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為我們立下榜樣守望台1994年 | 6月1日
-
-
他們為我們立下榜樣
克雷格·贊克自述
我和內子嘉爾從事先驅工作(即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服務)已有八年。最後六年,我們在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向當地的土著傳道。我們這樣行只是跟從父母和外祖父母為我們所立的優良榜樣而已。
我特別想告訴你們有關我外祖父母的故事。我們一向都親切地稱他們為公公和婆婆。外祖父查爾斯·哈里斯仍在墨爾本熱心地為耶和華服務,他在那裡已住了將近50年。
獲知聖經真理
公公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一個小鎮上出生。1924年,當他14歲的時候,曾外祖父將一個從拍賣得來的海員箱子帶回來。在屬靈的意義上說來,這個箱子證明是個實在的寶匣,因為它載有一套由守望台聖經書社第一任社長查爾斯·泰茲·羅素所寫的書。
曾外祖父看來對這些書沒有多大興趣,但公公卻開始閱讀它們,並且立刻看出其中含有許多重要的聖經真理。於是他便著手訪尋書刊的出版代表,即當時的萬國聖經研究者(現在稱為耶和華見證人)。他想跟他們談談,因為他希望就他當時獲知的聖經真理獲得進一步的解釋。
經過多番訪尋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三個正在積極教導別人的年長婦人。她們對當時年輕的查爾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0年,他獻身給耶和華上帝,並在水中受了浸。他辭去了屠夫的職業,遷往北部的悉尼,他奉派在當地作全時的傳福音者。
在澳大利亞作先驅
在接著幾年,外祖父的傳道地區包括悉尼沿海的郊區邦迪以及新南威爾士州的農村地區。後來他被調往數千哩之外,到澳大利亞西部的珀斯去。他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在珀斯的商業地區向人作見證。其後他又與另外兩位先驅一同被派往澳大利亞西北部人口稀少的廣大地區去。
這三位先驅——阿瑟·威利斯、喬治·羅斯特和查爾斯——所接獲的傳道委派地區,面積相當於意大利的四倍!這個地區不但人口稀少,而且既荒蕪又炎熱。有時由一個牧場(稱為牲口站)前往另一個牧場就需要行500公里的車程。他們所用的汽車即使以1930年代的標準來看也相當殘舊,但他們卻充滿堅強的信心和毅力。
在狹窄而滿布凹坑的泥路上,駱駝的足跡縱橫交錯;細微的塵沙將許多危險的樹木殘株覆蓋著,難怪汽車的懸架時常被弄壞了。有兩次,汽車的後軸被撞斷;輪胎被刺破則更是常事。先驅們時常割下舊輪胎的一部分,用螺栓釘在輪胎裡面而繼續上路。
我年幼時曾問公公,什麼推使他們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仍堅持下去。他解釋說,他們雖然遠離人煙,卻感到與耶和華更親近。他也指出,有時身體上的艱辛可以成為靈性上的福分。
公公表示奇怪,許多人看來都過度關心積聚物質的資財,但他這樣說卻絕不懷有任何優越感或自以為義的態度。他提醒我說:「在人生的路途上,包袱越少就越好。既然耶穌在有必要時甘願露宿野外,如果工作需要我們這樣行的話,我們自然應當樂於接受。」(馬太福音8:19,20)事實上,他和他的同伴的確有這樣行。
-
-
他們為我們立下榜樣守望台1994年 | 6月1日
-
-
返回澳大利亞
在印尼住了11年之後,外祖父和家人終於在1946年返回澳大利亞去。當時他們的生活殊不容易。他們以戰爭難民的身分回國,不但生活貧困、營養不良,而且也被當地人帶著懷疑的眼光看待。婆婆和媽媽更要忍受排斥亞裔移民的種族偏見。公公則要工作得很長時間和非常辛勞才能照顧家人和供應他們的生活所需。儘管經歷這些艱辛,他們仍繼續忍耐,並保持靈性壯健。
時至今日,48年已過去了,公公住在墨爾本,而且仍然經常參加逐戶傳道工作。他得以目睹女兒維多莉和孫兒女採取立場擁護真理,並且將自己的一生獻給耶和華;最後他們全都投入全時的先驅服務。
媽媽和後來成為我父親的德斯·贊克是在1950年代初期受浸的。德斯在1958年成為澳大利亞伯特利家庭的成員。當時媽媽正從事特別先驅工作。他們婚後作了先驅一段時間,然後被邀從事周遊的服事職務。我出生之後,他們為了養育我而停止周遊工作。然而,爸爸在27年後的今日仍繼續從事先驅工作。
1990年初,婆婆在她撫養母親成人的同一幢房子安然去世。我和弟弟妹妹也是在墨爾本的這幢房子裡長大的。能夠一家人同住在一幢房子實在是莫大的福分。有時房子似乎太擠了,但我們卻從沒有為這件事擔心。甚至在我結婚後的頭四年,內子嘉爾也很高興跟我們整家人住在一起。我們最後要離家前往新委派的地區時,我不禁潸然淚下。我在這幢房子裡曾受到多麼大的支持和愛護。
如今,我和嘉爾有理由感到十分喜樂,因為我們能夠步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後塵。我們離家時將離鄉背井的原因謹記在心而尋得安慰,因為我們是為了遵行耶和華的旨意,投入全時服務而這樣行的。我們正盡力跟從父母和祖父母所立的忠心好榜樣。他們曾在艱難的地區,在極度的貧困環境下工作,也在日軍集中營內被拘禁多年而備嘗艱辛,但他們都從同一的理由尋得莫大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3,4。
公公時常從大衛王在受感示之下對耶和華所說的這句話尋得慰藉:「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詩篇63:3)外祖父一直深切地渴望能夠永遠享有上帝的這種慈愛。他的整家人也同樣渴望與他分享這種慈愛。
[第21頁的圖片]
哈里斯公公和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