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為我們立下榜樣守望台1994年 | 6月1日
-
-
媽媽和後來成為我父親的德斯·贊克是在1950年代初期受浸的。德斯在1958年成為澳大利亞伯特利家庭的成員。當時媽媽正從事特別先驅工作。他們婚後作了先驅一段時間,然後被邀從事周遊的服事職務。我出生之後,他們為了養育我而停止周遊工作。然而,爸爸在27年後的今日仍繼續從事先驅工作。
1990年初,婆婆在她撫養母親成人的同一幢房子安然去世。我和弟弟妹妹也是在墨爾本的這幢房子裡長大的。能夠一家人同住在一幢房子實在是莫大的福分。有時房子似乎太擠了,但我們卻從沒有為這件事擔心。甚至在我結婚後的頭四年,內子嘉爾也很高興跟我們整家人住在一起。我們最後要離家前往新委派的地區時,我不禁潸然淚下。我在這幢房子裡曾受到多麼大的支持和愛護。
如今,我和嘉爾有理由感到十分喜樂,因為我們能夠步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後塵。我們離家時將離鄉背井的原因謹記在心而尋得安慰,因為我們是為了遵行耶和華的旨意,投入全時服務而這樣行的。我們正盡力跟從父母和祖父母所立的忠心好榜樣。他們曾在艱難的地區,在極度的貧困環境下工作,也在日軍集中營內被拘禁多年而備嘗艱辛,但他們都從同一的理由尋得莫大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3,4。
公公時常從大衛王在受感示之下對耶和華所說的這句話尋得慰藉:「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詩篇63:3)外祖父一直深切地渴望能夠永遠享有上帝的這種慈愛。他的整家人也同樣渴望與他分享這種慈愛。
-
-
他們為我們立下榜樣守望台1994年 | 6月1日
-
-
[第23頁的圖片]
克雷格·贊克(後排)、他的妻子、父母、弟弟及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