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台》與《儆醒!》——適時的真理刊物守望台1994年 | 1月1日
-
-
7 可是,《守望台》和《儆醒!》之能夠吸引人,不僅是由於這兩本雜誌闡明教義性的真理,並且根據聖經預言去解釋世界情形所含的意義。特別在過去一二十年,這兩本雜誌也由於另一個理由贏得了讀者的衷心讚賞。
適時的文章對人們的生活深具影響
8.猶大在寫信之際臨時作出什麼調整以促請讀者抵抗會眾內部的什麼影響?
8 耶穌基督死亡和復活之後大約30年,聖經執筆者猶大面對一種深具挑戰性的情勢。當時有些罔顧道德、耽於獸慾的人偷偷混進基督徒當中。猶大本來打算在信中談及一個教義性的問題——受膏基督徒所共同享有的救恩。可是,在聖靈指引之下,他發覺有必要勸勉讀者竭力抵抗會眾內部的腐化影響。(猶大書3,4,19-23)猶大適應當時的情勢,提出一些針對基督徒弟兄需要的適時勸告。
9.為我們的刊物撰寫適時的文章牽涉到什麼事?
9 同樣,為我們的雜誌預備適時的文章也是一項深具挑戰性的責任。時代改變了,人也跟著改變——他們的需要和興趣跟一二十年前已不一樣。不久之前一位周遊監督評論說:「我在1950年代成為見證人,當時我們跟別人研讀聖經時所用的方法基本說來是集中在教義方面的——教導對方有關三位一體、地獄永火、靈魂不死等道理的真相。但是現在,看來人們在生活上有這麼多難題,以至我們不得不教導他們怎樣過活。」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
10.自1914年以來,人類的事務一直每況愈下,為什麼這不應當令我們感覺意外?
10 論到「末世」,聖經預言說:「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提摩太後書3:1,13)因此,自從末世在1914年開始以來,人類的事務每況愈下;這種情形並不應當令我們感到意外。撒但深知自己餘日無多,便肆意對人類社會泄憤,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啟示錄12:9,12)結果,人們的道德和家庭觀念跟僅是30或40年前的情形也大為不同。一般人已不像以前那麼重視宗教。罪行的猖獗迫使人採取嚴峻的預防措施;僅在20或30年前,這樣的措施是從所未聞的。——馬太福音24:12。
11.(甲)怎樣的問題令一般人深感關注?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怎樣回應這些需要?(乙)請從《守望台》或《儆醒!》舉出一篇曾對你的生活有所影響的文章。
11 有鑑於此,難怪各種跟情緒、社會和家庭有關的問題深受許多人所關注。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毅然在《守望台》和《儆醒!》雜誌裡作出響應,發表了許多適時的文章;這些文章切實論及人們的真正需要,從而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真正的影響。請考慮一些例證。
12.(甲)《守望台》為什麼在1980年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單親家庭的文章?(乙)一位姊妹怎樣表示她對有關單親家庭的文章十分賞識?
12 與家庭有關的問題。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告透露,單親家庭數目激增,社方在1981年3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版1980年9月15日)發表了一系列具有開拓性的文章,主題是:「只有父母一方的家庭——應付種種難題」。這些文章具有雙重目的:(1)幫助單親應付他們所面對的獨特難題;(2)幫助其他人對事情有較清楚的認識,從而能夠表現「體恤」之心而真正「看顧」單親家庭。(彼得前書3:8;雅各書1:27)曾有許多讀者致信社方表示對這些文章十分賞識。一位單親寫道:「我一看見封面,就禁不住流下淚來。我打開雜誌讀過其中的內容之後,心裡充滿了對耶和華的感激,因為他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提供這些適時的資料。」
13.《儆醒!》在1981年發表了什麼深入探討抑鬱問題的文章?一位讀者對此有什麼評論?
13 與情緒有關的問題。自1960年代以來,《守望台》和《儆醒!》已不時討論抑鬱的問題。(帖撒羅尼迦前書5:14)但是1982年10月8日的《儆醒!》(英文版1981年9月8日)刊登了一系列的封面文章,主題是:「你能抵抗抑鬱病」。這些文章以積極的眼光對抑鬱問題重新作了一番探討。守望台社隨即從世界各地收到許多表示賞識的信。一位姊妹寫道:「我怎能用筆墨表達我內心的感受呢?我今年24歲;在過去十年,我曾多次經歷抑鬱的時期。但現在我感覺跟耶和華親近得多了;我很感激他通過這些充滿愛心的文章滿足了抑鬱的人的需要。我想讓你們知道我的感覺。」
14,15.(甲)我們的刊物對於淫辱兒童的問題作了怎樣的探討?(乙)什麼文章令澳大利亞的一位騎師深受感動?
14 與社會有關的問題。聖經預言在「末世」人會「專顧自己、……無親情、……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提摩太後書3:1-3)有鑑於此,今日淫辱兒童的事件大行其道實在不足為怪。1983年10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版)發表了一篇稱為「對亂倫的受害者提出援手」的文章,坦白討論這個問題。八年之後,1991年10月8日的《儆醒!》(英文版)發表了一系列以「醫治受侵犯兒童的創傷」為主題的封面文章(在1993年6月和7月的中文版發表)。這些小心撰寫的文章,目的是要向受害者提出同情和希望,同時幫助別人了解事情的真相,使他們能夠提出有益的協助。這系列文章引發了雜誌出版以來最多讀者的回應。一位讀者寫道:「對我的康復有最大影響的,乃是文章裡予人安慰的思想和所引用的經文。我獲知耶和華並不會因此就小看我,這為我帶來了莫大的舒解。知道我並非獨自應付這些難題也令我大感安慰。」
15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位騎師打了一個長途電話給守望台社的悉尼辦事處,表示對跑馬的環境深感厭惡。他說自己剛讀過了3月8日刊《儆醒!》(英文版)中以「強姦——女性的噩夢」為主題的幾篇文章,他覺得頗難相信世上竟有這麼有價值的雜誌存在。他花了大約30分鐘的時間提出問題,並且很高興聽到見證人所提供的答案。
16.你可以用什麼方法表明你對社方刊物的賞識?
16 你又如何?你的生活曾深受《守望台》或《儆醒!》裡某篇文章所影響嗎?若然,無疑你會對我們的雜誌深懷感激。你可以怎樣將你的體會表達出來呢?首先藉著親自閱讀每期雜誌。你也可以盡一份力使這些深具價值的刊物銷流到最廣泛的程度。
-
-
《守望台》與《儆醒!》——適時的真理刊物守望台1994年 | 1月1日
-
-
[第22頁的附欄]
一些對人們的生活有所影響的文章
過去多年來,許多讀者曾致信社方,表示他們對《守望台》和《儆醒!》發表的某些文章特別賞識。以下是許多令讀者受到影響的題目的一小部分。這些或其他的文章曾在你的生活上促成改變嗎?
《守望台》
「接受上帝的幫助克服隱祕的過錯」(1985年10月15日刊)
「對年老的父母實踐敬虔」(1987年12月1日刊)
「懷著目的而受教育」(1992年11月1日刊)
《儆醒!》
「你能抵抗抑鬱病!」(1982年10月8日刊)
「你所愛的人一旦去世……」(英文版1985年4月22日刊)
「要保護你的孩子!」(英文版1993年10月8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