能分辨左手右手」一般。(馬太福音9:36;羅馬書10:13-15)你會利用剩下來的短短時間,盡量幫助多些人獲得耶和華的寶貴知識嗎?幫助人獲得永生——有什麼工作能夠比這件事帶來更大的快樂呢?

      繼續懷著『健全的思想』而生活

      20,21.(甲)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可以怎樣在各方面表現『健全的思想』?(乙)我們懷著『健全的思想』而生活,可以享有什麼福分?

      20 隨著撒但的制度迅速走向毀滅,我們必定會遭遇各種新的考驗。提摩太後書3:13預告:「邪惡的人和冒名騙子會達到更壞的地步。」千萬不要變得「疲倦,魂也灰心」。(希伯來書12:3)要全心倚賴耶和華,求他賜你力量。(腓立比書4:13)要學會靈活變通,適應日益惡化的環境,而不是緬懷過去。(傳道書7:10)要表現實用的智慧,緊緊跟從「忠信睿智的奴隸」所提供的指引。——馬太福音24:45-47。

      21 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剩下來。可是我們能夠滿懷信心地說:「一切事物的終結已經近了。」在末日來到之前,我們要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思想健全」,彼此和睦共處,好好照顧家人,忠實履行各種世俗責任。只要我們這樣做,我們就能夠肯定自己最後得以「毫無污點、毫無瑕疵、享有和平」。——彼得後書3:1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