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部分:公元前2369-1943年——獵人、高塔、與你!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影響到你的種種後果
寧錄——第一個使宗教和政治合併的人——為後來所有類似的合併立下先模。這是上帝所嘉許的嗎?聖經在後來所宣布的原則正好對這件事適用:『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7:18。
起初,地上所有居民都說一樣的語言。a但當寧錄及其支持者在巴別建造高塔時,上帝表示對此大感不悅。我們讀到:『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創世記11:1,5,7-9)那些建造者必然大失所望,因為事起倉卒,他們無法一起討論發生了什麼事,對於何以出事更無法獲得一致的意見!無疑當時有人提出許多理論,但各說不同語言的群體卻無法溝通彼此分歧的意見。
這些群體既分散到地球各處,自然帶著他們的宗教理論同行。隨著時間過去,他們的主張雖然在基本上相同,但卻加上了當地傳統和事件的色彩。不久就從『獨一的宗教』產生了『百種宗教形式』。世人最初嘗試的政教合一顯然一敗塗地。
這件事的後果伸展到許多個世紀之後而影響到你。你若嘗試與信仰與你不同的人討論宗教,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這件事實。甚至普通的宗教詞語如『神』、『罪』、『魂』、『死』等,在不同的人看來也含有不同的意思。英國學者塞爾丹(John Selden)在300年前說得不錯:『若要詳細檢討一個問題,不論在什麼地方,你都很難找出三個[人]在所有觀點上是信仰相同的。』這正是人類所承受的遺產。這一切全是由於寧錄那個遠古的獵人得不著創造者的祝福而無法完成他的高塔所致。
現代的巴別遺風
『在我們所知的宗教中,沒有一個能像蘇馬-亞述-巴比倫的宗教有那麼多神祇,』女作家艾西爾(Petra Eisele)說。她提及500個神,聲稱還有更詳細的名單列出2,500個神的名字。《新拉魯西神話百科全書》說,最後,過了相當時候,『巴比倫的官方神學家為諸神定出明確的階級,將之分成三位一組。』其中一組著名的三合一神是由天神亞奴、風暴之神恩里勒和水神依亞構成。另一組則由月神辛、日神沙馬士和眾生之母伊斯他爾(又名亞斯他錄,搭模斯之妻)構成。
巴比倫最著名的神瑪爾杜克——後來稱為彼勒或恩里勒——是個戰神。《信心之路》一書說,這『構成了一件為宗教所認可的歷史事實,那便是,巴比倫諸神的僕人越來越重視戰爭。』因此,以人和動物為獵物的強悍獵戶寧錄崇拜戰神而不崇拜聖經所倡導的「愛與和平之神」自是順理成章的事。——哥林多後書13:11。
巴比倫和亞述的諸神『人性化』到驚人程度,與必死的凡人具有同樣的需要和慾望。由此發展出來的許多宗教儀式和行為——例如廟妓賣淫——絕不是出於上帝的。
巫術、魔法和占星術都是巴比倫宗教的特色。艾西爾聲稱,『西歐人對女巫的著迷很可能……起源於東方的迦勒底(巴比倫)。巴比倫人由於以觀星占卜未來,因此對天文學的研究有令人驚訝的進步。』
美索不達米亞人也相信人的魂是不死的。他們以許多物品殉葬,供死者在死後使用。
現在請考慮一下今日世上的若干大宗教。你知道有任何宗教主張人有個不死的靈魂、聲稱上帝是個三合一的神,任由屬下成員從事不道德行為而不聞不問,干預政治,其中的成員甘願為戰神捨命過於為和平的上帝殺身成仁嗎?若然,你便會意識到它們是巴別的現代女兒組織,依然傳播著寧錄高塔時代的宗教遺風。聖經很適切地以『巴比倫』這個名字去指整個偽宗教世界帝國。——可參看啟示錄第17和18章。
-
-
第2部分:公元前2369-1943年——獵人、高塔、與你!警醒!1989年 | 9月8日
-
-
[第30頁的附欄]
十字架來自巴比倫?
『巴比倫尼亞』、『迦勒底』和『美索不達米亞』所指的同樣是今日伊拉克一帶地方。比利時魯雲諾天主教大學的里斯(Julien Ries)寫道:『十字架出現於亞洲、歐洲、北非、美洲,[包括]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文化,[那裡]的十字架有四條等長的臂伸出,乃是天和天神亞奴的象徵。』《新約字詞注釋辭典》說得更加明確,指出十字架『起源於古代的迦勒底,被用來作為搭模斯神(以搭模斯的第一個字母『TAU』作為神祕的形式)的象徵。』因此十字架顯然起源於基督之前。有些人認為搭模斯(又稱『杜模茨』)本是個國王,死後被人奉為神。例如,格尼(O. R. Gurney)在《閃族研究雜誌》中寫道:『杜模茨原本是個凡人,是以力的一位王。』既然聖經論及寧錄說,「他國的起頭是巴別、以力」,杜模茨可能便是寧錄嗎?(創世記10:10)目前還未有方法可以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