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尼加拉瓜
    2003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暗中印刷書刊

      在這段艱難的歲月裡,中央長老團繼續通過哥斯達黎加分部和尼加拉瓜的督導委員會,向弟兄提供協助和指引。但既然政府不准聖經書刊進口,弟兄又怎能「在適當的時候」獲得靈糧呢?(馬太福音24:45)耶和華再次為他們打開出路。

      1985年,在一家商業印刷公司的幫助下,弟兄們能夠獲得《守望台》研讀文章和其他聖經讀物。可是這個方法並不安全,因為讓反對者有機會探知我們的工作。在分部遭封閉之前,弟兄一直使用一台小印刷機去印製大會節目表和受難紀念聚會邀請信。他們決定把這台機器運到馬那瓜市外一位姊妹家裡,在那裡印刷書刊。

      很不幸,那年11月,印刷機落入政府手中。但弟兄們並不氣餒。他們迅速修理好一台舊油印機,還給它起名叫「公雞」。在此之前,這台機器用來印傳單、書信和節目表。過了一段時間,由於很難找到零件去替換殘舊的組件,弟兄在當地買了另一台二手油印機,起名為「小雞」。後來薩爾瓦多分部送給他們一台油印機。弟兄們沿用富於農村特色的命名法,管它叫「母雞」。

      弟兄還採用另一種印刷工具,操作原理雖然比較簡單,效果卻一點也不差。這個工具稱為「小印板」,是由羅德里格斯弟兄設計的。這位弟兄是個家具木工,1954年受浸。印板的設計和操作都很簡單,主要由兩個用鉸鏈連接的長方形木框構成。上面的木框釘著一片網布,下面的木框鑲著一塊玻璃或木板。印刷時,把一張打了字的蠟紙放在布下面,一張白紙放在下面的木框上,然後用滾筒把油墨塗在網布上。每印好一張,就拿出來,再把一張乾淨的紙放進去。

      用這種工具印刷雖然比較費時,卻印製了好幾本書,其中之一是包括225首王國詩歌的歌集《歌頌讚美耶和華》。埃德蒙多·桑切斯弟兄曾參與印刷,他回憶說:「弟兄們用小印板用得熟練之後,一分鐘能印20頁。僅是歌集,我們就印了差不多五千冊。」

      桑切斯弟兄的妻子艾爾達,是打蠟紙的老前輩。艾爾達有女兒要照顧,她常常早起晚睡,用手動打字機把《守望台》的研讀文章打在蠟紙上。她回憶說:「埃德蒙多把他從哥斯達黎加收到的雜誌交給我。我從不知道國內有多少個印刷小組,也不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運作,只知道自己分內的工作是什麼。我明白,如果被政府發現了,我們的房子、家具——我們的一切——都會被沒收。我們會被抓起來,甚至可能成為『失蹤人士』。可是,因為深愛耶和華,也深深敬畏他,我們把對人的恐懼拋在腦後。」

      印刷工場

      龐塞弟兄仍然記得那時的印刷工場是怎樣的。他是校對員,同時負責聯絡打蠟紙、印刷和分發書刊等不同工序的弟兄。龐塞弟兄說:「工場設在好幾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家裡。每個工場都在房間的密室裡,地方自然狹小。為了掩蓋機器的聲音,我們在工場外面開著一台錄音機或收音機,並且把音量開得很大。」

      在這些細小的房間裡,弟兄們揮汗如雨,每天工作九到十小時,油印《守望台》和其他書刊。有時鄰人起了疑心,或有人向當局告發,弟兄就得趕緊把工場搬到另一個地方去。

      弟兄把印製書刊的工作視為伯特利服務,參與的人都是獨身的年輕弟兄。托倫諾弟兄初次獲邀到印刷工場工作時才19歲,剛受了浸不久。他說:「進入房間,我第一個感覺是自己進了一個細小、差不多不透氣的地方,蠟紙改正液的氣味十分濃烈。房間裡熱得難以形容,燈光微弱,只靠一枝小光管照明。」

      還有其他困難。比方說,機器時常出毛病,卻不能交給店鋪修理。不然,別人一定會問:「油印機是誰的?用來印什麼?有沒有經中央政府批准?」因此弟兄們不得不自己設法修理,有時甚至要自製零件。另一個難題是時常停電。龐塞弟兄回憶說:「負責印刷的弟兄都不想拖慢進度,因此他們有時會在煤油燈下工作,鼻子讓油煙薰得黑黑的。這些年輕人認真盡責,不怕吃苦,甘願犧牲小我,我也受他們激勵,堅持不懈、繼續努力。」

      寶貴的回憶

      托倫諾弟兄做地下印刷工作,前後共四年。回想那段日子,他愉快地說:「雖然工作條件很差,但我們都做得很開心。因為我們知道,弟兄正熱切期待這些寶貴的靈糧。」威迪弟兄1988年6月加入地下印刷工作,直到地下工作在1990年5月結束為止。他回憶說:「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兄之間的友愛。新加入的弟兄很好學,有經驗的就耐心教他們做不同的工作。當時的工作環境並不理想,志願服務的弟兄雖然年輕,卻有屬靈的思想,知道參與這種服務,免不了要作點犧牲。」

      蓋坦弟兄也曾在印刷工場服務,他回憶說:「我們深愛耶和華,也深愛他的組織。這種愛幫助我們緊守崗位,堅持不懈。當時沒有任何津貼,我們卻從不介意,因為我們從沒有缺衣少食。我吃過好多苦,但憑著全心信賴耶和華,都一一熬過來了。因此我不會為衣食擔憂。龐塞、阿爾瓦拉多、托倫諾這些年輕弟兄,都是我的好榜樣。負責督導工作的年長弟兄,也給我莫大的鼓勵。回顧過去,我可以說,這些經歷的確充實了我的一生。」

      所有參與地下工作的弟兄姊妹都看出,耶和華一直多方支持他們,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在印刷方面。蓋坦弟兄說:「通常一張蠟紙只可以印300到500次,我們卻能印6000次!」為什麼要節省蠟紙和其他印刷物料呢?因為當時國內印刷物料短缺,而且只有國營商店才賣。如果買的數量過多,就會引起當局的注意,就有被捕的危險了。有耶和華看顧,弟兄們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除了最初那次印刷機被沒收外,當局再沒有發現和關閉任何印刷工場。

      有些要賺錢養家的弟兄也熱心協助,甚至甘願為此冒很大風險。比方說,許多弟兄用自己的車把印好的靈糧送到全國各地去。有時他們整天趕路,要經過許多有士兵把守的檢查站。他們知道,一旦被查出來,就可能失去車子,甚至被捕入獄。可是他們毫不畏懼。當然,他們都需要妻子的全力支持。在這段艱難時期,這些姊妹也有重大的貢獻。以下我們會看看。

      巾幗英雄

      在傳道工作受限制的日子,尼加拉瓜有許多基督徒姊妹表現很大的勇氣和忠貞。她們支持丈夫,開放自己的家做地下印刷工場,每次幾個月。她們也出錢出力,義務為工人煮飯。參與統籌印刷工作的阿爾瓦拉多弟兄回憶說:「我們這些年輕的弟兄,跟這些姊妹建立了深厚的基督徒友情。她們像母親待兒子那樣,用心照顧我們。有時為了趕印額外印刷的《天天考查聖經》等書刊,我們要工作到凌晨四點。我們兩個兩個輪班工作,每一班24小時。但無論我們什麼時候下班,就算是凌晨時分,姊妹也總是為我們預備好飯菜。」

      家裡設有印刷工場的家庭,也負起保安的責任。這件事通常由主婦負責,因為日間丈夫大都要出去工作。一位姊妹回憶說:「為了掩蓋機器的聲音,我們總是把收音機開得很大聲。每逢有人上門,我們就按一個開關,工場裡的信號燈就會亮起來,讓弟兄知道有人來了。」

      來訪的時常是基督徒弟兄姊妹或親友。即使這樣,姊妹仍會設法請客人盡快離去。你不難想到,這樣做有時並不容易,因為這些姊妹素來都是很好客的。且以蒙鐵爾姊妹為例,從前,她家後院有一棵腰果樹,弟兄姊妹時常到她家摘腰果,然後聚在後院聊天。她說:「後來我們家裡能開印刷工場,當然很高興。但丈夫和我商量過之後,不得不忍痛把樹砍了。我們無法向弟兄解釋,為什麼我們突然變得不那麼好客了,但是我們知道,當以印刷工作為重,不可走漏風聲。」

      貝特塔姊妹1956年受浸,現已去世。她的家也曾設有印刷工場。可是,如果弟兄把車子停在她家門外,搬書刊上車,就必定會引起別人的懷疑。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把車子停在另一條街的一個弟兄家裡。貝特塔姊妹去世前不久接受訪問。她回想那段日子,眼裡閃著喜悅的光,說:「我們把雜誌捲起來,塞進各群會眾的麻袋裡。每袋雜誌約重15公斤,我和媳婦每人頭上頂著一袋雜誌,走過我家後面的一條溝渠,到弟兄家去。鄰人從來沒有起疑心,因為裝雜誌的麻袋,看上去跟大部分女人頂在頭上的包裹沒什麼不同。」

      這些忠貞勇敢的姊妹,的確深受弟兄賞識!龐塞弟兄說:「能夠跟這些姊妹並肩工作,實在是榮幸。」當時和他一起工作的許多弟兄也有同感。這些優秀的基督徒姊妹和她們的丈夫,為兒女樹立了極佳的榜樣。現在我們且看看,在那段動盪的日子,兒童面對什麼考驗。

      忠貞可靠的兒童

      父母開放自己的家進行祕密印製書刊的工作,忠心耿耿,他們的兒女也忠信可嘉。本達尼亞姊妹有兩個孩子,她回憶說:「有五個月的時間,我們在家裡的一間密室印製書刊。孩子放學後,一回家就自告奮勇要幫弟兄的忙。但有什麼可以給他們做呢?弟兄沒有打發他們走,而是讓他們幫點小忙,用釘書機把印好的《守望台》釘起來。孩子很喜歡跟這些青年男子一起工作。弟兄鼓勵孩子背熟重要的經文,還教孩子唱王國詩歌呢!」

      本達尼亞姊妹說:「為了教孩子保守祕密,我們向孩子解釋,外面危機四伏,印刷工作是為耶和華做的,我們一定要保持忠貞。他們不可以對任何人談及這件事,包括親戚,連基督徒弟兄姊妹也不行。令我們欣慰的是,孩子很聽話,始終守口如瓶。」

      馬丁內斯姊妹的家是最早的印刷工場之一。她的孫兒孫女曾幫忙配頁、裝訂及打包。這些孩子也跟在他們家裡工作的弟兄成了好朋友。他們從不對別人談及在家裡進行的工作。一個名叫尤妮斯的青年人回憶說:「我們上學,幾乎天天都跟本達尼亞和歐加里奧斯家的孩子一起玩,可是多年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各自的家都做過印刷工場。我們驚訝地彼此問道:『真的?你家也做過工場嗎?』我們一塊兒長大,大家是好朋友,但人人都嚴守祕密。顯然,耶和華保護了印刷工作。」

      早年的經歷對這些年輕人繼續發揮有益的影響。埃默松·馬丁內斯弟兄現在是個助理僕人,從事特別全時服務。他說:「工場的弟兄是我的榜樣。他們只有十八九歲,卻使我學會重視屬靈的職責,即使看來只是小事,也要盡力做好。我也知道,工作質量很重要。如果檢配書頁時檢漏了一頁,就會有人讀不到那一頁了。因此我時刻謹記,為了耶和華和弟兄的緣故,必須盡力把工作做好。」

      桑切斯夫婦的女兒瑪麗亞也在印刷工作上幫過忙。她母親把《守望台》和其他書刊打在蠟紙上之後,她就騎腳踏車把蠟紙送到五條街以外的龐塞弟兄家去。桑切斯姊妹把蠟紙交給女兒之前,先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包起來,放在一個小籃子裡。瑪麗亞說:「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我要聽話。因此到了傳道工作受限制時,我已經習慣按吩咐去做了。」

      負責督導印刷工作的弟兄,包括她父親在內,都面對危險,瑪麗亞明白嗎?她說:「爸爸出去辦事之前時常提醒我,如果他被捕了,千萬不要害怕,也不要傷心。即使這樣,每次他回家遲了,我和媽媽總是再三禱告,求上帝保護他安全回來。我們時常見到國家安全局的人把車停在我家門前,窺探我們的家。如果媽媽要去應門,我就幫她把東西藏起來。我真的感激爸爸媽媽,他們以身作則,教我要忠於耶和華,也忠於弟兄。」

      那段時期的經歷為許多年輕人打下了穩固的基礎,現在他們多數從事全時服務,有許多更在會眾裡身負重責。他們的進步清楚表明,耶和華的確大大賜福給他的子民。在那段艱辛的歲月,他的子民從沒有缺少過靈糧。

  • 尼加拉瓜
    2003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109頁的圖片]

      受禁期間,弟兄用油印機印製書刊,三台油印機分別稱為「公雞」「母雞」和「小雞」

      [第110頁的圖片]

      艾爾達·桑切斯姊妹預備蠟紙印模,勇敢無畏

      [第115頁的圖片]

      這些姊妹為印製書刊的弟兄煮食和把風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