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鶴、鶴鴕、鴯鶓和黑頸鸛——澳洲的稀世珍禽警醒!1996年 | 11月8日
-
-
鴯鶓與鶴鴕有親緣關係,外形相若,腳爪同樣鋒利,雖無飛翔本領,但跑速迅疾如風。
-
-
澳洲鶴、鶴鴕、鴯鶓和黑頸鸛——澳洲的稀世珍禽警醒!1996年 | 11月8日
-
-
鴯鶓——四處為家、澳洲國徽
鴯鶓是鶴鴕的親屬,卻比鶴鴕稍高,澳洲內陸大部分的地區都有牠們的蹤影。鳥類當中惟有鴕鳥的體形比牠們大。鴯鶓容易受驚,腿長有力,跑速每小時可達50公里。鴯鶓的足跟鶴鴕的類似,腳上有三隻鋒利的爪。牠的近親鶴鴕雖屬地盤性雀鳥,但鴯鶓卻四處為家,甚少死守地盤。牠實際上什麼都吃,例如毛蟲、卷心菜,甚或舊靴子!雌鳥產下的卵呈暗綠色,每窩為數7至10枚,有時多達20枚。雌鳥產卵以後,跟鶴鴕一樣,把孵卵和照顧雛鳥的責任全交由雄鳥照料。
歐洲移民抵達後對於鴯鶓的生存構成莫大的威脅。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鴯鶓迅速給歐洲移民滅絕了。大陸上的鴯鶓由於毀壞麥田而有了「害鳥」之名。獵人為了獲取賞金,不惜把牠們趕盡殺絕。雖然人類大肆殺戮鴯鶓,可是,鴯鶓的數目卻迅速回升。結果,在1932年,西澳大利亞州當局向鴯鶓正式「宣戰」。州政府實際出動了軍隊和劉易斯式機槍對付鴯鶓!鴯鶓雖然不是特別機靈,卻打了一場勝仗。這場「戰爭」的結果使政府感到很困窘:他們雖射了一萬發子彈,但最多僅殺了幾百隻鴯鶓罷了。可是,在隨後的『消耗戰』裡,鴯鶓受到兩方面的攻擊:為要獲取捕鳥賞金的獵人,以及使用政府免費彈藥的農夫。鴯鶓已到達無力還擊的地步。
時至今日,鴯鶓卻是澳洲的國徽。在澳洲的紋章圖案上,一頭鴯鶓好不神氣地面對著一頭袋鼠。今天的鴯鶓自由自在地在叢林間往來,不受擾害。現今旱災是鴯鶓的大敵。人類甚至飼養和繁殖鴯鶓,以便研製各種產品:脫脂肉類、堅韌耐用的皮革、羽毛和油(取自鴯鶓胸部的脂肪)。由於鴯鶓的脂肪集中在胸部,因此,牠的肌肉完全不含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